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动态供应、立体保障”的军粮信息化思考

2021-03-07 10:52谢志虎陈召安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年11期
关键词:粮油食品军粮站点

◆谢志虎 陈召安

新形势下“动态供应、立体保障”的军粮信息化思考

◆谢志虎 陈召安指导教师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随着“军民融合”上升国家战略和进程的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现状,中国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世界格局的阵势进入快切换,要求我们军粮的储存和保障工作必须适应新的要求,做到“动态供应、立体保障”,本文基于时代要求,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新形势下的军粮保障支撑体系。

军民融合;智慧粮库;动态供应;立体保障

1 引言

2018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财政部、中央军委后勤部《关于在全国军粮供应系统开展实施军民融合军粮供应工程有关要求》;2020年12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军粮供应办公室发布《军民融合军粮供应工程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建设内容及建设要求。军粮供应行业开始进入民用市场“平战结合、军民融合、主副并进、‘粮’‘食’并举”成为新的发展战略,军供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如何建立一套完整体系和技术平台,解决当前形势下的动态供应和立体保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深度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一个先进的、智能化的军粮存储、调用和保障体系,有效支撑军粮企业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实现“全局调配、区域保障、科学配送和覆盖供应”已势在必行。因此,研究军粮的信息化建设,尤其在大时代、大环境、大变局、大发展的现状下的动态响应能力,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2 建立顶层设计标准

(1)统筹规划、统一标准

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建设“军供云”,制定国家相关标准统筹规划建设实现数据大集中,统一建设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管理平台,做好国家局、省局、军供站之间的数据对接,避免出现自成体系,“烟囱系统”,杜绝“信息孤岛”,为军粮信息化动态联动运转打下坚实基础。

(2)融合演进、提升效能

充分考虑军粮供应机制不活、发展不快、业务单一、实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差,军粮供应保障体系信息化薄弱、基础设施差的现状与行业未来的发展需要,集成当前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考虑军粮业务的特殊性,研发新的业务应用与贯穿军粮全产业链可演进的“军供云”,将信息化融入军粮供应体系全环节,以信息化带动军粮产业发展与优化升级。

(3)安全可靠、强化保障

响应国家自主可控要求,参考安可名录设备进行平台建设。顶层设计采用“监管一条链、指挥一张图、支撑一平台、应用两中心”的逻辑架构。着力推动“一链一图一平台两中心”建设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为发展战略,加快军民融合军粮供应工程信息化的创新发展,实现上下贯通;打造军粮调控平台、保障中心、调配中心、军供站点的协同化布局运行,夯实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和扩展性。

3 清晰定位三级联动职责

实现国家级平台、省级平台、军工站点三级主体建设。国家平台负责全国各省平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同步监管,建设军粮数据通信标准体系,制定军粮业务数据管理规则,定义各级单元工作联动机制,构建军粮品类管理及动员机制等;省节点信息化建设主要服务军粮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逐步实现军粮筹措、仓储、供应、调度等关键环节的全面监控管理。省节点建设内容包括“一节点,两中心”,一节点建设内容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数据中台;两中心包括业务运行中心和省级指挥调度中心。省级军粮管理平台要充分整合和利用各方现有资源,与已建在建的省级粮食和物资储备信息化平台等软硬件资源做好衔接共享,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军供站点信息化建设需实现军粮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精准化,减少军粮产后损失,实现军粮产后绿色、生态、安全储藏。站点信息化建设内容包括“一基础、两中心”,一基础包括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两中心包括业务运行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

4 搭建“调度+运行”协同支撑平台

通过搭建省节点与军供站点信息化系统,以调度和运行为平台的主线,实现省节点从粮源筹措、库存监管、供应保障、安全追溯、动态征集到指挥调度的闭环军粮供应链管理,以及对军供站点军粮业务、出入库、现场管控、视频监控到配送跟踪的等关键业务节点的动态管控,做到实现储粮设施、数量、品质、作业信息的标准化管理和军粮企业业务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和动态管理。

(1)省节点调度主线

通过建设从粮源筹措管理、粮油食品库存动态监管、粮油食品供应、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追溯、动员管理、粮油食品应急指挥等系统,实现军粮筹措、仓储、供应、调度等环节的全面动态管控。1)建设粮源筹措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对省内粮食加工企业生产能力的评估,结合地理位置、供需关系、价格、品牌、产品等信息,对企业进行综合性分析评估,并通过制定筹措计划,辅助粮食部门选择符合要求的最佳供应商。2)建设粮油食品库存动态监管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与视频分析,实现对全省军粮企业库容与库存信息以及安全信息的掌控,并结合日常监管、随机抽查、突击检查、案件核查等手段,对粮油食品库存进行全方位动态监管。3)建设粮油食品供应系统。建立主副食一体化(兼容粮油、副食、蔬菜、方便食品等),覆盖全辖区的军粮供应B2B电商平台,将各个军供站点与企业作为各个区域的电商经营主体,扩展经营范围,以点带面激活军粮供应市场的同时,提高军供站点和企业的生存能力与经济效益。并将各个站点现有的商品、库存、库容、运力进行统一监管与整合,保障粮油食品供应链。4)建设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追溯系统。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采集军粮生产、收购、仓储、加工、质检、物流、销售等环节数据,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军粮质量全过程追溯体系,实现对军粮质量的动态监测,形成军粮质量全过程协同管理追溯体系,提高企业的食品质量管理能力、安全运输能力,为军需民食提供安全屏障。5)建设动员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符合、相似、可改造的企业、商品的供应能力进行分析,结合对应急需求的科学分析,做到战时以最便捷、最经济的方法,将动员潜力及时、准确、有效且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6)建设粮油食品应急指挥系统。通过LED大屏、视频监控,基于北斗的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基于应急指挥“一张图”,联动军供站点与企业进行应急粮油食品调配,做到对运输车辆的现场指挥与跟踪,实时监控调运情况和到位情况。并做到应急结束后的资源重建,实现事前预判、事中处置、事后恢复。

(2)军供站运行主线

军供站运行主线与省节点调度主线相辅相成,通过建设军供站点信息化系统,为省节点掌握与统筹全省军粮资源并进行动态监管与指挥调度提供数据支撑。军供站点的信息化的建设根据军供站的类别、规模可分为军粮保障基地、军粮配送中心、军供站点三类。不同类型的军供站点因其需求不同,信息化的建设也要有针对性。1)军粮保障基地与军粮配送中心因其规模大,业务种类繁多,可建设业务管理、出入库物流管理、智能储运环境管控、视频监控、综合监管、配送跟踪等系统。可满足军粮保障基地与配送中心对繁忙的日常业务的管理;对粮油食品经营、质量、仓储、生产、物流等全环节信息的精细化管理;满足登记、扦样化验、质检、计量、出入库值仓、核算等出入库过程的自动化管理;通过对仓储环境进行监测与管控,满足不同种类粮油食品对仓储环境的要求;通过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对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并进行智能分析,保障人、财、物安全;整合粮库多种信息资源,包括经营、质量、库存、生产、物流、门店等信息,实时掌握粮油食品管理现状,辅助进行决策;通过北斗定位、实时通讯,实现对运输军粮车辆的统一指挥调度及物流配送跟踪管理。集中管理军供车辆信息,按需精准指挥调度。2)军供站因其规模小,业务种类单一,无需建设庞大而复杂的信息化系统,以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只需建设进销存管理、环境监测、视频监控等系统即可满足对商品粮进销存台账的记录与管理、对储存环境的监测以及对仓库的监控等需求。

5 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及设备

充分运用信息识别类、信息采集类以及通信导航类等物联网技术和设备来支撑 “调度+运行”协同支撑平台的搭建,实现军粮供应信息化体系内数据交换和通信,以完成对军粮保障与供应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目标。

(1)信息识别类设备

搭建动态二维码、RFID识别与扫描架构,实现粮油食品全环节覆盖,实时连接,快速定位的物流仓储与资产管理,确保粮油食品的质量安全,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跟踪。建设实景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图像识别、AI视频分析等技术,对人员、车辆等特征、行为进行识别与分析,形成安全防护网络,对粮油食品的安全仓储、运输进行实时管控。

(2)信息采集类设备

通过各类传感器设备,实现包括对温湿度、气体、烟雾、柜门开关、水浸等的仓储环境实时监测,通过远程控制对空调设备、气调控制设备、通风设备进行管理,以保障粮油食品的安全、绿色仓储。通过连接仓储、机房、安防、能源、环境、消防、照明等各类设施,保障设施正常运行,实现设备告警监控,可在设施发生异常的第一时刻进行自动预警,控制情况恶化,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通信导航类设备

基于设备包括室外AP、室内AP、交换机等无线与有线网络设备,搭建链接软硬件的数据桥梁,实现信息的实时交互。建设视频会议及融合通信系统,实现高清视频会议,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信息通信的全业务服务,以支撑平时会议、战时调度的及时性与准确性。通过北斗指挥机、车载定位、便携定位等设备,连接粮油食品应急指挥系统和各军供站以及车辆,设备具有定位、导航、通信和呼救等功能,而且具有指挥、调度、监收和通播的功能,满足战时粮油食品的应急指挥调度与动态保障。

6 结论

基于统一顶层设计与标准规范,通过三级联动机制,以软硬件智慧结合的方式,实现军粮“调度+运行”协同支撑平台的有效运行。保障粮油食品供应与仓储安全可靠、粮油食品精细化管理与监管、提高粮油食品经济效益、实现出入库自动化管理、智能仓储环境管控与绿色储粮、高效进行协同指挥调度。推进军粮供应体系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更好地满足军需民食后勤保障和国防动员建设的需求,实现新形势下“动态供应、立体保障”的新目标,促进军民融合协同发展。

[1]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统筹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R].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2020-01-15].http://www.lswz.gov.cn/html/zcfb/2020-01/15/content_248536.shtml.

[2]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军粮供应办公室.军民融合军粮供应工程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试行)[R].

[3]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军粮供应办公室.军民融合军粮供应工程信息化建设内容及技术要求(试行)[R].

猜你喜欢
粮油食品军粮站点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军粮的故事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努力打造粮油食品行业人才培养高地
安徽省滁州市军粮供应站 打造军粮供应配送中心
支前军粮飘香的地方
欢迎订阅2019年《粮油食品科技》
陕西省粮食局军供中心 构建“一站式”军粮供应保障平台
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示范站点评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