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学习古诗词

2021-03-12 03:38朱从伟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古诗文古诗书写

几年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阶段要熟背80首古诗词;新《课程标准》增加至100首;目前教育部统编教材古诗文增至129篇。诗文改动不大只是增加了数量,增加了大家普遍认为较好的篇目。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从教26年,教过一至6年级三个整循环,多年五六年级教学工作,对小学古诗文教学稍有心得,下面与大家分享:

一、学习(增加)古诗文的意义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文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诗经》起,一直到今天,古诗词以其广泛的内容,深邃的内涵,真挚的情感,承载着华夏民族辉煌的历史。古诗词正是先人给予我们的一份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是经过起专家层层筛选出来的精品中的精品。短短的几行字,寥寥数语,却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醇厚的美韵。而这其中的哲理与美韵是让学生受益终生的知识积淀。

1.学习古诗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词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中,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补充和领悟。而小学阶段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若我们能以古诗词为抓手,鼓励学生联想、补充和创造,对其后续想象发展大有裨益。如:王维的诗中有画,明明只是读诗,眼前却常常表现一幅幅画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看似没有新奇的结构,奇特的想象,绚丽的情思,却有平淡如水,近乎白话的语言,却可使学生很容易产生联想,一幅幅画在头脑中应运而生,使人一遍又一遍的去读去品。

2.学习古诗词,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物欲横流的世下,影视作品中靓男美女,香车别墅,误导了孩子们对金钱的向往;游戏中刀光剑影,快意恩仇,误导了孩子们人生理想。

古诗不仅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它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思乡惜友之情。

3.学习古诗词,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

诗词如歌,在平平仄仄中婉转悠扬,在抑扬顿挫里低回百转,让人忘忧开颜,使肝肠寸断;诗词如画,在虫鱼鸟兽中描摹自然,在小桥流水中展现乾坤,为我们描绘出或凄美、或壮阔、或静谧、或热烈的绝美意境;诗词又像一位哲人,在历经千年后,向我们娓娓道来人生的真谛,激励我们走向生活,面对挑战。如: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形象的描绘出诗人再一次得到皇帝宠信时愉快、迫切的心情。

总之,学习古诗词的好处(古诗词的优点)很多,任何人都能娓娓道来,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它们呢?我是如下做的:

二、学习古诗词实践做法

在古诗词阅读(不是教学)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偏好,每个人选择内容与方法上,可能会有所不同,仁者见仁罢了。我所谈的是首先是“量”的积累,然后是“质”的提升。量是质的保障,没有一定数量的积淀无法去理解诗词的内容,更不要说优美之处了,靠精讲一两首古诗就能理解一位诗人,一个朝代是远远不够的。

1.抓年龄阶段特点,只读背不讲解,重不随意记忆

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但学习时间较多;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弱;结合对一些孩子的观察发现,年龄越小,不随意记忆越强,但年龄低又限制了他们新的学习。根据这个特点,可以在二年级一开学就引入了古诗阅读。该阅读不是正式上课,是每周二到周五第一节课的前十分钟。这十分钟,我提前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一首挑选的五言古诗,没学习过的字用拼音标注,让学生们自由读三分钟;然后,我领读;接着,我指,学生齐读。下面开始背诵了,我用黑板擦在每一行擦掉一个字,让学生齐读一遍;再每一行去一个字,再齐读……直到黑板上没有字了,学生也有一部分能背下来了。没背下来的也不用管,第二天还是同一首诗,再做一遍。这种方法的第一前提是不要要求都背下,学生记忆力不一样,不要让他们有任何负担,就像玩游戏,有玩得好的,就有玩得不好的。这个过程和方法可以持续到三年级 。

2.积累数量,简单讲解,其义自现

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量的变化。每天有规律的诵读与背诵,在平平仄仄、抑扬顿挫中,学生会对古诗词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这种了解是潜移默化,是水到渠成,不知不觉中他们对古诗词的认知水平就上升了一个台阶。一年的时间,断断续续地积累,学生们大约会50多首诗了。在每一次学习新诗词之前都要把以前会背的,背一遍,才开始学习新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求知欲也强烈起来。一年的积累使他们对古诗词有了较好的了解,对一首新诗读上几遍,可能就会有自己的一知半解。这时我们就开始对古诗进行简单的讲解,从五言到七言,从绝句到律诗到词,从写景到抒情,从借物到喻人,从自然到人文,从思乡到爱国……通过讲解,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这一伟大的文化特点,使他们能更好的爱上他们,为今后自学奠定基础。

3.书写结合,提高效率,展现传统

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是相通,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自古“书画不分家,诗书不分家”。古老的书法无不书写优美的诗文,优美的诗句在飘逸的书法中千古流传。所以,从二年级开始,我有意地主抓学生写字练习,让他们能工整书写汉字。从三年级开始,让学生们临帖、摩贴,进一步强调书写的重要性。随着活动的深入,我设计了专门用于古诗词书写的纸张,让学生在各种格式里工整、规范地书写,进一步促进他们对这种文化的敬重感。到四年级结束时,把他们书写好的作品,集成一册,才发现,原来他们已能背诵并规范书写80首古诗词。

4.分类提高,加强记忆,进行使用

庖丁解牛,要求的不只是熟练的刀法,更要求对牛生理构造深知。我们不妨从兴趣从发,对古诗词进行另类的“解剖”,以另一种角度对古诗词进行巩固练习。到五、六年级时,基本要求的古诗词都已经背得差不多了,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也没有过多的添加。下面就要考虑:既然会背了这么多古诗词,怎样才能不忘掉,怎样才能进行使用呢?我们总结了以下方法帮助练习并加强日常使用,使学生们学得好,记得牢。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相信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古詩词声之下,花落必多不少。

天津市静海区团泊镇团泊小学 朱从伟

猜你喜欢
古诗文古诗书写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劳劳亭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书写春天的“草”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