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新课改”下教学低效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2021-03-11 21:47张宜生
天府数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教学活动新课改

张宜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上的逐渐推进,大部分地区及课程已经普及了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教育方法,但是并非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其中存在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数学也是我国教育中的基础教学课程,如何在新课标的教学方式下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由表及里的剖析造成这一现象其中的原因,以及分析如何避免类似的现象产生,从而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们充满信心与热情的进行数学课堂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教学效率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大多数地区现今已经采用了新的课程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首先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加重,教师们有了更多、更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完成日常的课堂教学,给学生们带来了更多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思路;其次是在教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再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直白的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和分析,而是采用了小组讨论、学生提问、分组教学等多方面的教学方式方法,给学生们带来了多样的学习体验与学习场景;最后,在课堂上,教师仍旧是课堂的主导者,但是教师逐渐尝试以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打破老师与学生间存在的壁垒,更加清楚的明白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重点。虽然新的课程改课已经进行了很久,但是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效率并没有想象中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这也为一些高中数学老师带来了一定的教学上的困扰。本文就以上这个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能改善现今教学效率不高的教学现状。

一、现今“新课改”课程要求下数学课堂遇见的问题

通过一定的课堂教学和反馈可以看到,新课改后的数学课堂教学有了以下几个变化;首先,教材的知识量有所增加,教师要在完成相应增加的教材难点与重点的同时兼顾采用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高中数学老师的工作教学能力也是一项挑战。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应对新的课程内容进行熟悉与准备工作,例如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课程结束后的选修课程将如何与之前所学的内容进行衔接过渡,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高中数学必修一中的众多函数问题,以及如何在学习了必修三课程中的向量之后如何在如何应用在必修二中的立体几何解法中......这些都需要数学教师进行整合思考之后在进行课堂讲授。其次,如何灵活的运用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手段来与数学课程内容相互结合,那么如何在合理的范围内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们有兴趣、主动的学习数学这门课程,是一个需要高中数学教师们仔细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手法虽然很多,但是如何将课堂的教学内容将新颖的教学手法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双赢的效果,是一个仍需探讨与研究的问题。最后,新的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材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思路,新的课程标准是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数学能力,挖掘学生们的数学潜力,因此从何处下手来培养学生们的数学能力需要高中数学教师们不断的尝试与努力,通过多样的手段来为学生们提供施展数学能力的机会以及锻炼数学思维的环境。这些由于新的课程要求改革所出现的问题影响着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也需要教师们找准重点,对症下药,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效率。

二、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首先,在课程开始时设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情境与课堂教学内容联系性不高,教学情境的设置较为模糊和形式化。这种课堂的情境引入方式不仅不能很好的为学生提供课堂内容的引进与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反而会由于教学情境与课堂教学内容联系性不高而模糊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学习目标不明确的课堂效果,反而会降低课堂效率。有的教师也存在着过渡以来多媒体的教学课程引入方式,盲目的加大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在课堂中所占的比重,增加课堂情境引入在整堂课中所占的比重,造成了教学重点不明确的课堂问题;或者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多的注重课堂讲授的趣味性,而疏忽了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知识的传授,反而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也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其次,在新课改的要求中,希望教师能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为学生带来多种学习模式。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存在着一些教授由于采用了不正确的教学方法,反而导致了教学效率有所下降的问题。数学本身是一门严谨二充满逻辑的学科,它有着唯一的解,而非像文科有着许多开放性的答案。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有些教师要是错误的采用了过多的课堂讨论、小组探讨等教学方法,反而没有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还会因此浪费课堂教学时间,甚至会因为在学生没有准备就进行小组讨论,因而产生错误的结论,而这种思维模式又以先入为主的原因导致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认识错误,反而带来了不利的课堂效果。

最后,过多的采用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方式会导致课堂秩序难以维持,在大量的加入学生讨论、小组探讨、分组学习或者其他以学生为主的数学课堂中,容易造成课堂内容松散,课堂秩序难以维持等课堂教学现象。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节奏,容易使课堂教学的重点偏移,无法有效的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进行课程内容的教学。而且,课堂教学运用广泛的讨论容易启发学生们的思维,引发天马行空的想象,看似讲授过程中滔滔不绝,其实打破了数学教学中的连贯性思路,容易使教学情节前后错乱,使数学学习不连贯。

三、如何在“新课改”课程要求下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在适应新课改的教材编制和教学要求下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是目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根据数学课程的教材编制特点,将整个高中阶段的知识点综合考虑,安排教学进度计划,难易结合,合理非配知识点的课时量,确定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保证整个高中数学教学的课程体系是连贯而有条理的。在课时分布阶段,例如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概率与统计为主,难度系数相对较低,因此,在进行教学课程设置时,可以适当的压缩这一部分的课时量,增加对学生来说相对较难理解的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中《圆锥曲线与方程》章节和《导数及其应用》其应用章节的授课时长。第二,应该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新课程要求的多样化教学方式中选择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选取与课堂教学内容相互关联密切的课堂场景引入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带着积极的情绪进行数学课程的学习,但是要注意增加和改变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数量和内容,切不可选用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方式拖沓的方式方法。第三,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课堂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接收情况,根据不同的班级教学情况来合理的控制課堂各个环节的教学时长,控制节点,合理分布各个知识点所占的课堂比重、把握课堂的节奏,通过各个环节的承上启下安排出合理、连贯的数学课堂,营造松弛有度、讲授和练习相结合课堂教学节奏,做到知识讲解的稳扎稳打,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结论

数学的学习过程可以说是将会伴随我们大多数人的整个学习阶段,因此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就变得尤其重要,有效的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变得更为轻松和更加有信心,是我们每个数学老师的责任。现今我国的高中数学教育,应该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具有现今的时代特色。社会在不停的变化,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最终的教学目标也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改善,可以教会学生知识的方法有很多,但我们应该通过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手段来试图帮助学生们更为轻松的进行数学的学习,提升数学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代军伟. 高中数学"新课改"下教学低效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00199-00199.

[2]张岭.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略[J]. 新课程导学, 2016, 000(032):93.

2602501705363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教学活动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