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研究

2021-03-11 23:08严茹
天府数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小学数学教学

严茹

摘 要:在教育中小学教育是奠定教育事业的基础,是小学生心智发育的黄金时期,也是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也直线上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事业不仅飞速发展还有了质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小学教育的缺失也渐渐暴露在大众视野中:缺少对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这对培养处于极度好奇心的小学生是极为重要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探索培养独立思维的方法,并将这一方法与教学有效结合,从而达到数学教育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独立思考

引言:

小学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生的履历来看,小学阶段是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程度远大于我们所能体会和感知的。因此,引导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便成为当下教育的一大难题。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模式仍是埋头苦讲与题海战术,这不仅忽略了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还容易使学生对枯燥且略有难度的数学课程产生抵触和厌恶情绪。因此在各种弊端的暴露下,教育学家的研究方向也不仅仅局限于怎样提高分数,而渐渐的将重心转移到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挖掘小学生的潜力上。

一、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意义

数学作为一个锻炼思维与逻辑的学科,大脑飞速思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但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往往在课后布置大量的习题以巩固当堂课学习的内容,这导致小学生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对付当下的考试,從而增加对父母与老师的依赖,失去独立自考的能力。但在21世纪的新时代,独立思考上升乃至成为我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该将独立思考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只有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才会更加独立,更加自觉,自己思考的结果其趣味性也远远超过强行输入,从某种程度上也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独立思考对以后的生活也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应该始终放在第一位。

二、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

1.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在数学授课的过程中,有种情况普遍出现:教师出的题目往往与答题过程同时出现,这样难免缩短了学生思考和吸收知识的时间,无疑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教师在传授课程的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尤其小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限,更应该放慢授课进度。此外教师要设计与授课内容相关的问题,以此来慢慢诱导学生进行积极而有效的独立思考,且问题尽量与现实相关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教材比的应用这节课时里,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一杯美式咖啡的牛奶与咖啡比例是1:3,现在有123g牛奶和400g咖啡,请问能制作多少杯美式咖啡”。这样的问题方式,贴近生活增加了趣味,也可以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直观的发现学生知识点存在的不足,效果可能从某种程度上比纯强输入好的多,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思维逻辑与思维敏捷。

2.丰富数学教育元素

对于小学数学,其实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基础学科,所培养和要求的思维能力却远不限于基础,也因此数学成为锻炼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数学授课方式也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的书本,例如,时钟的认知与图形的认识的章节,可以尽可能的与实践挂钩,这样不仅能更直观的接触与了解内容,而且积极融入的趣味性教育因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联想,帮助学生更好构建思维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时钟,了解时钟的分针、时针、秒针,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实物,可以加深学生对时钟的了解。在学习图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图形,在分享的过程中说出图形的作用,并分析图形的性质,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这一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在实践中,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性,主动思考的能力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在两位数的乘法教学中,除了课本的硬性公式外,也可以传授心算速算的计算方式,不仅符合了应试教育下的要求卷面准确率,而且这两大古算法对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小觑。

3.创新教学新模式

传统授课方式可能适用于应试教育也可能适用于各种补习速成班,但终究会慢慢的被新环境下的授课方式所替代。老套的授课方式极大程度上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加上知识的难理解,很多学生就此放弃数学。所以创新型教育在当下潮流中必占有一席之地。通过3D模型的演示、小组的活动讨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在不断启发与引导的过程中,学生也完成一次次独立思考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是育人的一大成就感。例如在求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情景带入于农场,求某个栅栏的周长,这样总比那些冷冰冰的数字好很多。

结束语:

小学生心智不够成熟,自制力相比较于初中生、高中生更差一些,因此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更应该以引导、沟通等方式为主,新奇的事物和特殊的方式总是会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这样的授课方式从无意中也帮助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在授课中也要注意不同学生的特点,兼顾到每个同学的接受能力,不断调整创新授课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埋下独立思考的种子。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调整、不断反思,优化教学模式,加大培养力度,从而使学生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强.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途径浅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9):95.

[2]张焕忠.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研究[J].中华少年,2020(03):53+55.

[3]刘韦强.探究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办法[J].科普童话,2020(02):37.

[4]邵举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研究[J].中华少年,2019(33):102+104.

[5]石磊.独立思考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养成研究[J].中华少年,2019(07):77.

3224500338285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小学数学教学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谈独立思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