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脱贫攻坚时期下体育健康扶贫的逻辑形塑与实施路径

2021-03-07 04:5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攻坚精准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引言

党的十九大会议中指出:“要动员一切力量大范围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坚持大扶贫的发展格局。”在脱贫攻坚时期,全面改善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全面决胜小康做好准备,成为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在扶贫工作中,随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实力的不断增强;体育健康事业的价值日趋凸显。以体育为主要载体进行精准扶贫,可有效改进扶贫工作成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我国体育部门和组织,应主动了解体育健康事业在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优势,加强对贫困地区体育设施、资源建设、体育活动等方面的投入,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发挥实效,逐步提升贫困地区人民健康水平,并为贫困地区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机会,实现体育健康扶贫工作的整体目标。

1、脱贫攻坚的重要目标

脱贫攻坚是我国中共中央共产党为解决个别地区贫困问题,带动全民致富,推出的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该条战略方针的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实现“十三五”期间提议的脱贫攻坚目标,即“到2020年稳定实现贫困地区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完善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保障体系,稳步提升贫困地区人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水平。”2020年,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仍旧注重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的实施,注重稳就业、保民生,努力为打赢脱贫攻坚站,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而奋斗,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

2、体育健康扶贫的时代特征与价值分析

2.1、时代特征

在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时期,体育健康扶贫在适应社会转型发展,承担促进国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责任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时代特征。一是体育健康扶贫与体育扶贫的目标共存。体育扶贫主要是通过举办体育赛事、开展体育培训活动、完善体育赛事场地建设等,促进贫困地区群众的参与,不断提升贫困区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增强贫困地区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而体育健康扶贫则是以体育为载体,利用体育活动的带动作用,借助体育赛事宣传贫困地区产业品牌,以及生产的产品,提升贫困地区的形象,为贫困地区带来招商的可能性,进而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这两种扶贫目标在本质上存在同一性;在脱贫攻坚时期实现共存与共同发展;二是体育健康扶贫具有精准性。虽然在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扶贫工作都获得一定的成果,扶贫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工作内容。但由于体育健康扶贫发展起步较晚,在部分偏远地区人们体育意识和能力还较为薄弱,人们对体育资源、设备、能力等需求仍较为普遍。针对这种问题,由贫困地区政府为主导,对区域内群众体育意识、体育健康能力、体育技能展开全面调查,了解该地区体育健康方面存在的需求,联合体育行政部门,开展体育培训活动,完成体育设施的建设,使扶贫工作更加稳定且精准地进行。

2.2、体育健康扶贫价值

首先,体育健康扶贫是我国脱贫攻坚时期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改革发展的历程中,以体育健康为载体,带动贫困地区教育水平、文化生活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的发展,实现减贫甚至脱贫的具体目标;其次,体育健康扶贫可促进贫困地区全面健身目标的实现。在落实体育健康扶贫事业的过程中,通过对贫困地区输送基础健身设施,为贫困人民传递和讲解健康知识和技能,引导全面加入到健身活动中,保障贫困地区人民公民主动权的同时,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另外,通过对体育资源、体育设施、体育技能等精准帮扶,全面提高贫困人民健康水平,减少地区人民疾病发生的几率,在帮助贫困人民实现脱贫梦想的基础上,增强其身体素质,促进其长远的发展;最后,体育健康扶贫可实现贫困地区动能的交换。体育健康扶贫通过在贫困地区引入大型体育赛事,为贫困地区发展新业态提供沟通渠道,可打破贫困地区动能转换存在的限制,促进传统农业和工业向着生态农业和工业转换,为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动能。

3、基于脱贫攻坚时期下体育健康扶贫的逻辑形塑

3.1、体育健康扶贫存在现实困境

针对我国在扶贫攻坚战中提出的要求,将体育扶贫工作纳入到扶贫减贫工作体系中,使体育健康扶贫与文化扶贫共同落实,应在实践中形成合力,达成脱贫攻坚时期下的整体目标。分析当前体育健康扶贫现状,发现体育健康扶贫仍面临着较多的困境与问题。具体而言,贫困地区还存在体育政策难以满足扶贫新要求的问题,大部分贫困地区依据相关指令,对体育健康事业进行投入和建设,但由于我国贫困地区行政水平较低,对体育健康事业发展的监督管理力度不足,在体育设施和服务投入较少,难以满足贫困地区公民体育的需求。同时,体育健康扶贫在脱贫攻坚时期,还未被纳入到我国扶贫战略中,部分地区没有针对贫困状况,建立完善的体育健康扶贫制度,只是单纯地将其纳入到文化扶贫工作中,难以发挥体育健康事业在扶贫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另外,以体育健康为载体进行贫困地区人民的精神扶贫,还未得到广大群众的重视。贫困地区人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部分公民自身知识水平有限,再遇到生活上的苦难时,容易出现冲突等问题,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以及各大产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针对这类问题我国体育健康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这类问题,通过健身引导贫困地区人民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形成居民之间和谐的关系,不断增强公民的凝聚力,完成贫困地区的内涵建设。然而这种扶贫方式由于发展进程缓慢,在贫困地区还未受到广泛的重视,阻碍体育健康扶贫工作的大范围实施和推进。

3.2、精准扶贫到阻止返贫的构想

体育健康扶贫相较于其他扶贫方式,存在精神引导,以及改善贫困人民身体素养的优势,而在全新的扶贫攻坚时期,贫困地区人民因病返贫是导致贫困再次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扶贫攻坚时期存在返贫问题,进行扶贫转向问题的探索,针对贫困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的需求,制定阻止返贫工作的构想。在具体工作中,应深入了解体育健康扶贫对于阻止返贫工作产生的实质性效果,以及体育资源建设对体育事业发展的影响。针对收集的信息,以及所了解的实际情况,建立体育健康阻止返贫的战略模型,促进阻止返贫工作的具体实施。而要想实现这一重大的转变,在完成扶贫情况全面监控外,还需要地方扶贫工作人员客观评价扶贫执行情况,分析和了解体育与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性,立足于全面深化扶贫大格局的视角下,整合和收集评论地区可利用资源,如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经济资源等,构建融合体育健康生态的扶贫规划,探索全新的扶贫工作路径,阻止贫困地区公民返贫,最大限度的提升扶贫工作的成效。另外,针对因病返贫这一扶贫难题,应逐步扩大体育健康实施的力度,一方面解决贫困地区体育运动资源和设施短缺问题,围绕容易致病的老年群体,开展运动和疾病预防教育,引导其形成健康生活理念,改善其体质和健康程度;另一方面,要对青年人进行疾病预防,利用多种体育活动改善其身心状态,帮助其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阻断其向慢病人群的转化。

4、基于脱贫攻坚时期下体育健康扶贫的实施路径探析

4.1、广泛宣传体育健康扶贫工作价值,营造正向体育健身文化环境

广泛宣传体育健康扶贫的工作价值,首先应注重对贫困文化理论的了解与认识,在对我国贫困人口开展体育健康扶贫工作之前,应先提高贫困人口脱离贫困的意愿,和拥有高生活水平的渴望,加强贫困人口参与体育健康扶贫的意识和积极性。在建立此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各个主体,参与体育健康扶贫工作,进一步将以政府为单一组织主体的体育健康扶贫工作形式,转变为全面参与体育健康扶贫工作形式,协同社会力量、政府力量共同发力,致力于体育健康扶贫的实施。在此过程中,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强体育健康扶贫工作价值的宣传力度,借助新媒体宣传渠道,如微信、QQ、抖音、微博、火山、快手等,大力宣传体育健康扶贫等相关案例与经验,着重强调体育健康的扶贫功能。在结合传统媒体中,广播电视、专题报告、实力访谈等宣传途径,提高体育健康扶贫的公信力影响力,加深社会各界对体育健康扶贫相关工作的肯定;其次,从国务院、国家体育局及相关政府部门、地方行政主管部门以及贫困人口家庭等各个层面,开展逐级宣传合作手段,以学生为纽带,家庭为单位,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传播载体,通过加强学校、企业、家庭三方面合作健康干预教育,促进家庭健身日常化、工作健身生活化以及学校健身多元化。积极营造正向的体育健身文化环境,提高贫困人口多体育行为、体育文化与体育健身价值的认同感。

4.2、制定体育健康扶贫对象识别机制,打造供需结合精准化资源供给

制定体育健康扶贫对象的识别机制,是开展完整、完善体育健康扶贫工作的开端,也是精准体育健康扶贫工作实施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时期向实施体育健康扶贫,正确识别体育健康扶贫对象,能够为整个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与保障,成为体育健康扶贫的重要指引。首先,体育健康扶贫工作的实施,应先组建结构合理且专业性较强的调查队伍,包括统计,专业工作者、信息技术应用工作者、政府工作人员、体育健康教育专业工作者以及贫困人口代表和扶贫工作队伍等多方工作人员,组成专业性强、职业素质强、技能水平强、文化水平高以及贴近贫困人口实际的工作团队,用于为相关工作的实施提供人力支持;其次,应针对贫困人口个性发展需求、身心健康发展需求,制定内容合理、覆盖面广泛的体育健康扶贫对象识别工作方。比如,调查内容的设置,应涵盖体育健康扶贫对象,家庭人口信息、劳动力信息、家庭人均纯收入信息,以及贫困人口身体健康状况、致贫原因、当地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影响因素以及贫困地区医保水平等相关信息。为体育健康扶贫对象识别机制的建设提供重要依据,避免因个别信息漏设而造成不良影响。此外,还应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在互联网平台中搭建体育健康扶贫联合部门交流平台,将调查队伍调查出来的信息资料,利用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进行有效分析、综合、处理与汇总,并定期上传至该交流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最后,还应积极打造供需结合的精准化资源供给站,将贫困地区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生活需求端与体育资源的供给端,精准化整合配置为体育健康扶贫资源,将贫困地区全民健身实施情况与扶贫需求对接,上传至交流平台,在源头上解决体育健康扶贫问题。

4.3、积极完善体育健康扶贫顶层设计,建构体育健康扶贫基层联动机制

基于脱贫攻坚时期下的体育健康扶贫工作开展,还应进一步完善体育健康扶贫顶层设计,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学校、家庭与村舍等六者联合,建构贫困地区体育健康扶贫联动机制,以贫困地区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为中心,充分发挥乡村教育中心的价值优势,深度挖掘贫困人口家庭、村社等地的体育存量资源,动员和整合多方扶贫力量与资源,对各个领域体育贫困问题进行多方位扶持,为体育健康扶贫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首先,将体育健康扶贫工作纳入政府工作中心,协同高校体育教育专家学者组成学术性评估机构,在通过与市场、社会合作搭建商业运作的专业性管理咨询机构,以社会代表牵头,将体育健康扶贫构建为及专业性、独立性和普适性为一体的非营利性第三方绩效评估组织,为贫困地区人民提供帮助。其次,应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体育非医疗服务水平,强化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保障资源与体育健康扶贫工作对该地区的帮助,定期在贫困地区组织开展城乡居民体质监测与疾病监测、运动能力评估等体育非医疗服务,并将评估出来的健康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便于实施精准化体育健康扶贫工作。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基层运动健身指导性人才队伍,鼓励当地大、中、小学体育专业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贫困地区体育健康扶贫指导性志愿活动,着重提高扶贫工作人员全民健身意识的培养,将体育健康扶贫计划下沉,鼓励社会各行业、各区域发挥自身作用,构建体育健康扶贫联动机制,使体育健康扶贫从真正意义上生根落地。

5、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健康扶贫工作的落实,对扶贫攻坚时期精准扶贫模式的实践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在我国全面落实脱贫攻坚目标的重要时期,依据党和国家针对精准扶贫工作作出的重要指引,各地区必须积极探索体育健康扶贫工作的实施办法,依据贫困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协同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贫困地区体育设施建设,带动贫困地区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并形成联动发展的关系,使体育健康扶贫的措施和政策顺利落实。同时,引入全新的体育健康理念,指导贫困地区人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改善自身的身体素养。同时,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生命健康程度,阻止贫困地区返贫问题的发生,保障体育健康扶贫的真实效果,发挥体育健康扶贫工作的重要作用,达成扶贫攻坚时期的整体目标。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攻坚精准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