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网络信息化教学实践探索

2021-03-11 00:08陈小兰
天府数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有效课堂数学教学

陈小兰

摘 要: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学教学;移动互联网;有效课堂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课程,不仅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小学生的分析能力、认知能力比较弱,缺乏学习的专注度。因此,教师要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一、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数学教学的优势

1.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不能只把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知识内,而要不断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移动互联网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2.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数学知识点可以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加以呈现,相较于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趣味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3.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能优化教学结构,使师生有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教师可在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趣味教学情境

多媒体技术是多样的,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知识教学时,可以凭借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设计多样的趣味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并活跃教学的氛圍,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统计”时,可以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棒棒糖、棉花糖、爆米花、薯片、雪碧、可乐,等等。在学生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多媒体上后,教师提问学生:“喜欢吃这些喝这些吗?”学生回答后,教师道:“我也喜欢。”或者“这么多馋虫呀。”接着,教师说:“我们现在来统计一下,每一种零食有多少位同学喜欢吃吧。”之后,教师在多媒体上轮流展示刚才所展示的零食,并提问:“有谁喜欢吃这个零食?”并让学生举手,同时教师统计举手的人数,并记录下来。在所有零食及人数都记录好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零食以及喜欢的人数。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多媒体,并引导学生思考哪种零食喜欢的人数最多,哪种零食喜欢的人数最少。在学生思考并回答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本课的知识。在学生了解绘制统计图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所统计过的零食,以及喜欢的人数。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多媒体上的统计情况挑选几种零食绘制统计图。教师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可以活跃数学教学的氛围,并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知识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直观展示数学知识

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知识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抽象的数学知识,并使用多媒体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数学知识。如此,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从而为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打下基础。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分数”知识时,可以先在多媒体上播放两个小朋友分五个苹果的画面,让学生在观看后,思考“可以怎么将五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才公平?”在学生思考并回答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公平地将五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的方式,并以此进入教学。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为提升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打下基础。

四、使用微课资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在微课资源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时,不仅可以采用微课资源中的资源开展教学,也可以制作教学资源并进行微课教学。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微课资源进行课前预习,以此提升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负数”知识前,可以根据负数的基础知识制作微课视频,布置学生回家后观看视频并掌握负数基础知识的任务。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所制作的视频,并点名让学生根据视频讲解所了解的知识。在学生讲解后,教师可以再详细地向学生讲授负数的基础知识,由此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教师这样开展小学数学知识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还可以提升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效率。

五、借助媒体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可以通过精彩的画面、逼真的声音来模拟现实情景,为学生创设声临其境的教学情境。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有效地探索,刺激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这节课后,教师创设了一个虚拟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为一个空房间铺地砖,设计出最优的经济方案。学生在这个虚拟情境中,开始测量整个房间的数据,通过长、宽、高的测量,计算出房建的面积,然后教师将建材信息使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如复合地板、地毯、实木地板等,并进行详细的介绍与标价,然后让学生计算出最优方案。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整合有着多种的方式和方法,并没有什么固定方式,但效果却是普通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在新时代的教育中,可以说网络信息化教育必定是今后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积极探索网络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契合点,探索出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英.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15.

[2]王景华.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才智,2020(18):215.

[3]周璇.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探析[J].传播与版权,2019(04):164-165.

3521500338233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有效课堂数学教学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