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囊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和MRI影像学特征对比研究

2021-03-09 12:32张士贤杨琼秀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期
关键词:性病变囊肿螺旋

张士贤,杨琼秀

(1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云南 曲靖 655000)

(2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二病区 云南 曲靖 655000)

颈部囊性病变,解剖结构复杂,是上颈部占位性病变,类型多样,常规触诊能对肿物进行定位,但准确度仅有55.6%,且触诊无法对颈部囊性病变的良恶性做出鉴别,成为颈部囊性病变的前期筛查手段[1]。经超声能观察到颈部囊性病变形态、体积等,且有经济性高的特点,但病变组织重叠后会增加超声对颈部囊性病变的诊断难度,而检查者自身技术会造成超声诊断准确率的下降[2]。多排螺旋CT、MRI近年得到应用,前者的高分辨率能让颈部囊性病变者的骨性结构、气体充分清晰的显示出来,后者能观察到颈部囊性病变的结构、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均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但两者的对比研究较少[3]。为此,课题观察18例颈部囊性病变者,在2017年9月—2020年9月行多排螺旋CT、MRI诊断,旨在比较多排螺旋CT、MRI的影像学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课题观察18例颈部囊性病变者,在2017年9月—2020年9月行多排螺旋CT、MRI诊断,男性10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8.93±5.92)岁;颈部囊性病变出现时间10~68 d,平均出现时间(33.91±5.88)d。

入组标准: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颈部囊性病变;签署同意书;无多排螺旋CT和MRI检查禁忌症;非颈部囊实性肿物;委员会批准课题。

排除标准:支气管源性囊性病变者;胸腺囊性病变者;对CT、MRI检查不依从;继发性颈部囊性病变。

1.2 方法

多排螺旋CT检查,经16排多层螺旋CT仪对颈部囊性病变者进行检查,电压、电流所设置的参数值是120 kV、250 mA,螺距、层厚所设置的参数值是1.5、5 mm,行普通平扫后,对颈部囊性病变者行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时间分别控制在30 s、60 s,获取图像数据后行多平面重建即可。

MRI检查,经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行MRI检查,取仰卧位,完成T1WI、T2WI序列检查,后行增强扫描,在颈部囊性病变者肘中静脉位置行对比剂的注射,速率和剂量分别控制在2.0 mL/s、0.2 mmol/kg,团注后行生理盐水推注,将仪器TE、TR、层厚、层间距参数分别调整至584 ms、11 ms、4.0 mm、20%,矩阵则是230×230,参数调整完成后对颈部囊性病变者行增强扫描即可。

1.3 观察指标

参考病理学结果,观察颈部囊性病变者经多排螺旋CT、MRI诊断的准确性,后了解其满意度,经颈部囊性病变者填写院内自制问卷后,由专人行数据的整理,在考虑到诊断时效性、准确度等基础上,80~100分,表示颈部囊性病变者非常满意,60~79分,表示颈部囊性病变者相对满意,0~59分,则表示颈部囊性病变者不满意。同时对颈部囊性病变者的不同检查方式获取的影像学图像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准确性比较

多排螺旋CT、MRI对颈部囊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数据分别是88.89%、100.00%,数据间无差异(P>0.05,P=0.1456,χ2=2.1176)。

表1 诊断准确性比较[n(%)]

续表1

2.2 诊断满意度比较

颈部囊性病变对多排螺旋CT、MRI的诊断满意度数值分别是94.44%、88.89%,数据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诊断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颈部囊性病变,病理类型多样,常见甲状舌管囊肿、第二腮裂囊肿、淋巴管瘤等,各疾病对应的治疗措施有差异,若有漏误诊情况,可能会使淋巴瘤最佳治疗时间被错过,使预后变差,对此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很重要。甲状舌管囊肿,在颈部囊性病变中发生率高,发生位置是舌底、气管前胸骨等,在多排螺旋C T和M R I图像中,均能发现甲状舌管囊肿者舌骨上下有囊性肿块,体积是类圆形或圆形,有清晰的边界,囊壁组织较薄[4]。在MRI图像中,甲状舌管囊肿在T1WI中为高信号,信号均匀,有清晰的边界,若合并感染,则会使边界模糊,而在多排螺旋C T中,甲状舌管囊肿主要显示为低密度的囊肿组织。第二鳃裂囊肿,发生位置以胸锁乳突肌内缘、前缘为主,特征是病程长、生长缓慢,可触到明显的肿块组织,无疼痛,在多排螺旋CT、MRI图像中以类圆形,或圆形囊性肿块为主,有规则的形态和清晰的边界,体积较大的肿块组织会产生压迫,有附近组织移位的情况。经多排螺旋C T检查后,可发现第二鳃裂囊肿者的囊肿内存在水样密度囊液,有清晰光滑的边界,囊肿壁较薄[5]。而在M R I检查中可观察到囊肿组织和周围软组织有清晰的边界,呈现出均匀的信号,经对比剂增强扫描后,能观察到囊肿组织呈环壁强化。

表皮样囊肿,在口底区中线位置较常见,囊肿内部角蛋白、胆固醇结晶等决定了囊肿的密度,在多排螺旋C T图像中,表皮样囊肿表现为低密度肿物,感染者囊壁组织粗糙,脂肪间隙模糊[6]。表皮样囊肿者经M R I检查后,在T1W I中表现为等信号或高信号,钙化灶则呈现出低信号。会厌囊肿,属潴留囊肿,有规则的形态,在上颈部会厌前间隙较常见,经多排螺旋C T检查后可观察到均匀的密度、清晰的边界,囊肿组织表现为低密度肿块。在MRI图像中同样有清晰的边界,表现为囊性长T2信号肿块[7]。淋巴管瘤,经多排螺旋C T、M R I检查后,均为薄壁囊性病变,在M R I图像中有清晰的边界,向周围间隙呈多房分叶状侵入,在多排螺旋CT中表现为低密度影,特征明显。

颈部囊性病变者不同的病理分型,在多排螺旋C T、M R I图像中有较大的差异性,较明显的影像学特征能帮助颈部囊性病变者做出正确的诊断。在本课题中,多排螺旋C T、M R I对颈部囊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数据分别是88.89%、1000.00%,数据间无差异(P>0.05)。表明多排螺旋CT、MRI均表现出独特的价值,能经图像对颈部囊性病变做出准确的辨别和区分,让颈部囊性病变者病理分型得到明确,对调整后期治疗措施有重要价值。此外,经多排螺旋CT、MRI检查后,颈部囊性病变者对两者均表示出高度满意,有优化医患关系的作用,使颈部囊性病变者得到准确的诊治。

综上所述,颈部囊性病变,经多排螺旋C T、M R I能对病变良恶性做出鉴别,且准确率高,检查后所得图像有明显的影像学特征,对提高颈部囊性病变检出准确率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性病变囊肿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基于2019版Bosniak分级系统的肾脏囊性病变的诊疗进展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继发囊性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
血清Cyr61 mRNA、Angptl4 mRNA联合检测对良恶性卵巢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超声诊断乳腺囊实性病变的应用现状
体检发现肝囊肿该怎么办
肝囊肿与癌“不沾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