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探究

2021-03-08 02:54胡颖
公关世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教育融合

胡颖

摘要:本文在研究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为核心,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加强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 思政教育 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荣发展的基础,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珍贵素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明确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立足于时代发展进行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国家至上,民族为重

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倡导的重要内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五千年历史发展中,发生过很多战争,在战争中出现大量为了捍卫国家民族利益而战斗牺牲的勇士,这些勇士和英雄身上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顾全大局、死而后已,这种壮烈情怀和牺牲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国家民族利益而奋斗,塑造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精神,也成为我国社会稳定的支撑性思想精神,形成爱国主义传统。

(二)崇尚道德,重义轻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注重一个人的德行,即“三立”,立德、立功、立言,这就是一个完美的人的品行,而德是首位。中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以德为礼仪核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内容十分宽广,其中儒家伦理文化为核心内容,即“三纲五常”,其中“三纲”已经被时代发展所淘汰,但“五常”仍然沿用至今,主要是指“仁、义、礼、智、信”,正向积极作用十分明显。针对义利问题,孔子曾提出“不以富而贵,于我若浮云”,这说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

(三)自强不息,刚健有为

老子曾说过“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孔子在传播思想过程中,曾经周游列国,自强不息,不畏艰难,坚守在道德理想中,实现“我欲仁,斯人至矣”;而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反映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以及越挫越勇的勇气和执着精神。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儿女经历种种仍然自强不息,在历经磨难之后仍旧屹立不倒,就是依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也是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这是中国特色主义社会建设的文化基础,也是推动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文明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洗礼下形成的价值文化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始终强调走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从本质上看,这些都要以文化自信为基础。文化自信也就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方面的自信,是民族思维范式创新后的结果。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调查发现,在采访的100名大学生群体中,超过96.3%的大学生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超越时空的永恒文化”“中华民族可以创造文化辉煌”,还有98.6%的学生表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到自豪”。说明当代大学生十分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文化具有自信心与自豪感。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书写者,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需求,有利于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和优化

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影响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中国和世界各国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领域“大杂烩”现象,这也是国际交流合作的必然结果,促进各种思想价值观念的交互和激荡。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国家不法分子利用这种文化融合,蓄意滲透资本主义价值观与思想意识,这些不良思想对我国当代青年大学生形成巨大的思想冲击,侵蚀大学生思想,甚至会引发不良社会行为。对此,高校思政教育为了应对全球冲击,要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西方不良思想价值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侵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通过思想武器进行回击和武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最强的思想武器。承载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精神的支柱,运用科学方式进行甄别和挑选最具价值的文化内容,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加工和提炼,贯穿于整个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加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精神的提升。

(三)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愿

通过对近100名大学生的调查访问,针对“是否有意愿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调查中,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表示有意愿参与的大学生占比为76.3%、89.5%、94.8%,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这说明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多,自觉学习意识高,这就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可以实现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准则,实施“实践育人”的教育方式,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进而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实践能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途径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在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除了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和培养,更重要的是开展思想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成为重要的课堂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一方面,教师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高校思政理论课堂中,这是因为思政理论课堂教学内容的形成需要历史文化与人文环境的支撑,依托于传统文化内容,完善思政理论体系,并在思政教学实践中对理论内容进行验证,达到实践发展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要将历史经典案例或是国学思想纳入到理论课程中,引导学生探究理论内容,为理论内容注入传统文化与人文色彩,深度解析,使得学生学会用理性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教学计划中,与人文素质教育相关选修课程进行结合,为了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学校要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单独设立成必修课程,提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合理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师要根据思政教育要求和进展情况,合理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具体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在国家方面,加强爱国主题教育,挖掘和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英雄人物,表达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为了抵抗外地侵略,自强不息,勇敢斗争精神,逐渐提高大学生的国家荣誉感与民族自豪感;(2)在社会方面,加强关心社会主题教育,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新闻,学会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和关爱他人,形成良好的品行;(3)在个人方面,加强修身养性主题教育,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学会自律和自省,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保证身心健康。

(三)组织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为了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渗透,要定期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第一,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遗址和纪念馆等,通过实际体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第二,定期开展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普及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使得大学生充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第三,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学习,组织各种理论学习研讨会或是文艺汇演,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组织读书会,搭建传统文化交流平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和育人价值,不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高校思政教育中,达到二者的相辅相成的效果,形成教育合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標。

参考文献:

[1]吴青丽,刘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探究[J].法制与社会,2020(15):243-244..

[2]罗玉洁,王思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基于美学教育的视角[J].智库时代,2020(02):173-174..

[3]刘晓洋,李奇洁,刘增.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补充功能[J].中国民族博览,2019(16):91-92..

[4]侯小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9(11):98-99..

[5]张萍萍..高校思政教育中如何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2019:120-123..

[6]王晓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与实现——以中国茶文化为例[J].普洱学院学报,2019,35(04):50-53..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教育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