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家梁矿近距离煤层开采工作面漏风规律研究

2021-03-15 02:21李永刚张晓军
煤矿现代化 2021年2期
关键词:漏风风量裂隙

李永刚,张晓军

(沁水县鑫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晋城048205)

1 工程概况

麻家梁矿开采煤层为4#、5#、6#、7上#、7下#与9#煤层,各煤层间距较小,为近距离煤层开采,其中,4#煤层为首采煤层,4#煤层与5#煤层层间距为5m,煤层回采期间,工作面漏风方式复杂,14201 工作面位于麻家梁矿井田中部,回采4#煤、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14201 工作面为放顶煤工作面,采放比为1:2.25,倾角1~3°,平均厚度为8.62m,该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漏风通道多,漏风方式复杂、漏风规律难以掌握、煤层自燃威胁较大。

2 近距离煤层开采漏风影响因素

2.1 地表裂隙

近距离煤层时受工作面重复采动影响,本煤层漏风、层间漏风与地表漏风相互作用,漏风通道复杂,其中,纵向裂隙是水、气体进入采空区的主要通道,即“导水、导气”裂隙带,此裂隙带主要在煤层上覆岩层区域发育,是近距离煤层开采的主要因素,其主要原因为工作面切眼、液压支架后方、顺槽采空侧附近在保护煤柱、液压支架的承压下,上覆岩层区域裂隙未出现明显的受压,断裂,裂隙得以充分发育,而位于采空区内的裂隙,在上覆围岩重力的作用下,裂隙被挤压充实,对采空区漏风影响较小[1-2]。麻家梁矿上煤层开采期间,随工作面的推进,地表裂隙的表现形式主要为以下几点:

1)地表裂隙受工作面采动与埋深的影响,裂隙主要表现为塌陷型。

2) 沿工作面走向位置,地表裂隙的间距在10~15m 之间,其中,位于工作面切眼与停采线位置处的裂隙发育程度高,赋存相对密集。

3)地表裂隙的分布状况呈倒“C”型,裂隙剖面为楔形。

4)地表裂隙多在超前工作面一定的距离区域内发育,其中,大部分裂隙能够随工作面的推进形成挤压,逐渐充实直至消失,而在边界位置处多呈现为永久裂隙。

2.2 裂隙发育程度

近距离煤层开采过程中,由于煤层层间距较近,裂隙在层间高度发育,大量研究表明,若裂隙发育程度较高,工作面漏风风阻会相对降低[3],通风阻力与漏风风量的关系如公式(1)所示。

式中:hf为通风阻力,Pa;α为摩擦阻力系数,kg/m3;Q为工作面漏风量m3/min;L、u、S分别为漏风通道的长度(m)、断面周长(m)与横截面积(m2)。

由通风阻力公式能够看出,在工作面漏风侧两端的压力差维持平衡的情况下,裂隙的通风阻力与漏风量呈反相关的关系,即裂隙通风阻力越小,其工作面漏风量越大,随着深部煤层的开采,采空区漏风量呈现出逐渐递增的趋势[4]。

2.3 漏风压差

漏风压差是影响漏风量的重要因素,工作面漏风侧两端的风路压差与漏风量呈正相关[5],矿井采用全正压通风时,漏风方式视自然风压与矿井通风压力大小决定,当自然风压小于矿井通风压力时,漏风方式为采空区向地表裂隙进风;当自然风压大于矿井通风压力时,漏风方式为地表裂隙向采空区进风。麻家梁矿采用全负压通风方式,同自然风压的作用原理相同,其采空区主要漏风方式为地表裂隙进风,因此,降低工作面漏风侧两端压差,可有效降低地表向采空区的漏风量。

3 近距离煤层开采漏风规律

3.1 工作面测点布置

为考察14201 工作面漏风情况,在工作面布置6 个测点对风量进行测定,测点编号为1#-6#,测点间距为50m,其中,1#测点位于14201 辅运顺槽超前工作面15m 的位置处,6#测点位于14201 胶带顺槽超前工作面10m 的位置处,2#-5#测点分别位于工作面距辅运顺槽50、100、150m 与200m 位置处,14201 工作面测点布置示意如图1 所示。

图1 14201 工作面测点布置示意图

3.2 工作面漏风测定结果

对14201 综放工作面各测点共进行了8 月10日至8 月12 日为期3 天的风量测定,测定得到的数据见表1~表3,14201 工作面各测点实际通风量与区域漏风量曲线如图2、图3 所示。

表1 14201 工作面8 月10 日风量测定数据表

表2 14201 工作面8 月11 日风量测定数据表

表3 14201 工作面8 月12 日风量测定数据表

图2 14201 工作面各测点实际通风量曲线图

图3 14201 工作面各测点区域漏风量量曲线图

由图2、图3 分析可得出:14201 综放工作面在不同区域的漏风量与通风量是不同的,区域通风量随工作面风流的流向逐渐降低,通风量在距离胶带顺槽50~75m 的区域范围内降至最低,最小值约为850m3/min,通风量在两顺槽的区域内达到最大,最大值约为1 300m3/min;区域漏风量随工作面风流的流向逐渐增加,漏风量在距离胶带顺槽50~75m 的区域范围内达到最大,最大值约为400m3/min,漏风量在两顺槽位置处达到最低,漏风风量接近为0m3/min。根据工作面漏风规律可以确定,距离胶带顺槽50~75m 的范围为工作面煤层氧化升温速度快、自燃危险性较高的区域,该区域为14201 综放工作面的防灭火区域重点。

4 结 语

近距离煤层开采时采空区漏风通道多,漏风方式复杂、漏风规律难以掌握、煤层自燃威胁大等诸多问题,给工作面防灭火治理带来了一定困难,为掌握近距离煤层开采工作面漏风规律,文章对麻家梁矿14201 综放工作面进行漏风量测定,将距离胶带顺槽50~75m 的范围的工作面确定为防灭火重点区域,该研究旨在为矿井防灭火管理提供理论解析,有效提高矿井抗火灾能力。

猜你喜欢
漏风风量裂隙
浅埋煤层采空区密闭漏风量测定研究
综采工作面漏风通道及漏风率测定技术
充填作用下顶板底部单裂隙扩展研究①
数据中心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二/一次风量比
某乘用车冷却系统进风量仿真及优化
潘庄煤层气区块3号煤多尺度裂隙特征
超超临界660 MW机组二次风量异常下降分析与研究
漏风的小棉袄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循环流化床锅炉风量公式选择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