小学乒乓球课程优化策略探析

2021-03-07 00:46郑全芝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技战术乒乓球教学方法

郑全芝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王台小学 山东 青岛 266432)

前言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世界流行的运动,但是它在我国开展得最为普遍,并且覆盖了老中小整个群体。因此可以说,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具有较好的群众体育基础。乒乓球课程作为小学体育课程的一个构成部分,在体育课程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教学方法的革新将会对其它运动项目课程乃至整个小学体育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而纵观我国小学课程的开展情况,乒乓球课程不仅开展得较早,而且也是最为普及的小学体育课程之一。然而,随着小学生体育需求地高质量高层次发展,其对于乒乓球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挑战。一方面传统的乒乓球教学模式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流程形式化等,另一方面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对于小学乒乓球课程也提出了新要求。就此,对小学体育乒乓球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其教学方法的优化,不仅关系到学生们在乒乓球课上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也关系到小学体育公共课程的整体质量。

1、小学开展乒乓球课程的现状及优势

1.1、乒乓球课程数量开得较足,但教学质量不高

我国小学课程,开得最为普及的除了篮球、足球和排球,其次就是乒乒球了。从目前开展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小学基本开设了乒乓球课程,然而现有的调查研究却显示,开展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乒乓球场地设施不足,安全性不高,以及乒乓球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等等。可是深入思考后才发现,这些方面的确是影响乒乓球教学质量的因素,但并不是本质原因。由于乒乓球是一项平民化的体育运动,很多小学生在其小时候就有接触过,即参加乒乓球兴趣班,所以他们也有了一定的乒乓球基础。然而到了小学的乒乓球课堂上,他们还是被当作零基础,从头开始学。这样一来,学生们的获得感和体验感当然不佳。小学乒乓球课程采取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都是固定式的,过于教条化,从而导致乒乓球的教学质量整体上不高。

1.2、乒乓球的发展历史较长,群众基础也较广泛

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04年。1925年就开始组织了乒乓球的各种比赛。1935年,我国被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电邀加入其中并参加第九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然而当时,我国还处于动荡时期,战争也还没结束,人们没有余暇和经济条件参与体育运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也受到制约。但是自1949年,建国以后,随着经济和社会地不断发展,乒乓球运动又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各种群众性的乒乓球活动迅速开展起来。与此同时,我国乒乓球国家队也在世界舞台上暂露头角。加之1971年的“乒乓外交”事件,乒乓球运动越来越被得到重视。直到今天,乒乓球运动依然是我国体育事业着重发展的项目之一。据中国乒乓球协会的数据,在2018年中国有41.9%的人口都在电视上观看了乒乓球的比赛,而此刻中国有一千万人常常参加国内外乒乓球比赛。

2、小学乒乓球课程教学方法问题诊断

2.1、教学手段传统化

小学乒乓球教学手段的传统化,主要体现是运用传统的教学设施——乒乓室,采取传统的教学场景——线下等。尽管乒乓球传统教学具有它的优势,包括技知识教授的优势,技术动作的示范优势,言传身教的优势等,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包括乒乓球教学资源分享的限制,乒乓球教与学的方式都会受到时空的限制等。那么,这就需要现代的教学手段来进行补充,即在发挥乒乓球传统教学手段优势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丰富其教学手段,弥补传统教学手段过程中的不足,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既提高教学效率,也提高教学质量。

2.2、教学内容单一化

小学教学重技术轻理论,已经被诸多教育者和学者诟病。小学乒乓球课程教学同样存在这一问题,即技战术教学内容比重过大。这样整个一节课下来,学生基本上是在练习乒乓球的技战术。一学期下来,接触的最多的也是乒乓球的技战术,很是单一和枯燥。而且乒乓球是作为一项小球运动,其技术动作不仅多样化而且还很精细化,技战术组合繁多而复杂,并且相对于其他运动,其竞技性也较强,所以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乒乓球技战术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它不应该是乒乓球课程教学的唯一内容。

2.3、教学过程形式化

基于小学乒乓球教学内容的单一化,其整个教学流程也显得形式化,即教师讲解乒乓球技战术——学生练习乒乓球技战术,如此反复。即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讲解和练习,过于形式化。尽管讲解——示范——练习——纠错,这一教学流程的确是传授一个新乒乓球技术动作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没有必要如此形式化,而是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改变。如整节乒乓球课程的教学设计,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学生演讲的活动等,乃至一学期的乒乓球的教学方案,可以加入一些教学比赛,不是集中在最后几节课,而是贯穿于整个学期。

3、小学乒乓球课程教学方法的新思路

3.1、巩固多球训练法教学手段的优势

多球训练的教学方法在乒乓球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这是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而且实践也已经证明,多球训练法不仅在乒乓球动作技能习得与形成的各个阶段中(泛化、分化、固化和自动化)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在乒乓球技、战术组合练习,很难上手的难度技术学习以及步法练习等较为复杂技能的教授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小学乒乓球课程中,依然要巩固并坚持这一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以此为基础,再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多球训练法是一种强化性的练习手段,主要有“多点多球”、“交互式多点多球”和“多球单练”三种练习方式,乒乓球课程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动作技术采取不同的单个练习方式或者多个组合练习方式,也可以根据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选择最适合的单个练习方式或者多个组合练习方式,即多球训练手段的运用要做到具有针对性,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较快地掌握乒乓球的技术动作,从而更有兴趣和信心坚持练习下去。

3.2、引入云教育技术以创新教学方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地快速发展,其已经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包括教育领域。在各种技术地冲击下,体育课“线上”教学模式孕育而生,成为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补充。当前,我国小学乒乓球课程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可以尝试着推广“线上”+“线下”教学的混合型教学方式。云教育模式,尽管是由网络教学发展而来,但是相对于网络教学,它则拥有更多的优势,使得其脱颖而出,而受到教育领域的广发关注。首先,云教育能够构建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体系;其次,它通过APP的开发,能够与QQ、微信的连接,从而形成一种泛在的学习环境。小学乒乓球课程可将云教育技术引入其中,一方面是利用现有的云教育平台,如MOOC,建立乒乓球课程资源库,以供学生在线免费学习。一方面,小学根据自身的条件以及整合学校层面的资源,开发属于本校的乒乓球云教育平台。在乒乓球云教学平台的开发和建设中,要注重交互式地设计,且这种交互是多向的,以及在后期还要不断填充和更新乒乓球资源库的内容。

3.3、完善师生互动及讨论的教学环节

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自己讲解太多而学生反馈较少的情形。乒乓球课程,不仅是要学生掌握乒乓球这一技术,而是通过乒乓球这一体育运动项目的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乒乓球作为国球,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其所承担的乒乓球精神不仅是我国体育精神的一种代表,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故借助乒乓球课堂可进行思政教育,即通过讲好中国乒乓球故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在乒乓球课堂上,增加提问环节,提高学生注意力,发展学生体育思维,也可以适时地选择与乒乓球有关的内容作为话题,并对同学进行分组,让同学们进行讨论,自由互动,此时教师主要作为引导者,以保证讨论能够持续。通过讨论互动的形式营造整个乒乓球课堂的文化氛围,使得学生不仅能够学习乒乓球的技术,还能了解有关乒乓球的理论知识(包括裁判、规则、竞赛组织等),乃至我国乒乓球的发展历程(包括乒乓球运动所取得成绩,面临的困境,突破瓶颈的举措等)。

4、结语

乒乓球作为国球,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地青睐,在群众中也具有良好的基础。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乒乓球项目,一方面是继续普及和推广乒乓球运动,让其成为人人都能参与的一项体育运动,一方面是不断提升和强化学生的乒乓球技术,培养其终身锻炼的意识。那么,小学乒乓球课程则不能固守成规,而是需要不断革新,尤其是在教学方法方面。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既要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又要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特别是人工智能这类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乃至工作模式的新技术。乒乓球教学方法的优化,既有利于小学整个乒乓球课程质量地提升,也有利于小学课教学体系地完善。

猜你喜欢
技战术乒乓球教学方法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乒乓球悬浮术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靠拢的乒乓球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