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明星婚恋报道的伦理失范研究

2021-03-10 02:43莫敏丽
视听 2021年3期
关键词:婚恋隐私权新闻报道

□ 莫敏丽

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竞争日益激烈,为吸引受众目光,明星婚恋等八卦娱乐新闻成为新媒体竞相报道的“香饽饽”。鹿晗和关晓彤宣布恋爱、赵丽颖和冯绍峰结婚、宋慧乔与宋仲基离婚等事件都导致微博服务器瘫痪,明星婚恋报道给民众带来众多茶余饭后的谈资,也丰富了民众的业余生活。但与此同时,很多明星婚恋报道问题频出,甚至触及新闻道德伦理的底线。无良媒体的做法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对明星也造成了一定伤害,同时误导了民众,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规范明星婚恋报道是整治传媒市场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对社会和民众负责的媒体传播机制的重要一环。

一、新媒体明星婚恋报道伦理失范现象

(一)报道界限不明确,侵犯明星隐私权

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明星享有成名权,可获得新闻媒体的关注和广泛宣传①,对娱乐明星隐私权实行有限的保护或限制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②。虽然明星需要牺牲一定的隐私权,但不意味着明星没有隐私权。明星新闻传播实践中出现了许多缺少人文素养的伦理问题,具体表现在泄露明星个人证件信息、过度关注影响明星私人生活、人格尊严的侵害方面。2015年,媒体发布了李晨、范冰冰疑似见家长的报道,同时透露了两人的证件信息。这些明星新闻的传播严重侵害了明星的隐私权和个人生活自由权,违背了新闻宣传的基本伦理准则。

(二)婚恋假新闻频出,缺乏人文关怀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为保证公信力,媒体更应该坚守真实客观的报道原则。但是仍有媒体不惜以公信力为代价,制造一些虚假新闻博取公众眼球换取利益。具体表现为对明星及其家属生命权的漠视、心理感受的忽视等方面,这不仅严重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基本准则,也违背了道德伦理。例如,著名女星谭松韵在春节期间与男星欧豪外出吃饭,恰逢谭松韵的母亲遭遇车祸,因此有部分媒体造谣谭松韵因为约会而不照顾母亲。此系列报道将一个孝顺女孩扭曲成为爱情而“抛弃”母亲的不孝角色。这一事件经互联网传播,使谭松韵受到了二次伤害,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体现了部分媒体不仅缺乏专业素养,同时也缺少人文关怀。

(三)肆意煽情炒作,随意揣测原因

媒体的煽情炒作、肆意揣测、无中生有也是常为人所诟病的伦理问题。一旦某位明星恋情出现了点问题,媒体都大肆宣扬或猜测其前因后果,并推出系列报道以获取公众关注。此番作为极容易引起媒体间的不良攀比作风,破坏传媒市场的正常运行,甚至误导传媒业走向虚假煽情的“深渊”。例如,马蓉因出轨王宝强的经纪人而与王宝强离婚,但部分媒体却猜疑是因为王宝强出轨才导致双方离婚。同样地,在宋慧乔、宋仲基离婚事件中,媒体揣测宋仲基出轨化妆师、宋慧乔出轨朴宝剑等多种原因。此类报道通过煽情炒作、标题党的方式吸引公众目光,不停地挑起公众的“求知欲”而不提供事实真相。根据心理学的“脱敏效应”,受众长期处于这种报道环境中,对类似的新闻会逐渐麻木,甚至习以为常,要想获得公众持久的关注,必须要提高刺激力度③。可见,煽情炒作、肆意揣测的媒体环境非常不利于新闻报道的健康发展。

(四)过度报道与消费,未承担相应责任

过度报道和消费也是明星婚恋报道中常见的伦理问题之一,明星婚恋报道的“叠加效应”容易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2019年6月,先是张若昀与唐艺昕结婚的消息爆出,接着宋仲基和宋慧乔离婚,再后来是李晨和范冰冰分手,这一系列事件挑起了媒体的报道神经,网友们也迎来了多个“微博吃瓜日”。除此之外,媒体还常会将明星的恋情破裂转移到公众话题上,类似“××和××都离婚,你还相信爱情吗”等营销报道大量出现在公众视野中。集中刊播、过量发表和大量报道明星的婚恋新闻,极容易营造一种拟态环境,不仅使公众对明星的婚恋产生刻板印象,也容易给大众造成负面影响,尤其会影响青少年的恋爱观④。这体现了部分媒体没有承担起宣传教育的社会责任,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初衷和原则。

二、新媒体明星婚恋报道伦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明星为满足利益而进行自我宣传

为提高个人的曝光度,避免被公众遗忘,不少明星都需要靠新闻来曝光自己,因而,不少明星会争取媒体资源去报道和炒作自己的婚恋状况。关于明星的报道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明星所在的公司一手炒作,二是当事人与记者的有偿炒作,三是娱乐记者为迎合粉丝需求的报道,四是一些不法分子提供的虚假新闻⑤。有些明星为了宣传自己或自己的新作,通常会联合媒体一起策划报道内容,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二)新媒体环境的浮躁和报道不规范

网络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原来的媒体环境,使报道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对真实性、客观性的要求却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以致假新闻层出不穷。加上大部分不明真相的网友积极参与和评论,发酵的舆论逐渐向难以控制的方向发展,也进一步迫使媒体为抢占先机而进行不规范的报道。此外,明星婚恋新闻是最能引起公众讨论的话题之一,当同行都竞相对明星婚恋事件进行报道时,如果自己不报道,极有可能造成损失。在这种氛围下,娱乐报道极其容易走偏。

(三)新媒体从业者职业素养低下和价值判断缺失

媒体从业者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去报道新闻,以对新闻、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新闻报道。如今,经济利益通常是影响从业者价值判断和职业素养的重要因素。当代部分娱乐记者为了生存只顾着追热点,已逐渐丧失新闻从业者本该具备的价值判断和职业素养。当媒体从业者心里将天平倾向利益一方时,新闻信念可能就要被抛到脑后了。

(四)受众注意力稀缺,受众自身素养不高

信息化社会最缺乏的是注意力⑥,因此,通过报道明星婚恋争夺受众有限的注意力,是众多媒体保证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举措。另外,“有需求才有市场”,人的好奇心与窥探欲以及受众自身素养不高,也促成了“全民狗仔”现象的产生。

三、新媒体明星婚恋报道伦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完善明星新闻报道的相关立法,落实法律责任

明星婚恋新闻报道侵犯明星隐私权的现象比较常见。为此,需要完善明星新闻报道方面的隐私权法案,明确明星隐私新闻报道的法律界限。其中,媒体报道明星婚恋情况可以分为自愿和非自愿⑦。如果明星自愿曝光恋情,媒体可以加以报道;如果媒体掌握了明星婚恋的隐私材料,但是明星不愿意报道,媒体就不可违背明星的主观意志,否则极有可能侵犯明星的隐私权。进一步完善法律,既能使明星被侵权时有法可依,也可为媒体明确明星婚恋新闻的报道界限,为媒体报道提供法律依据。

(二)完善明星婚恋新闻报道机制,实现媒体自律

完善明星婚恋新闻报道机制,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媒体自律,提高新闻从业者的道德修养,端正其新闻信念。因此,媒体单位需要加强媒体自律与媒体人的职业能力训练,同时端正媒体人的职业道德,提高其职业素养。

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本文针对完善明星婚恋新闻报道机制提出三大原则:实事求是、人文关怀、承担社会责任。首先是不要做假新闻和煽情报道,坚持实事求是。其次是要有人文情怀,对明星的相关报道也应有人文关怀⑧。最后是不要集中且过度地报道明星感情问题,应增强社会责任感⑨。同时,对违反报道规范的媒体应加以惩处,努力做到不侵犯明星的个人权利,同时又能满足大众知情权。

(三)提高明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

导致明星婚恋报道伦理问题的责任方不仅有媒体,还有明星自身。一些明星为了宣传自己,与媒体合作,增加自己的曝光率,不惜以绯闻等形式为自己打广告。当然,正常范围内的合作报道是有益于双方的,但是如果仅有益于明星,而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这对媒体来说就得不偿失了。另外,明星需承担社会责任,展现道德示范作用,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与媒体进行正当合作,采用恰当的方式,净化娱乐新闻报道。

(四)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和审美品位

一旦某一明星谈恋爱或者离婚了,总能引起公众的好奇,媒体随之抓住观众的兴趣所在,尽力刺激公众,这就容易出现上述明星婚恋报道的伦理问题。因此,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审美品位以及道德情操,让公众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多关注国家大事,将明星婚恋的娱乐新闻当成次要信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明星婚恋新闻报道伦理问题出现的频次。当然,公众的媒介素养不仅需要公众自身去努力提高,做到权责一致,也需要媒体进行适当的引导,培养高素质的受众群体。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明星婚恋报道的众多伦理失范问题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为明星婚恋新闻的健康传播提供有力保障,不仅要从法律法规等方面去规范媒体报道,还需要媒体、明星与公众都承担起自身相应的社会责任,以促使新闻报道生态走上健康轨道。

注释:

①⑦顾理平.明星绯闻的法律认识 [J].新闻采编,2001(04):19-20.

②李红秀.娱乐明星隐私权的报道限度[J].新闻界,2004(06):44-45.

③慕明春.游走在道德洼地与法律边缘的传播乱象——网络“明星走光”报道的道德出位和媒介侵权解析[J].当代传播,2016(04):30-33.

④詹薇.摄入明星绯闻信息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5.

⑤陈琳.明生绯闻“四大炒”[J].新闻实践,2002(03):26.

⑥[美]赫伯特·A.西蒙.管理行为[M].詹正茂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15.

⑧龙小农.知识生产者:记者社会角色的另一种想象[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08):26-33.

⑨周葆华,范佳秋,田宇.新媒体社会责任表现的实证研究——以腾讯网为个案的量化评估[J].新闻大学,2017(06):73-88+124+153.

猜你喜欢
婚恋隐私权新闻报道
纳税人隐私权的确立、限制与保护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妈妈,请把隐私权还给我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人肉搜索”侵害隐私权的法律解析
青年婚恋现状数据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