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改革中强化核心素养探讨

2021-03-11 23:08蔡经天
天府数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强化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蔡经天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具备的重要学习素质,是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加强的技能。本文将分析在初中数学改革中加强核心素养的意义和内涵,旨在进一步研究在初中数学改革中加强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强化

前言

学科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对学生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学工作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加强核心素养教育已成为教学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本文将分析在初中数学改革中加强核心素养的策略,从而提高基于核心素养上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初中数学改革强化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初中学生正处于思想道德共同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本质上是一种良好的文化教育,能有效地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内在的数学逻辑思维和外在的感知水平。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发展。数学是表达人们思想的最重要的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深刻理解逻辑推理的整个过程。数学核心素养包括许多数学逻辑思维,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二、初中数学改革中强化核心素养的特征

1.数学抽象

所谓数学抽象思维,就是在一定的数学条件下研究并得出结果的数学思维过程。数学抽象思维主要包括量与量、象与象、量与象的关系。实用性从不同的数学概念中总结出数学条件,用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表达事物的客观规律。

2.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必须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从实际命题出发,结合客观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原理,从已知的内容推导出未知的结果。通过归纳和类比推理,数学学习内容可以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完美解释。

3.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中的一项重要能力,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很好的手段。把需要用数学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用数学的思想和语言来描述问题。数学建模是充分调动自己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4.直觉想象

直观想象是利用几何和空间充分调动想象能力的过程,使学生在头脑中动态感知几何的空间变化,有效地利用空间想象解决数学问题。

5.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其内涵是充分利用数学运算规则和运算理念,在明确运算对象的基础上,对具体运算对象进行运算。数学运算的主要内容包括运算对象、运算方法、运算程序和运算结果。

6.数据分析

統计方法用于获取有用信息和分析相关数据。数据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信息、使用图表等,并科学地建立分析推理模型。

三、初中数学改革中强化核心素养的策略

1.挖掘教材内容,模拟建模问题

初中数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充分探究教材中的问题,改变问题或结论,模拟不同的数学建模问题;对于教材中的纯理论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实际问题,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应用问题,然后建立模型。例如,初中数学中《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这节内容,教师需要将科学引入数学教学当中,使学生体会方程模型的重要性,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能够正确理解方程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型的作用。如题型为:一个长方体形的电视机包装盒,它的底面宽为1米,长为1.2米,且包装盒的表面积为6.8平方米,求这个电视机包装盒的高。这时师生共同分析:“设包装盒的高为X米,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六个长方形面积的和为(2x+2.4x+2.4)平方米,而我们已知这个包装盒的表面积为6.8平方米,依题意得:2x+2.4x+2.4=6.8,结论“x=1”,简化看似复杂的公式和计算公式,才能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快速解决数学知识。

2.丰富教学内容,营造教学情境

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丰富了数学教学内容,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在设置数学内容时,教师不仅要指导教学计划,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制定课程内容。教师在丰富数学内容的同时,还应整合数学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在编排数学课程内容时,也可以结合教学情境进行学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增加数学的替代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稳步提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在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中《图形操作》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确立好教学目标,引入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玩过七巧板吗?它是由一个正方形分割的七块几何图形,可以拼拍出千变万化的几何图像,那么这节课我们来体验一下。”通过具体情景中让学生变换七巧板,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初步运用数学知识使学生了解几何割补法的思想,积累对图形的理解和经验,也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高学生自主性,健全教学评价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应该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提前复习数学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前及时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并反馈给教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数学素养的形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学习兴趣小组,探索学习内容,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同时,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也要提高数学评价。传统的数学评价只能评价学生的数学知识,而不能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提高数学评价,让教师评价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让教师掌握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调整教学方法。

总结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学工作的重点。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质量,我们需要分析其内涵质量的核心主题,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整合数学文化的因素,有效地实现个性化教学指导,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冠群.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D].济南大学,2020.

[2]雷秀梅. 初中数学新课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3711500338224

猜你喜欢
强化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分析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