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宅生活”

2021-03-08 09:41突厥
新天地 2021年2期
关键词:家史大事记国安

突厥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加紧了防控节奏,母亲所住的小区号召居民尽量宅在家中抗疫。本以为母亲宅在家中会宅出病来,岂料母亲却利用这一时机宅出了自己另一种多彩的晚年生活。

平时经常外出遛弯、聊天、扭秧歌、健身、采购的母亲,突然间宅在家中,还真有些不适应。不过一周之后,她就很快喜欢上了这种生活,并且给自己列出了一套全新的《宅生活作息时间表》来。

每天上午,母亲在家整理《个人大事记》。多年来,母亲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好习惯。宅居开始之后,时间仿佛突然静止下来,母亲得以有空从头到尾整理半米多高的日记簿来。她把多年日记中的家庭大事一一摘选出来,按时间顺序为家庭成员整理出了《个人大事记》。如给大哥整理的《个人大事记》中清晰地记载着:“1976年8月1日,大儿国安光荣入伍,到吉林省靖宇县服役;1977年9月2日,大儿国安第一次回家探亲,脸晒黑了,但长得更壮实了。1980年7月15日,国安当上副班长,喜信寄到家中,全家人特别高兴,自豪!”这些资料和重要时间节点,连大哥本人都记不清了,母亲却记得一清二楚。再比如母亲整理我的《个人大事记》:“1988年7月15日,三儿考上了大学,全家第二个大学生啊,高兴!1991年4月8日,三儿领女朋友第一次登门。1991年7月1日,三儿成为全校第一批入党积极分子。1993年4月20日,三儿调到县报社当记者,咱这个家族也出记者啦。”姐姐的《个人大事记》更是有纪念意义:“1979年5月2日,女儿丽娥加入共青团。2003年6月6日,女儿带我第一次去北京旅游,看到了天安门,游览了颐和园、恭王府,还登上了万里长城!虽然累得喘不上气来,但心里高兴啊!”

从重孙女到老爸,全家四代21口人都为母亲这一工程叫好。更是对母亲整理出的《个人大事记》视若珍宝,这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个人成长注脚。

每天下午,母亲在家庭微信群中“云朗读”。她选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朗读录音后,分段发到家庭微信群中,供家人抽空点击、听书。母亲选读的文章可谓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但绝对都是正能量名言警句。“云朗读”令家人耳目一新,不仅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还受到了启迪和教育。

每天晚飯后,母亲趁家人饭后休息的当口,开始了她的另一项“宅生活”内容:口述家史。母亲以视频语音的方式,在家庭微信群中分阶段、分年代地向家人讲述我们这个家族的发展历史:这一家族的“先人”是谁,从事什么职业,何时闯的关东,从哪里搬到了哪里,起初生活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以后又是如何慢慢繁衍成现在这样一个21口之家的大家族……母亲虽然上了年纪,但记忆力清晰,讲起家族史来如数家珍、毫厘不爽。这档节目特别“拉风”,因为对于我们这些晚辈来说,家族史基本是一片空白,知之寥寥。这些“档案”真是让家人大开眼界,连呼过瘾。每天晚上口述家史告一段落后,母亲还都不忘叮嘱晚辈几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要忘记先人创业时的艰辛。”

耄耋之年的老太宅家抗疫,却酿出了如此丰富多彩、意义非凡的“宅生活”。

猜你喜欢
家史大事记国安
春节“家”年华
大事记
一月大事记
家史
一月大事记(2019年2月1日~2月28日)
在中学德育教学中渗透家史的措施研究
胡国安的电商热忱
光耀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