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支架 提升学力

2021-03-08 13:52孙彤彤
阅读(教学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街坊窟窿养羊

孙彤彤

一、教材分析

《亡羊补牢》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2课《寓言二则》中的一则。这是一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有趣。这个故事中的养羊人一开始对丢羊不以为意,对街坊的劝告不以为然,而当他又丢羊的时候终于醒悟过来,及时修补了羊圈。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简单谈谈看法”。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读好对话,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同时寓言故事中蕴含深刻的人文内涵,所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可联系生活实际,谈生活中类似于寓言中的事例,明辨是非,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认读8个词语,学写“亡、牢、钻、劝、告”等5个生字。

2.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插图等多种方式,理解“亡羊补牢、窟窿、赶紧”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提示,复述这则寓言故事。

4.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现在来看图猜成语。准备好了吗?谁来猜第一幅图?(守株待兔。)对了,那这一幅呢?(揠苗助长。)这一幅?(刻舟求剑。)难不倒你们,再给你们几个难的。(掩耳盗铃……)

2.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是的,它们都是寓言故事。

(设计意图:搭建趣味型支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猜谜的方式导入新课,既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兴趣,又能唤起学生要学、想学的探索欲,为下面的学习牵线搭桥。)

3.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12课《寓言二则》中的第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亡”和“牢”是本课中的两个生字,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打开书后生字表,将这两个字描一遍,写两遍。(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遇到不会读的地方,可以问问同学,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2.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

叼走  劝告  后悔

羊圈  丢了  钻进

街坊  窟窿

指生读,开火车读。相机正音。

3.如果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分自然段指生读。

(三)读题质疑,理解题意

1.课题“亡羊补牢”的意思你读懂了吗?有哪些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预设:联系上下文。

引导:联系上下文,可以很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还可以通过理解这个词语中重点字的意思,来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

2.可以用查字典的方式理解“亡”和“牢”。

3.我们发现:这两个字在字典中都有好几个义项,那么该选哪一个呢?

引导:这时我们可以结合“联系上下文”这一法宝。亡是丢失,牢是养牲畜的圈,在课文里就是羊圈。

4.对于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像老师这样把意思写在题目的下面。

(设计意图:教授学习方法,搭建学习支架。教师不只是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适时地举一反三,学生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能力才会得到提升。“亡羊补牢”既是故事的标题,又涵盖了故事的主要内容,正确理解题意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这里,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样学生既理解了意思,也学会了方法,为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搭建支架,提升学生的学力。)

5.现在我们知道了“亡羊补牢”的意思,“亡羊补牢”就是羊——丢了,把——羊圈修好。

(四)研读课文,体会寓意

1.课文中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会丢羊呢?要求:默读课文,画出句子。

2.养羊人丢了几次羊?

预设:两次。

3.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指名读。

课件出示: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1)這里的 “窟窿” 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书上的插图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圈出窟窿的位置。)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一个洞。(板书:羊圈破了洞)

(设计意图:文中的插图是现成的教学资源,看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课文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地展示出“窟窿”的样子,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这一支架,学生能够更直接地了解词语涵义,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方法的引领,教给学生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了自我学习、自我挑战、自我探索的能力,才会有自我追求的动力,才能真正促进“学力”的提升。)

(2)女生读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4.如果是你发现羊圈破了个窟窿,你会怎么做?

是的,你会劝养羊人把羊圈修一修。他的街坊也发现了,我们来看文中的街坊又是怎么劝说的。指名读。

课件出示: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1)此时街坊的心情怎样?哪个词看出他着急?(赶紧)你能给“赶紧”换个词吗?赶紧就是赶快,马上的意思。用找近义词的方法,也能帮助我们理解词语。

(2)我们再看看这句话,还可以从哪里看出街坊很着急?

预设:感叹号。

小结: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标点,有助于体会人物的心情。这样也能让我们读好句子。

(设计意图:以关键字眼为支架,指导学生体悟表达的魅力。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赶紧”“干什么”和关键标点“!”品读课文,这样学生既能抓住这些词语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又在品词析句中读出了街坊的着急和养羊人的满不在乎,加深了对故事人物形象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5.此时,街坊很着急,而养羊人的表现呢?谁来扮作养羊人?

课件出示: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1)养羊人着急吗?抓住了哪个词看出来的?(干什么)

(2)养羊人对丢羊这件事一点也不在意。能将他的话换个说法吗?

预设: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6.这个养羊人,自己的羊丢了都不在乎。下面我们就来分角色朗读一下他和街坊的对话。

7.就因为他不听劝告,所以,第二天早上:

课件出示:

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1)这是养羊人第几次丢羊?你是从哪个字读出来的?(又)

(2)这里用了“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很快就学会了抓住重点字词。

指名读。

小结:第一次丢羊是因为“圈破了个洞”,那么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不听劝”也“不去修”。(板书:不听劝 不去修)

8.两次丢羊之后,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自由读第五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词句。

全班交流。

(1)他的心情怎样?(板书:后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我们想象一下,此时他还会想些什么?想象说话。

(2)要是我早点儿听别人的劝,该多好呀。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课文内容,简单谈谈看法。为达成这一语文要素,我们可以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在比较、揣摩中阅读,体会人物的心理,进一步加深对寓言故事中人物形象的认识,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另外,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填补文本空白,这样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9.比较朗读

(1)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多了一个“赶紧”。)你读出了什么?

(2)从“赶紧”能够看出,此时的养羊人不再对丢羊漠不关心,不再对修补羊圈满不在乎了,他是着急地去修补羊圈。这样关键、传神的词语,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要学会关注和运用。

(3)请男生来读一读“补羊圈”这一小节。

小结:现在“窟窿”终于被结结实实地堵上了,羊再也没有丢过了。(板书:不丢 修得结结实实)

10.同学们,故事我们学完了,如果让你讲一讲这个故事,你会吗?可以先来看一看老师的板书。养羊人一共丢了——一次、两次羊,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破了个洞,第二次丢羊的原因是养羊人不听劝,不去修。这时候,养羊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把羊圈补得结结实实的,从此再也不丢羊了。

11.现在请你根据板书,抓住关键词语来讲一讲这个寓言故事吧。

(设计意图:借助关键词语串联起故事内容,结合板书搭建学习支架,助力学生复述。教学中聚焦板书梳理课文内容,让学生根据板书进行复述。板书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连接记忆和表达,沟通课文书面语和学生的口语表达,最终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五)读懂寓言,提升能力

1.寓言就像是一个装着魔法的口袋,初看平平无奇,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现在,你觉得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2.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下板书。从两次丢羊到再也不丢羊,你有没有发现养羊人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是呀,养羊人从不听劝到后悔,从不去修到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你觉得养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3.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类似的“亡羊补牢”的事,你能举个例子吗?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

生交流。

如:有位同学写字姿势不正确,家长和老师几次纠正都不以为意。后来就感觉到后背有点不舒服,检查后发现有轻微的脊柱侧弯。自此,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

4.犯错不怕,只要我们能像《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一样知错就改,就还不晚。所以,人们经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设计意图:巧妙地借助板书中的关键词语,比较养羊人前后的不同表现所产生的不同结果。这样在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的同时,也引发学生思考并初步认识了养羊人的形象和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故事走向生活,并联系自身实际说说感受。这样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地领悟了寓言所隐含的道理。)

总结:同学们,今天的这节语文课,我们抓住关键词语读懂了故事,借助板书学会了讲故事,联系生活实际读懂了道理,学会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能在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时候及时改正。这就是我们学习寓言故事的方法,只要掌握了学习方法,那么老師相信《揠苗助长》这则寓言一定也难不倒大家。课后,请同学们用上本节课学习的方法自学《揠苗助长》。

(设计意图: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知道方法,还要让学生将方法主动运用于实践中,进而养成习惯。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由关键词生成的板书,搭建好学习支架,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掌握了方法。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关注文体,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领悟学习这类文本的方法,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法”可依。这样的教学,才真正体现了语文的价值,践行“用教材教语文”的理念。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学习才能真正发生,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成长。)

(六)自主识字,规范书写

1.这则故事中还有四个生字,谁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钻、劝、丢、告

2.怎样写好这些生字呢?你有什么建议?

3.重点指导“劝”“丢”二字。

“劝”,左右结构,我们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左右之间的位置,要注意,“又”的捺变成点,右面“力”的撇要穿插过来。

“丢”,第一笔平撇,下面两横,第一横短,第二横长,要注意撇折的起笔位置,不要和竖连成一笔。

4.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习字册,将本课的六个生字描红、仿影、临写。注意写字规范。

5.展示评价要求:正确、整洁、美观。

6.师生评价,自我评价。

(七)板书设计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陈集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街坊窟窿养羊
分头行动
养羊人的惊恐叙述
续写《亡羊补牢》
狗咬男孩两次 父亲打死狗遭索赔
唐朝城市街坊布局规划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亡羊补牢
百万庄小区街坊调研及街区改造设计
天空的小窟窿
日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