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数学文化 催生核心素养 开启素质人生

2021-03-11 21:47徐建国
天府数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数学文化核心素养

徐建国

摘 要:高中学生已经有较为独立的思想意识和思考能力,因此数学也变得不再是一个单单的学科,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数字文化,一种罗辑思维文化。高中数学知识是有逻辑和有一定难度的,想要对数学进行深度学习,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学习都是必要的。数学学习主要运用的是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做的是让学生去主动的思考,去总结知识之间的联系。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价值不仅是获得好成绩,去考上理想的大学,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自身的罗辑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上用好数学文化,是教师进行高中数学教育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数学文化;核心素养;素质人生

引言: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人,是为了培养有知识、有志气、会思考和有温度的人,在我们当代教育的发展要求之下,核心素养占据了教育的重要位置,培养学生的素质素养成为了教育的重点。一般来讲,在文科性质的学科中会更多的引入核心素养和素质教育的内容,像数学这种较为理科思维的内容罗辑思维能力、动脑能力培养的较多。但是数学也是一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好数学文化也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帮助学生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数学文化的具体概况

数学文化首先是以数学课本的基础知识作为一个基础,只有学好了数学知识,先有一个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才可以进一步的培养数学能力,进一步的引入数学文化的教育内容。数学文化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数学文化也做为一种知识素养和知识技能,对于高中学生的整体素养和学习水平有些重要的作用。高中的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考试,更要让他们掌握到真正的知识,实现高中教育的真正意义。

二、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文化的融入情况

高中的学生处于一个非常紧张的状态,学业压力很大,学习内容也非常多,教师大部分都是以学习成绩为重,对于知识的记忆和习题的练习会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训练,因此教师对于数学文化的引入和训练有很多的忽略,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的数学文化思维有所缺失,这是不正确的,这也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数学的好效率学习。教师作为数学教学的引导人,首先应该从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引入数学文化,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思维,帮助学生更好的达到数学教育的目的。

三、数学文化对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中的教育发展要求与之前有所不同,因此高中数学的难度也逐渐增加,因而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吸收全方面的各种数学知识,为日后的大学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如何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对数学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优良数学素养,是每位数学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时,都应该进行考虑的问题。教师要通过优化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用好数学文化,让学生最大程度的、高效率的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学习,催生同学们的核心素养,帮助同学们开启高素质人生。

四、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用好数学文化,催生核心素养,开启素质人生

(1)教师要在数学课堂中引入整理数学框架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整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想要进行数学文化的深度学习,首先需要让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完整把握,想要形成逻辑鲜明的知识框架,也不应该仅仅是由教师的思想来引导的,每个学生都有思想差异性,掌握知识的重点都不尽相同。为了使学生都能够拥有数学学习和掌握的能力,比如在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一章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知识框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单元性的数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并带领学生发现其中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的各项内容让学生自主进行填充,能够提高学生数学的整合能力和分析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完成正确的数学知识体系和框架构建,并对单元数学知识进行整体把握和认知,为学生的数学深度学习提供基础。

(2)教师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数学课堂的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易难点,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在带领学生进行数学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学生对不同难度数学知识的把握能力,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总是自顾自的讲课,而不与学生进行学习互动,这就容易导致教师对课堂的把握失控,当学习难度超出了学生可以思考的范围后,教师也无法从学生的各种反馈中得到这一信息,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学习效率也很差,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现象的出现,而教学进度也被耽误在了一定的限度内。比如在直线方程这一章节中,教师应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反馈,根据学生的反应,对教学难度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确保学生掌握了方程之后,再进行坐标的教学,保证教学难度循序渐进的提升,让学生有能力对问题进行一步步的深入解决,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和把握能力。

(3)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与学生实现角色互换,实现数学的数学文化教育目的,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素养

教师来提问几位同学回答之间章节里学过的内容,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把同学所理解的重点和难点用板书的形式展示给同学们,提高教学效率。留给同学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进行知识点的自我梳理,让他们达到对知识的提前预习和接受缓冲。比如在统计这一章节中,这里面的学习内容大多需要学生进行自我的理解和训练,学生要大量的熟悉知识和应用。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用引导性的教学方法,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乐于在数学的课堂上表现自我,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就感,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钻研的动力。

总结

数学文化既是作为一种知识技能,更是作为一种特色文化,因此数学文化对高中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数学文化符合当代高中教育之下的学生教育发展理念,更符合高中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学习目标。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有严谨的学习态度,更要有会思考的学习方法和学以致用的思想意识。教师要坚持在数学课堂中用好数学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和广大学术研究者也应该继续数学文化的深入探索,催生高中教育的核心素养,开启同学们的素质人生。

参考文献:

[1]用好数学文化 催生核心素养 开启素质人生——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策略探究,钱鹏,任淑香,试题与研究.

[2]渗透数学文化 培育核心素养——融入数学文化是高中数学教学需迫切构建的价值追求,蔡勇全,中学教研.

[3]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现状与策略研究,崔文文,河南师范大学.

[4]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探析,胡勇平,文渊.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20-639)

2622501705248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核心素养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关于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思考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