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设施黄瓜黑星病及其防治

2021-03-13 05:11李明远
蔬菜 2021年3期
关键词:封三侵染病斑

本期特邀嘉宾: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12396”新农村服务热线植保专家李明远研究员

黄瓜黑星病是黄瓜的一种重要病害,北京于3月下旬在黄瓜苗上即可见到,而在湖南省的温室里,黄瓜一般2月中下旬就开始发病。这期就来谈谈黄瓜黑星病。

发生情况

黄瓜黑星病最早在1887年发现于美国的纽约州[1],至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和荷兰大流行,引起了较大的损失[2];此后,在许多国家都有发生,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病害。

黄瓜黑星病在我国最早于1950年由王鸣岐发现于河南的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Standl.]上,定名为Cladospoirum cucumerinumEll et Arth.。此后,魏宁生于1963年在笋瓜(Cucurbita maximaDuch)上发现。在黄瓜(Cucumis sativusL.)上最早被戚佩坤发现于1966年[3]。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设施黄瓜的发展,黑星病也扩展开来。开始主要是在我国东北部,如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区发生。有文献记载,1983—1985年在黑龙江的牡丹江市、辽宁的丹东市发生严重,仅1985年就有67.5%的大棚黄瓜发病,病株率高达100%,致使减产78%[2]。后来,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河南,甚至海南都有发现[2],有文献记载1989年我国有11个省、市、自治区的44个县市均有发生[3]。进入21世纪,黑星病已成为我国北方保护地及露地黄瓜的常发病害之一,如2007年天津市东丽区黄瓜感染黑星病,发病严重的大棚病株率达95%,病瓜率达90%,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80%~100%[4]。

北京市发现黄瓜黑星病的时间是1988年5月[5],温室黄瓜受害严重时产量损失在50%以上;但是,与上述提到的相比,在北京一般发现的较及时,只是分散于局部,还没有普遍大流行,没有造成大范围损失的情况。

危害症状

据文献报道,目前世界上已经报道的、可以引起黄瓜黑星病的枝孢属真菌有5种,包括:瓜枝孢(Cladosporium cucumerinum)、枝状枝孢(C.cladosporioides)、多主枝孢(C. herbarum)、尖孢枝孢(C. oxysporum)及细极枝孢(C.tenuissimum)等[2]。鉴于笔者仅见到过瓜枝孢,在文中进行症状和病原描述时,仅根据瓜枝孢引起的黄瓜黑星病进行描述。

黄瓜黑星病从黄瓜苗期即可发病,一直可危害到坐瓜期。受害的部位包括整个地上部分,子叶、真叶、茎蔓、卷须、雌花以及瓜条均可受害。幼苗受害时,子叶即可发病,在表面形成水浸状斑,后变为淡褐色近圆形斑点,一般不枯死。当幼苗的真叶被侵染时,开始也是水浸状,近圆形病斑,后扩展到全叶,失水后使叶片干枯,变为淡绿或淡褐色。相比而言,子叶比较抗病,当幼嫩的真叶全叶枯死后,子叶虽有病斑,但仍未枯死;此外,子茎也会发病,开始为水浸状的椭圆形斑,而后向上、下蔓延,使茎呈淡褐色,病部缢缩,引起幼苗折倒(封底图1)。在成株期,叶片发病初期形成水浸状、大小不等、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的病斑,后病斑腐烂变为褐绿色,有时形成黄色的晕圈(封底图2),随着病部的扩展,病菌还可在叶片上形成大小不等的穿孔,穿孔周围的叶组织往往略有皱缩,形成疮痂状或星状孔洞(封底图3)。叶部的穿孔有时和机械损伤较为难区分,可根据穿孔边缘是否皱缩来区分。在叶片比较幼嫩时,发病后可使整片叶干枯。卷须发病时开始也是水浸状,但很快因失水而干枯,并转为暗褐色。茎蔓发病初期多为椭圆形至梭形斑,淡褐色至灰白色,病斑的边缘略隆起或呈疮痂状(封底图4);病斑多时可纵向愈合形成一道凹陷沟,有时沟内长满黑霉(封三图5)。雌花被害时,在花蕾下的小瓜上出现溢脓,引起局部腐烂,结瓜后可以在瓜条表面出现许多琥珀色“油珠”,直径大小为2~4 mm,菜农一般称其为“淌油”病(封三图6),实为病菌在瓜面形成的大量侵染点,造成黄瓜体液溢出所致。侵染点扩大后也会形成近圆形至大小不等、不规则形状的病斑,直径为1~10 mm,有时病斑表面覆盖1层灰黑色的霉层,但早期侵染的病斑,往往形成溃疡,溃疡大小和形状差异较大,有时仅为一个凹陷的小坑,有时形成一道细线,在瓜面伸延。因被害部位不再生长而无病处继续生长,往往形成大量的畸形瓜(封三图7),甚至有的瓜变成螺旋状(封三图8),给黄瓜的产量及品质带来极大的影响。

危害病原

黄瓜黑星病菌属半知菌亚门枝孢属真菌,上面提到目前报道的有5种病原菌之多。现仅将笔者见到瓜枝孢(Cladosporium cucurnerinumEll. et Arthur)的形态特征列述如下。

瓜枝孢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初为白色,后为绿色至黑绿色,天鹅绒状或毡状,产生黑绿色色素溶入培养基中(封三图9)。分生孢子梗单生或多根簇生,直立,多有分枝,在显微镜下淡褐色,基部色略深、膨大,一般具有3~6个隔膜,上部隔膜处缢缩,易断,其长度因标本来源不同而差异较大,有的材料报道为(75.0~358.0)μm,有的材料报道为(160.0~520.0)μm,但宽度却相差不大,多为(3.0~5.0)μm;病原的枝孢梭形至柱形,0~2个膜,大小为(17.6~28.3)μm×(3.0~5.2)μm,易断开(封三图10)。分生孢子一般串生,但因易脱落,在显微镜下一般散开,多为椭圆形、梭形或两端较尖的圆柱形;淡褐色,平滑或具细微疣突,多数无隔膜,偶有1个隔膜,大小为(4.6~25.5)μm×(2.7~6.0)μm(封三图11)。

发生规律

黄瓜黑星病菌一般附着在病残体、种子上或土壤中越冬或传播。种传时种子表面和种内都可带菌。杨梅等[6]测得所试材料津杂二号和长春密刺黄瓜种子带菌率为0.1%~0.4%,播种后发病率达42.5%。特别是在远距离扩散中,种子带菌最为常见。例如,北京在1988年首次发现黑星病,就是因长春引种“长春密刺”这个品种所致[5]。除种子带菌传播外,黑星病菌还可以通过发病田未腐烂的病残、土壤或附着在架材上越季,因黑星病可侵染的寄主还有西葫芦、南瓜、甜瓜、冬瓜、笋瓜,如果上茬发生过黑星病,这些蔬菜棚里的病菌极有可能通过土壤和架杆传给黄瓜。黄瓜黑星病菌在株间主要以分生孢子随风、结露、雨滴、灌溉或农事操作进行传播,此外菌丝或菌丝块也可以传播。在适合的条件下孢子萌发后可直接从寄主表皮、自然孔口及伤口处侵染健康的组织。一般侵入后经2~4 d即可发病,但在条件不大合适时需要10 d才发病。

黑星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较广,在2~35 ℃下均可生长发育,最适为20~22 ℃,但过高的温度(40 ℃以上时)也不利于病害的发生。病菌对湿度的要求较高,在相对湿度为100%时孢子不萌发,只能在寄主表面有水膜时才能萌发侵染。实际上,病原菌的孢子在水中的萌发率不高,但在含有1%~2%的蔗糖溶液或黄瓜组织液中萌发率较高。

在设施中,黄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黑星病。一般发生在移栽后,当棚内最低温度超过 10 ℃,相对湿度超过90%时,即开始流行。例如,王海旺等[4]在天津观察发现,设施黄瓜黑星病出现在3月下旬,5月达到高峰,5月后设施黄瓜因夜间仍可通风,发病率会随之降低,一般至7月该病逐渐消失。

此外,黄瓜黑星病的发生还与种植的品种、天气和管理措施有关,如在甘肃省的天水市调查,对黑星病高感的品种有津研2号、津研4号、津研8号、津研7号、津春2号、津春4号,而抗病的品种有青杂1号、青杂2号、白头霜、吉杂1号、吉杂二号、中农11号、中农13号等[3];病害的发生还和天气有关,如遇连阴雨天或雾霾天病害就易流行;另外,在管理措施上,设施的保温性能不好、浇水的方式不对、偏施氮肥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防治黄瓜黑星病应采用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植物检疫

黑星病在设施黄瓜上初发时,一些省市将其定为检疫对象,但随着发生省份的增加,真正认真检疫的地区并不多;但是,黄瓜黑星病主要通过种子传播,在引种时确实应当注意种子带菌的问题,相关检疫部门要做好种子检疫工作。

选用抗病品种

引种抗黑星病黄瓜品种,如津优38、津优36、津春1号、津春3号、中农9号等。

农业防治

(1)清洁田园。从发病初开始至罢园都应及时清除设施内瓜类的病株残体,集中销毁深埋,并深翻种植黄瓜的土地,切断黑星病的初侵染源。

(2)种子消毒。可用温汤浸种及药剂处理进行种子消毒。用55~60 ℃恒温水浸种15 min;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 000倍液浸种20 min。药剂浸种后,需水洗后再催芽。

(3)轮作。黑星病病原菌可以通过土壤传播,应避免与瓜类连作而加重黑星病的发生。在与非瓜类蔬菜轮作3~4年后,再种植黄瓜,即可减少黑星病的发生。

(4)采用宽窄行起垄覆膜栽培。每2个相近的垄行用地膜覆盖,并采用膜下垄沟的方式浇水,以降低棚内的相对湿度;同时,通过地膜覆盖,可有效地阻止土壤中病菌的传播。

(5)加强栽培管理。采用变温管理培育壮苗。移栽前应对种植田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在结瓜盛期使用等量的0.3%磷酸二氢钾+0.3%尿素混合后进行根外追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及时清除病残及老叶,消灭中心病株,以利于植株通风透光。

发病时在棚室的温度管理上应适当提高夜温,减少结露。在夜间温度高于13 ℃时可以不关棚缝,以降低棚内湿度;在低于13 ℃时,只要扣棚时温度在24 ℃以上,可以在日落后推迟1~2 h关闭棚缝,放掉湿气,以减少夜间的结露。在病害较重时也可以采用高温闷棚的方法处理发病的植株,杀灭病菌。在闷棚时,首先应选择晴天,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将棚温提高到44~46 ℃并保持1~2 h,然后缓慢放风,以杀死棚内的黑星病病原菌。

药剂防治

在黄瓜黑星病的常发地区,未发病时可667 m2用45%百菌清烟剂250 g在傍晚时熏烟;也可以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预防黄瓜黑星病的发生。一般在发病初期可选用40%福星乳油8 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2 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800~1 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6%多抗霉素800~1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5~7 d喷1次,连喷3~4次。

猜你喜欢
封三侵染病斑
封三
封三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封三
封三
枯萎镰刀病菌侵染西瓜幼苗的过程特征
引种滨梅菌根侵染特性研究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小麦幼苗侵染及生物产量的影响
套袋对柠檬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Ophiognomonia castaneae协同板栗褐缘叶枯病病原菌致病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