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充满生活情趣的小学数学课堂

2021-03-11 23:37邓梁文
天府数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课堂效果小学数学

邓梁文

摘 要:近年来,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在不断变化,老师需要积极打造充满生活情趣的小学数学课堂,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善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只有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学生才能用良好的心态学习数学,享受数学。小学是学习的开始,这时是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老师在讲解知识时需要重视提升课堂效果引入生活元素,保证学生做到认真听讲。本篇文章就如何打造充满生活情趣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趣;课堂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里就引入生活元素的课堂效果这部分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以及老师对学生學习情况的了解和学习进度等方面,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引入生活素材提高课堂效果进而能够改善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要积极与学生互动,恰当举例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老师要做到将数学生活化,让数学充满生活气息,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和实践能力,将数学以更加精彩丰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一、创设生活情景,将数学和生活进行结合

基础知识考验学生的综合性,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数学知识与日常情景进行紧密结合,在备课时注意将章节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连接,找到相应的例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设立情景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时间应用后会使学生下意识的思考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逐渐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当然老师还要重视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在数学中是基础的需要从小培养。审的题不仅是试卷上的题目还有生活中的难题,试卷中的问题浏览一遍后有经验的学生基本就已经了解题目涉及的相关知识,第二遍就需要找到题目给的条件并根据已知条件求解问题,而生活中的问题却不是这么容易,没有人会给你提醒已知条件是什么,这时候就需要考验学生能力。学生需要掌握适当的审题能力,试卷审题可以通过不断做题练习来提高审题能力,而在生活中就需要不断思考,在学习知识时做到举一反三能够自己根据知识找到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在讲解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中的里程表问题时老师就可以通过构建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理解里程表如何计算以及解决里程表问题的意义。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代入感可以假设学生父母开车时的情景,假设开的车是出租车,周一里程表的读数是5千米,老师给出的数据记录了周一至周五每天回家的里程数,之后提问学生相关数学问题比如这五天共行驶多少千米,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记忆。

二、注重提问生活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老师可以在讲解知识时根据内容适当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并感悟生活中的数学魅力。有效提问是教师需要提高的一项能力,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擅长提问,在合适的时机提问相应的学生才能做到有效的提问。有效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明确知道本堂课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知道这部分内容会出现什么样的题型。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回答所以老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认真考虑,提问的内容要抓住教材的重点以及容易混淆的方面,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并用提问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印象,适当设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的提问内容要有吸引力和趣味性,可以结合日常实际生活来设计,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有乐趣,愉快的找到答案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比如,在讲解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周长》这节课时,老师可以把内容具象化,当学生不好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概念时,老师就可以通过引用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用以辅助教学,比如借用在上课时触手可及的长方形事物:书本、课桌、黑板等帮助学生在视觉和触觉等方面直接形象的将长方形周长表述出来,方便学生理解和学习。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手感觉一下书本和课桌的周长,通过实际事物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周长的概念。老师可以在讲解前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没有封闭的图形,提问学生这个图形有没有周长,带着问题学习从而引出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的定义,帮助学生理解易错点并加深印象,然后提问学生怎样知道一个平面图形的周长,比如可以用尺子测量每个边的长度再进行相加,也可以用绳子绕边一周后测量绳长就知道了物体的周长。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周长的不同方法并探究不同图形的周长,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老师需要加以重视。

三、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精神世界是很丰富的,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喜好,在学习过程中也有了对学科的偏好。偏科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更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所以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好的老师是将枯燥的内容趣味形象的传递给学生,所以将不好解释的数学语言生活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教师要不断优化创新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老师需要进行调研尽量做到将数学语言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转变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者容易让学生理解的句子。在教学时适当提问学生相关的生活实例并且分析生活现象可以让学生把本堂课的内容与之前的知识联系起来,明确这一知识会出现什么样的题型,将抽象的内容划为具体的知识便于学生理解融会贯通。老师要重视提问学生生活中的相关数学问题,需要灵活掌握生活实例从而进行有效的提问,选择经典的问题在合适的时机根据问题的难度提问相应的学生,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设问帮助学生完成并进行鼓励。有效的引用生活素材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

结束语:综上所述,数学是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能会感到吃力。老师需要重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改善教学方式,通过运用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提高课堂互动性,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更加亲和,将紧张的课堂生活化使学生敢于向老师提问问题。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保证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能够严谨效率的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题目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田怡倩.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情趣[J].魅力中国,2019,(27):166-167.

[2]刘文风.浅谈怎样让小学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情趣[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15):183.

3466500338284

猜你喜欢
课堂效果小学数学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英语写作教学
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探究
巧设英语情境增效英语课堂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