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乡村小学“家校携手育人”模式的策略研究

2021-03-08 06:24刘继岚
考试周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乡村小学对策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发展的不断推进,我们对于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地提高,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教育上,学校教育虽然依旧是小学教育的主线,但是不是小学教育的全部,还需要辅助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必须要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小学教育的完整和充实。然而在具体的教育中,这两个方面的教育并没有做到很好的配合,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尤其是乡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缺位的程度更加严重,这跟乡村家长的自身素质有很大的关系,文章就目前乡村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通过具体的分析和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小学;家校携手;对策

人们其实也越来越感觉到,要想把青少年的教育做好,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还要结合其他社会力量,比如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存在了一些問题导致家校合育并不是那么容易和顺畅,尤其是农村家庭,由于环境和工作性质,家校合育推进有一些难度。乡村家庭教育的缺位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这对于乡村小学生的学习成长存在着十分严重的不良影响。需要我们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寻找更好的方法去应对这些问题,确保乡村小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和发展。以下将从乡村小学家校携手育人的方向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及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给出正确的方案。

一、 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家长不够重视教育

农村家庭因为收入、观念、父母的态度、家庭习惯、思维方式的不同,会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出现,农村家庭在日常的教育中对于学生缺少很好的引导和陪伴,很多家长缺乏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甚至很多农村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无关紧要,学校教育是唯一教育孩子的途径,在这一点的认识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在家校合育方面,而且父母的思想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说的就是这个。另外,农村目前的形势是外出打工人员太多,很多孩子在家里没有人照顾,或者亲戚看管,要么就是亲戚朋友管不住,要么就是人家不愿意管,导致学生的教育落后,另外一种情况,住宿的学生如果自制力差,随波逐流,那也就更接触不到家庭教育了。

(二)农村家校沟通存在不足

农村家校的沟通存在的问题最大的方面是不方便,成本高,村庄与村庄之间相隔的距离是很远的,学校距离家的距离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家长要干活挣钱,很多家长都会觉得跑到学校去和教师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是一件十分浪费时间的事情,而且要去沟通势必会影响赚钱的进度,这也是家长极度不乐意的事情,其实这是思维方式的落后,思想上的不能跟进,导致行为上的不积极,另外就是有些家长觉得没面子,经常去学校意味着自己的孩子不好,仿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才会导致家长被请至学校,家长自己觉得去学校丢人,从本质上排斥这件事情。另外就是成绩问题,一般家长会都会在考试之后,学生排名差距也是家长不愿出面的一个原因。很多乡村小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很乐观,家长觉得去学校会被比较,很不想去,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给自己争光,觉得丢脸。

(三)老师自身能力存在缺陷

老师自身的能力短板和缺陷也会阻碍家校合作携手育人的目标。乡村教师的具体教学能力有待提升,乡村教师资源严重匮乏,很多教师在职业选择上都不愿意去乡村教学,很少有积极去乡村进行教学的老师,乡村教师资源很少,而且乡村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普遍都不高,很多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因此,提升老师的能力和素质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农村的老师因为知识、学历、见识的限制,自身能力存在一些缺陷,跟家长的沟通,跟学生的沟通技巧欠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缺乏家校结合的教学理念和对学生负责的整体态度,没有很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无法更好地促进家长的整体思维进步,更无法实现家校协作的整体进步。

二、 解决的方法

(一)解决家长短板

1. 整合家长资源

家长作为教育的一方,在学生的教育中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家长的能力和学问以及性格都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发挥家长的聪明才智和监督作用,利用家长的能力和特长参与学校的民主化管理,这样家长的作用也被利用到教育中来,解决了家长的能力短板,家长与家长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并将学到的能力及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孩子。学校和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采取一些集中性的家长会议,将家长集中到一起进行沟通和了解,了解不同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2. 开发家长课程

前面说了家长的能力和学问各有不同,那何不将家长的才能展现出来,把他们擅长的领域知识开发为课程,不但开拓了学生的眼界,而且还增长了知识,并给家长一种参与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帮助以后家长更好地参与教育孩子的过程,而不是交给学校就撒手不管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不定时地组织家长进行家长课程的参与,通过对家长不同领域技能的开发和激发,提高家长的知识和技能累计,让他们在教育子女上有更为充足的知识基础,帮助他们在具体的学习中更好地吸收和接受。

(二)加强家校沟通

1. 改变沟通模式

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首先应该从沟通的模式入手,以前是学校指导家庭进行对学生的教育,现在需要转变一下,让家长从被动到主动,从之前被指导被引导,让学校教家长怎么样教育孩子,到现在,家长和学校一起商量,制定出针对自己孩子的特定方案,家庭、学校融为一体,教育体系的融合、开发、转变,让学校变为家长的服务者,为他们提供好的方案,更好地教育孩子。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不断交流和沟通,让家长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确保学生在家庭教育这一块不再缺位,整体上实现家校协作的联动。

2. 改变沟通途径

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还要从沟通的途径入手,老师们应该适时地进行家访,让两个环境融合,让老师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才能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家庭和学校更好地连接,教师家访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另外这种家庭的氛围改变也会让孩子有家校融合的感觉,更容易接受学校和家长为他制订的学习方案,对家校合作百利而无一害,另外一条途径是,家长去老师家里做客,这样家长不会有孩子不优秀才会被叫去学校的感觉,让家长能够更好地和教师实现交流和沟通,拉近家长和教师的距离,不会因为与教师生疏而怯于表达自己对孩子教育的观点和自己的教育理念,久而久之,家长会认为只是一次简单的串门,顺便说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这样老师和家长是一种放松的状态,更有利于家校融合,互相合作帮助学生。在整体比较放松,整体环境比较舒适的条件下实现很好的沟通和交流,最大程度上实现沟通的效果。

(三)解决教师缺陷

1. 强化专业教师

在家校合育的这个问题上,老师一定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因为他是学校和家长的链接,老师的知识丰富,有利于老师和家长的沟通,老师的技能更熟练也能让沟通的过程更好一些,教师的整体素质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优秀的教师能够很好地引导家长配合教学,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所以培养专业的老师很重要,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家长方面,但是农村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因为老师的薪资待遇一般不是那么高,自身的生活压力也是很大的,如果一边需要兼顾教学和教育,备课讲课,一边还要负责家校沟通,老师不仅仅是精力上跟不上,另外经济的消耗也会让老师们懈怠,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会导致教师出现自身消耗透支的情况,出现很多不好的问题,所以强化老师能力首先还要把老师的待遇提高,并且降低老师的工作量。薪资待遇对于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教师在自己生活无法保障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具体的工作中,更不要说做好家校协作的工作,无法兼顾好学生具体的学习,达不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因此,提高乡村教师的薪资是十分必要的,必须要对乡村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怀,让他们在生活上无后顾之忧,确保在教育教学上的全身心投入。

2. 转变角色观念

农村因为思维和见识以及思想观念的问题,学校好像总是处于教育的第一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将孩子扔进学校就交代了,就不用考虑其他的问题了,教师可以全方位地确保孩子的学习,而在家长这方面总是不那么重视,教师作为家校合育的中间人,为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要帮助家长们改变观念,积极参与到家校合育中来,摆正家长和学校的合作位置,互相监督和管理,刺激家长的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积极地与家长进行沟通,确保家长在思想上能够和教师达成统一,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形成统一战线,共同合作,相辅相成,在孩子学习发展的方面做出最大的努力。家长只有转变角色观念,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一切源于自己的心态。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情况下,农村教育不断地升级,我们必须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农村小学教育的优化和升级,有效地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是必须也是不争的一个方式,尤其是学生比较小的时候,加强学校和家长的沟通才能更好地监测孩子目前的心态和状态,及时帮助孩子,及时铲除障碍,另外这也是一个趋势,教育需要依靠家校合育,可以说,教育依赖家校合育。少年强则国强,只有找到家校合作育人的最好策略,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教育学生的责任,让这一代学生飞得更高,看得更远。让学校、家长、学生三点因为老师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奔跑。让农村学生开阔眼界,实现更好的发展,通过学习进步从乡村走出来,实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深.农村小学家校携手育人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28):156-157.

[2]邓长秀.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师),2019,65(9):148-149.

[3]王杰.家校合作的构建方式及策略研究[J].好家长,2018,87(21):67-68.

[4]王运霞.家校攜手 亲子“悦”读——家校合作下农村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有效策略的研究[J].辽宁教育,2018,581(20):79-80.

[5]徐玲娇.小学家校合作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8,78(56):23-24.

[6]魏思佳,张佳欣.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2(5):45-46.

作者简介:

刘继岚,山东省青岛市,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寨里小学。

猜你喜欢
乡村小学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