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湿地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研究

2021-03-08 06:24张风承张晗
林业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大庆市湿地建议

张风承 张晗

摘要:  通过对湿地资源的实地调查发现:大庆市湿地资源存在面积缩减严重、湿地斑块岛屿化、植被种群演替、水体土壤污染、湿地自然生态功能破坏等问题。为了保护好大庆湿地资源、解决湿地资源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以通过严控湿地资源利用、修复湿地自然生态、建立湿地生态水系廊道、科学治理湿地污染、完善湿地保护体系等方式,解决大庆市湿地资源存在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  大庆市;  湿地;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   S 718. 5, X 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 - 9499(2021)01 - 0056 - 03

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区,是世界上最具活力、价值最高,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生态系统之一[ 1 ],它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资源,还具有环境调节和气候调节等生态功能,被誉为“自然之肾”[ 2 ]。大庆市是在湿地中发育和成长起来的一座城市,松辽古大湖湿地经过悠久历史的演化为大庆贡献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大自然赐予大庆的宝贵财富和发展资本,同时也是大庆的天然名片。大美湿地为大庆人民创造了秀丽的生存环境,造就“百湖之城”的美誉[ 3 ],但是在湿地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却产生了湿地面积缩减、湿地岛屿化、植被群落演替、油化污染和湿地管理机制不顺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1 大庆市自然生态概况

大庆市 (45°46′~46°55′N,124°19′~125°12′E)座落在松嫩平源腹地,地处哈大齐经济带中心,是在松辽古大湖上崛起的石油名城。大庆市年平均气温4.2 ℃,年均无霜期143天,年降水量427.5 mm,年蒸发量1 635 mm。大庆市湿地面积总计61.8万hm2,其中松嫩两江湿地、天然沼泽、湖泊湿地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98%以上。全市湿地斑块共1 178个,其中面积较大的有46个,湿地内分布各类湖泊和泡沼284个,是中国内陆典型的、独具特色的复合型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也是国际重要的内陆湿地系统区域[ 5 ]。大庆处于全球五大鸟类迁飞区之一(东亚—澳大利亚迁飞区),全市拥有鸟类27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5种[ 6 ]。

2 大庆市湿地生态客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1 湿地面积缩减,自然生态功能减退

1959年,在发现大庆油田后,随着近60年来油田产能建设和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侵占、开垦湿地资源现象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6 ]。据有关材料记载,大庆湿地自然系统总面积在1986年为63.27万hm2;2016年黑龙江省政府为保护全省湿地资源“抢救性”地出台《黑龙江省湿地名录》,划定大庆湿地面积为61.8万hm2,相比1986年面积减少1.47万hm2。而《黑龙江省湿地名录》内公布的大庆市湿地内,存在着大量建筑、村庄、耕地等,被占用的湿地已经失去原有的湿地生态功能,导致大庆市实际现存的、具有湿地生态特征的面积远远小于湿地名录公布的面积。据2019年湿地普查统计,现阶段具有湿地特征的面积约有40万hm2,目前只有杜尔伯特县西北部、林甸县的西部与肇源沿江地区的松嫩两江沿岸地区,保持着大面积的原生湿地自然生态环境。

2. 2 湿地岛屿化、破碎化,植被群落发生演替

由于湿地内不断涌现出的油井、油气田道路和油气运输管道和泵站等,不仅阻碍了湿地湖泊的联通、水系的自然分布及水利条件,还造成了部分湖泊水位下降,湿地蓄水、保水和水利补偿机能严重缺失,如大庆市区内龙凤湿地被2条公路和1条铁路分割成多块、西大海湿地在油田产能区域的湿地斑块割裂程度更高[ 7 ]。加之大庆市是黑龙江省西部重点干旱区,气候干旱少雨,降水来源严重缺少,综合因素造成了湿地的岛屿化和破碎化现象。干燥气候和水环境的改变破坏了湿地生态廊道,造成沼泽湿地逐渐演变成草甸草原,湿生植物种群不断减少,湿地植物群落由“芦苇+水生植物”演化为“羊草+旱生植物”种群,湿地逐渐向草甸草原演替,严重改变了湿地自然生态功能和湿地动植物生存环境。

2. 3湿地油化污染,破坏水体和土壤

在石油勘探和开采过程中,油井的5 m×5 m范围内是高污染区[ 8 ],产生的石油烃、重金属离子残留以及石油石化生产的工业废物,通过落地的钻井、含油泥浆、含油废水排放、污油空气污染等形式进入了湿地土壤,从而降低了土壤通透性,使被污染的土壤龟裂板结,降低土壤质地[ 9 ];还会造成濕地湖泊水体内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进而渗入地下水,污染水源。大庆市主城区的20个湖泊中,除水源地东湖外,其它均已沦为劣V类水体。由于泡沼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大片水藻类植物疯狂生长,遮盖水面,阻断水生动植物的呼吸[ 10 ];污油空气在大气中遇水凝集,随着降雨进入土壤和水体中,加剧了土壤和水体污染[ 11 ]。石油烃中的芳香族化合物、硫化物、氮化物等高分子聚合物和重金属离子在土壤和水体中会长久残留,可通过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其他野生动物体内蓄积,最终导致人类和野生动物健康受到损害。

2. 4 湿地管理机制缺失,管理覆盖度低

湿地的保护管理模式和管理机构的技术水平对湿地保护发挥重要作用,管理体制的缺失会严重破坏湿地自然生态功能的发挥[ 12 ]。大庆市为保护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已建立了国家、省、市、县级保护地,分别是扎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湖国家湿地公园、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黑鱼泡国家湿地公园;肇源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龙凤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西大海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小黑山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黑鱼泡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莲花湖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但是,只有省级以上的3处湿地保护区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技术人员,其他各级湿地保护地均无专门的管理机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设立在齐齐哈尔市,负责管理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导致在大庆境内的扎龙保护区核心区约12万hm2湿地存在管理和保护不到位等情况。其他各级湿地及保护区的保护机制缺失和生态修复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湿地保护和恢复的瓶颈,给大庆市剩余的2/3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

3 大庆市湿地生态管理保护的建议

3. 1 严格湿地资源管理,修复受损湿地面积

大庆市利用湿地要坚守湿地名录规定面积,即61.8万hm2,严守“占一补一”的原则,建立湿地利用生态红线[ 13 ]。将湿地划分为重要湿地、一般湿地、湿地小斑等类型,实施分类分区的湿地名录管理,重要的湿地严格管理,确保全市湿地总面积不减少。对已划入湿地名录,但实际利用性质改变的斑块,要不断通过生态移民、生态补偿,拆除湿地内的永久建筑,有序开展退耕还湿等方式恢复湿地面积,并保证退出生产生活的土地通过“高处种树、低处蓄水、過渡地带自繁草苇”等技术手段进行湿地生态恢复。

3. 2 建立湿地生态廊道,联通湿地补水体系

湿地斑块的破碎化是由于湿地水系的断裂形成的,在油田产能建设和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尊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身规律,针对现有油田湿地岛屿化、破碎化现象,保持好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增强湿地斑块间的水系沟通作用[ 14 ]。在油矿道路建设中要留足桥涵,使得湿地水利能在油矿产能地区湿地中顺畅流淌,形成良好的湖泊、河流之间的水系交换。城市建设过程中确保松嫩两江对城市湖泊水利补偿的作用,通过实施河湖联通方式,打造优美河湖湿地生态。为缺水的湖泡提供水源保障,缓解湿地来水不足。打通湿地斑块水系连接渠道,恢复湿地植物群落和湿地生态环境,同时也能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良好的亲水空间。

3. 3 科学治理湿地污染,降低湿地水土污染残留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对环境友好的工作标准,在勘探钻井前,要做好污染防治准备、油泥和污水的收集工作,及时清理并回收处理含油泥浆、含油废水等污染物,以降低对湿地土壤和水体污染的可能性[ 15 - 17 ]。对已经发现的湿地存在污染物超标的土壤和水体污染的消除,根据具体污染情况可采取恢复湿地植物群落;泥炭及其制品净化油污湖水、土壤工程;湖泡物理清污与油污底泥覆盖工程;湿地引排水工程等方式降低对于湿地土壤和水系的污染程度。另外,大庆市湿地管理部门需要积极协调油田生产部门出台原油污染解决和湿地修复方案,完善油田生产湿地污染治理机制。

3. 4 完善湿地保护地体系,提升湿地资源管理水平

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地是保护湿地自然生态最有效措施[ 18 ]。大庆市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应该抓住建设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有力时机,发展有大庆特色的湿地保护地体系。同时,理顺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让整个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形成统一的领导管理格局,发挥好湿地自然生态功能;提升完善好龙凤湿地、肇源沿江自然保护区等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引导好下级自然保护区向上一级自然保护区的晋级工作。引导各县区以建立国家公园、湿地公园等,以开展生态旅游的形式,发展生态经济的同时,保护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建立湿地公园、国家公园试点机制,以点带面不断扩大湿地保护力度和广度,提升大庆市湿地保护率。积极主动学习常德、常熟、东营、哈尔滨、海口、银川等国际湿地城市的湿地管理和治理经验,将加快湿地恢复技术、管理政策复制到大庆市,打造一支各级联动的湿地管理队伍和平台,提升大庆市湿地生态和各级湿地保护地管理水平。

4 结 语

大庆市丰富的湿地资源为中国孕育了“百年大油田”,是大庆市经济发展的有力优势,保护好湿地资源对大庆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转型发展有着重要且积极的意义。在对大庆市湿地资源的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之前,要摸清、摸准湿地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要通过严控湿地资源利用,划定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建立湿地生态水系廊道,修复湿地自然生态;科学治理湿地污染,恢复湿地植被生境;完善湿地保护机制和湿地保护地体系建设等方式,为大庆湿地资源的利用和发展留足空间。

参考文献

[1] 姜明,  邹元春,  章光新,  等.  中国湿地科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湿地科学,  2018,  16(03):  279 - 287.

[2] 邵媛媛,  周军伟,  母锐敏,  等.  中国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8,  27(02):  381 - 388.

[3] 陈正言,  杨雪.  大庆湿地的自然生态过程与文化价值[J].  大庆社会科学,  2008(03):  41 - 43.

[4] 王亚南.  大庆市湿地产业开发模式研究[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5] 崔明涵.  大庆湿地资源保护开发的问题与法律对策[D].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  2013.

[6] 李立群.  推进大庆市湿地保护的对策建议[J].  对外经贸,2017(05):  24 - 25.

[7] 程淑波.  加强大庆湿地保护工作促进大庆生态环境健康发展[J].  科技与创新,  2014(10):  148 - 150.

[8] 谭海涛,  刘涛,  曹兴涛,  等.  石油石化企业土壤污染防治思考[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  39(08):  152 - 154.

[9] 樊黎黎,  徐兴健,  韩雪容,  等.  莫莫格湿地石油污染土壤中耐盐碱石油烃降解细菌的降解特性研究[J].  土壤与作物,  2019,  8(02):  195 - 204.

[10] 王一涵,  张凤杰,  隋小文,  等.  石油污染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  绿色科技,2019(12):  137 - 138 + 141.

[11] 逄博.  大庆龙凤湿地水污染情况调查及治理建议[J].  当代化工,  2018,  47(08):  1 651 - 1 654.

[12] 徐基良.  全面开启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新征程[N].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19 - 07 - 02(003).

[13] 韩君芳,  陈梦雨,  章彬.  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  26(03):  39 - 42.

[14] 李丽娜,  张思冲,  宫晓磊,  等.  大庆湿地及水分调节功能价值估算研究[J].  森林工程,  2011,  27(02):  12 - 15 + 72.

[15] 董晉明.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与修复效果评价[J].  山西化工,  2019,  39(03):  195 - 199.

[16] 魏淑梅,  李春琴,  王瑞兵,  等.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J].  绿色科技,  2019(10):  118 - 119.

[17] 王鹏华,  唐善法.  石油生产运输中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J].  化学工程师,  2018,  32(11):  56 - 59.

[18] 余振国.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构成研究[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  32(04):  10 - 15.

第1作者简介:  张风承(1985-),  男,  硕士,  农艺师,主要从事湿地、  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

收稿日期: 2019 - 10 - 08

(责任编辑:   李 丹)

猜你喜欢
大庆市湿地建议
再见,挖鼻孔
大庆市博物馆公众考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逐梦冰向未来
冰雪童趣快乐无限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基于遥感数据的黄河口湿地变化研究
建设湿地园林工程研究
对张掖湿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