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模标准层剪力墙加固体系的优化

2021-03-09 00:47楼成龙胡欣华
建筑施工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方木螺母螺杆

楼成龙 田 斌 胡欣华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8

1 工程概况

魅力之城A10#地块项目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广卫村,共有6个单体组成,总建筑面积227 297.38 m2。考虑本工程6#楼层高的特殊性,即1—5层为非标层,层高有3.3、4.8、5.1 m等3种,6—18层为标准层,层高2.9 m,19—24层为标准层,层高4.5 m,25层层高为2.9 m,不宜采用铝合金模板施工,决定采用拼装灵活、机动性强的木模施工[1-4]。为倡导并贯彻每建必优的核心理念,确保施工现场有序生产,保证项目施工进度以及产品品质,经研究决定6#楼6—18层及25层尝试采用3道杆型钢加固体系进行施工,即模板主背楞仅设置3道。

2 3道杆型钢加固体系工艺特点

横向主背楞由传统的5~6道缩减至3道,利于施工工效的提升和成本的管控,节约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体现了“降本增效”的核心理念。采用以钢代木,模板加固用主、次背楞均采用方钢,刚度较传统工艺得到显著提升,并配有专用阴角“L”形杆、阳角锁具、洞口锁具等,在保证支模体系整体稳定性,确保混凝土成形质量的同时,无方木损耗,节约材料,且主、次背楞采用方钢,周转率极高[5-7],体现了“绿色施工”的特点。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原理

采用加大竖向螺栓孔间距,缩小横向螺栓孔间距,将横向主背楞减少至3道。通过增设阴角“L”形杆、阳角锁具、洞口锁具等,增强支模加固体系的整体稳定性,有效把控阴阳角、洞口等易出现胀模,不易加固的特殊部位,确保施工品质。

3.2 工艺流程

设计翻样→模板集中加工→安装一侧模板→穿对拉螺杆→设置衬块→安装另一侧模板→设置角钢防烂根→安装竖向次龙骨→安装横向主龙骨→安装垫片、螺母→加固校正

3.3 操作要点

3.3.1 模板集中加工

为便于模板周转使用,确保整板的通用性,即竖向对拉螺栓间距宜为一整板宽度,相邻模板一侧的对拉螺栓水平间距与整板间间距保持一致,通过图纸翻样,整板采取标准钻孔,每张板开5个标准孔(图1),为保证加工的精确度,宜在模板专用加工棚内进行集中加工。螺栓设置间距经品茗安全计算软件验算符合要求,满足受力稳定性验算。

图1 模板标准眼开孔通用施工示意

3.3.2 穿墙螺杆的孔眼布置

孔径20 mm,竖向距阳角≤250 mm,墙长≤300 mm时,沿墙截面方向须设不少于1道穿墙对拉螺杆,墙长350~700 mm时,沿墙截面方向须设不少于2道穿墙对拉螺杆,墙长不超过900 mm时,应沿墙长设置加长的纵向对拉螺杆。

3.3.3 安装一侧模板

待测量放线、定位筋焊接等上道工序完成后,先进行一侧模板的拼接安装工作,相邻模板拼接处设置1根40 mm×90 mm的方木,防止拼缝节点变形、漏浆等质量缺陷的发生。

3.3.4 穿对拉螺杆

对拉螺杆直径不得小于14 mm,并根据已开好的模板孔穿好临时就位。

3.3.5 设置衬块

为精准控制剪力墙截面尺寸,采取在对拉螺杆的位置设置可周转塑料锥形套管,增大受力面。由于竖向螺杆间距过大,为防止截面变形,应在相邻对拉螺杆中间增设1道水泥衬块,横向间距≤600 mm,距边角≤200 mm。

3.3.6 安装另一侧模板

待以上前置工序完成后方可安装另一侧模板。

3.3.7 设置角钢防烂根

角钢采用50 mm×50 mm×2.3 mm非标角钢,不得小于5#,避免因角钢损坏造成周转率降低。为便于拆除,角钢应设置在模板外侧。

3.3.8 安装竖向次龙骨

竖向次龙骨间距不得大于150 mm,为避免次龙骨方钢倾倒造成伤人事件,可横向设置1道模板条进行临时固定,模板条两端与方木钉牢固定。

3.3.9 安装横向主龙骨

通过双拼矩形方钢中间的缝隙,将横向主龙骨穿入对拉螺杆并临时就位固定。

3.3.10 安装垫片、螺母

垫片规格为60 mm×60 mm×6 mm,将其套入对拉螺杆两端,安装配套螺母。最底层1道宜采用双螺母紧固,防止因混凝土振捣造成螺母松动出现胀模现象。

3.3.11 加固校正

1)阴角加固。主要采用90°“L杠”(图2)进行锁定的方式,控制阴角方正。使用过程中“L杠”不得漏放。阴角内截面衬块不得漏放,否则容易因螺杆太紧造成模板拼缝裂开,进而导致漏浆、毛刺等质量缺陷[8]。

图2 阴角“L杠”大样

2)阳角加固。室内阳角加固:采用“一拉”“一挤”的方式将阳角主龙骨锁紧(图3),确保整体性。“一拉”使用阳角专用锁钩,“一挤”使用大头铁楔。不漏设置,有效避免阳角漏浆、弯曲等质量通病。

图3 阳角加固节点大样

3)端头加固。端头模板转角处设置2根40 mm×40 mm×2.6 mm的方钢双企口拼缝,增强侧边刚度,防止变形。横向设置短方钢并用钩头螺栓进行连接紧固。

4 注意事项

1)剪力墙端头模板转角处应采用2根方钢双企口拼缝优化加固处理,不宜采用方木替代,否则将直接影响阳角成形的顺直度与方正度。

2)由品茗安全计算软件验算结果得知,竖向次背楞间距控制应≤175 mm。

3)采用3道杆型钢加固体系,最底部1道横向主背楞,宜采用双螺母紧固处理,防止出现胀模现象。

5 成本对比分析

从材料费用效益、人工费用效益、材料残值效益以及综合效益4个方面对比分析标准层3道杆型钢加固体系较传统钢管、方木加固体系的优越性。

1)材料费用效益:型钢加固体系,含主、次龙骨、对拉螺栓及配套辅材(锥体塑料套管、螺母、垫片等),需投入144 448.27元;传统钢管、方木加固体系,含主、次龙骨、对拉螺栓及配套辅材(水泥衬块、塑料套管、螺母等),需投入113 845.81元。型钢加固体系的一次性投入较大,多30 602.46元。

2)人工费用效益:人工单价按300元计,型钢加固体系标准层安拆单层需消耗56人工,而传统加固体系需消耗80人工。型钢加固体系每层节省24人工,合计节省人工费100 800元。

3)材料残值效益:型钢加固体系的方钢、锥体塑料套管等可回收周转使用,且工程结束后,材料按废品售出可回收费用约为35 844.82元。传统加固体系,方木损耗率约为5%,且水泥衬块、塑料套管等不可回收利用。型钢加固体系产生残值效益35 844.82元。

4)综合效益:采用标准层3道杆型钢加固体系后带来的经济效益为106 042.36元,工效提高30%,以钢代木,提升品质的同时,绿色环保[8]。

6 结语

魅力之城A10地块项目6#楼采用3道杆型钢加固体系施工,在确保工程紧张的工期下,成形效果较好,实测实量结果较为理想,过程管控得当亦可实现剪力墙薄抹灰甚至免抹灰。与传统钢管、方木加固体系相比,优势显著;与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相比,如果设计层数少于25层,从降本增效角度考虑,其竞争优势亦占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方木螺母螺杆
活尸之死
新型自锁、防松螺母的制作与应用*
三种铆螺母紧固件的应用与对比
一块方木里的自由
“永不松动”的螺母
杯沿“叠罗汉”
一种同轴式挤出机用混炼输送机构
注塑机PVC注塑螺杆
木走廊
注气口前后段螺杆中聚合物熔体的数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