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调研的主要收获

2021-03-16 12:48
大众文艺 2021年3期
关键词:建筑群秦皇岛遗产

罗 军

(秦皇岛市文物管理处,河北秦皇岛 066000)

秦皇岛港口自开埠以来,历经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社会主义建设等重要历史时期演变,是秦皇岛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唯一一处设施体系保存较为完整的近代港口工业遗产,是开滦矿务局运输及管理体系、中国近代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及港口城市发展的实物见证。

一、概况

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是指1881~1949年中外人士在秦皇岛港口及附近所建的别墅、商铺、工厂、办公设施、铁路等建筑的统称。西港区域现存有各类文物移存2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生产类的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耀华玻璃厂旧址,交通通信类的津榆铁路基址、大码头、南山信号台,商务办公类的开滦矿务局办公楼、秦皇岛开滦矿务局车务处、开平矿务局秦皇岛经理处办公楼,居住生活类的南山特等一号房、秦皇岛开滦矿务局高级员司俱乐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开滦路老街、老港站磅房、南栈房、秦皇岛港小码头、老船坞、开滦矿务局外籍高级员司特等房、开滦矿务局高级员司特等房(4处)、南山高级引水员住房、南山饭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京奉铁路汤河桥、锅伙旧址。

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多为欧式建筑风格,由当时国外著名设计师设计,建筑造型玲珑,细部工艺精美,它结合了秦皇岛地方特点,融进了中西方建筑文化,形成了独有的时代特色。

二、历史沿革

1.1900年以前,清政府奏准开埠。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秦皇岛海岸已形成半岛;1893年由始建于1881年的唐胥铁路延伸至秦皇岛汤河和山海关,改称津榆铁路;1898年清政府开辟秦皇岛港为通商口岸,由开平矿务局代管。

2.1900-1911年,港口设施建设。1901年扩建港口,从津榆汤河站修筑进港铁路专用线至码头岸壁;1904-1909年兴建开平矿务局秦皇岛经理处办公楼,同时建成南山饭店;1900-1905年逐步建成了第一座大型库房—南栈房;1909年南山特等一号房建成,为历届秦皇岛经理处经理及家属专用住房。

3.1912-1932年,开滦联合港口格局形成。1912年配套修建了船坞,开平秦皇岛经理处更名为开滦矿务总局秦皇岛经理处;1914年码头经过续建和改造,基本上形成老港区大、小码头1至7号泊位的格局;1916年京奉铁路撤销汤河车站,铁路南移增设秦皇岛站(今秦皇岛南站),自此以铁路线为界,秦皇岛港分为南、北两大区域;1917年设立磅房,为运煤车过磅而修建,是港口唯一的计量中心,此后开滦矿务总局对其直接雇用的职员和少数技术工人,分别提供了一、二、三、四等住房,同年开滦矿务局在煤厂始建锅伙;1918年随着中日贸易的增加,日本三菱洋行、松昌洋行在秦皇岛南山设置办事处,后因故相继关闭,房屋为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经理处办公之用;长城煤矿于1922年在港区租赁地亩修建堆煤场,由港口自备铁路岔道接轨铺设标准轨支线;1926年建开滦矿务局车务处;1928年在南山坡西北侧始建港口火力发电厂一座,称为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秦皇岛开滦高级员司俱乐部成立,至此港口功能初具规模。

4.1933-1948年,由于战争管理易权。侵华战争、解放战争相继进行,港口管理几经更迭,港口建设未发生较大变化;1942年日本对港口执行军事管理后,开始改良灯塔(即南山信号台),两年后完工。

5.新中国成立以来,港口建设得到长足发展。1960年秦皇岛港自主建设的八、九号码头竣工投产,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煤炭码头;1983年与京秦铁路相配套的秦皇岛港煤码头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形成了晋煤外运、北煤南运的一条水上大通道;1985年建成了年吞吐量为2000万吨的煤二期码头;1989年又建成了年吞吐量为3000万吨的煤三期码头,使秦港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煤炭中转码头;1997年年吞吐量 3000万吨的煤四期码头建成投产。与此同时,国家先后投资60多亿元,建成了秦皇岛至“煤都”大同的运煤铁路专线,至此形成了以秦皇岛港为枢纽和龙头的、我国北煤南运系统工程。

三、价值评估

秦皇岛港现存的近代工业遗存建于不同时期、拥有不同功能类型、体现不同建筑风格,折射出港口发展的时代特征,见证了秦皇岛港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特别是开滦矿务局发展史、煤矿业及煤炭运输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历史影响;见证了英、日等国掠夺我国港口主权和利益等历史事实;见证了港口对秦皇岛市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人员就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也是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实物例证,是开平/开滦矿务局高级官员、港口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真实反映,是刘少奇委员长、周恩来总理、朱德副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到秦皇岛港视察工作的实物记录。

作为秦皇岛市国保单位中唯一一处设施体系保存较为完整的近代港口工业遗产,秦皇岛港口运输生产设施、生产辅助设施、管理运营设施、职工生活设施等各类功能设施均有遗存,是当时煤炭经由此处计重、存储、调配、出海等一系列铁路海路联运的运输流程的记录,也是当时生产、工程、建筑方面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工人生产生活状态的记录。以电厂为主的工业建筑,从形式、体量、色彩、材料等方面展现出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具有工程美学的审美价值;由码头、信号台、电厂、铁路等工业建、构筑物和设施设备构成的工业景观,其整体体现出港口的产业特征和运输流程,形成独特的产业风貌,是城市重要的景观特色。

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的保护与利用将唤起数代秦皇岛人对港口早期发展的历史和他们工作、生活场景的集体记忆,也为社会公众提供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以及工业文化、煤炭运输业的科普基地。同时,作为秦皇岛市重要的城市文脉和名片,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的保护和利用对保持和彰显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推动城市绿色发展、衔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具有极大的意义。

四、问题及建议

1.问题

(1)保护基础性工作有待深化。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是一处典型的港口工业遗产,其体系完整性在同类遗产中独特而珍惜,但现状的研究与保护工作缺乏对其工业遗产特点和其作为城市文脉载体的全面认识,导致对其遗产构成和整体性价值认识不足。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包含9处文物建筑(含构筑物、遗址),而经文献和现场调研发现尚有多处港口设施遗存具有突出价值,部分遗存尚未具有保护身份。

(2)不当维修或缺乏维护。由于对遗产价值认知的不足,以及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使用者未按原形制、擅自对文物建构筑物进行维修,不满足文物保护要求,对本体真实性造成负面影响。部分文物建构筑物缺乏基本维护,受损严重。

(3)城市发展建设影响港口历史环境。20世纪60年代以来,港口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发展建设使得港口空间格局的历史信息受到破坏,港口设置遗存之间的空间流线关系、景观视廊视域以及区域整体风貌受到影响,新建加建使得部分遗存所处空间局促、环境品质下降。

(4)权属关系复杂,管理能力需提高。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涉及多个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且权属单位级别普遍高于属地文物管理机构,尚未形成有效合理的管理机制,以保障文物的保护维修、利用及相关协商工作顺畅进行。

(5)现状利用情况不一,展示工作未成体系。现状存在不利于文物保护的利用形式。部分文物建构筑物作为博物馆或景区,对港口的历史发展有一定的展示,但尚未形成系统的展示体系和流线,展示主题未能突出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的整体价值和特点,部分主题不够契合港口厚重的历史文化。

(6)西港搬迁、城市更新使文物保护利用更为紧迫。自2013年起,西港搬迁工程进入实施阶段,秦皇岛老港区处在功能置换、城市更新的环境背景中。在此形势下,如何将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及相关遗存的保护利用作为抓手,推动港区复兴、促进城市发展,是文保工作者亟须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2.建议

(1)规划策略

第4步:以多分类变量newsubgroup为反应变量,Xi为协变量建立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寻找亚组相关协变量并用于亚组判别。

①基于对港口历史、遗产特征和价值的研究,理清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的保护对象体系,明晰其遗产性质,加深对遗产的认知与理解,并通过制定合理可行的保护、管理、普查与申报、环境整治等系统性措施,完整保护记录近代港口运输流程的各类设施遗存、空间布局及流线关系、重要视域视廊,以及记录港区人民生产生活状态、体现城市发展脉络的物质及非物质遗存。

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秦皇岛西港东迁的背景下,以遗产价值阐释与展示为主线、港口设施体系为重点、城市历史景观为环境,同时考虑历史功能延续性、遗存特点、区位等因素,提出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利用及展示策略,除作为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外,凸出城市记忆和秦港精神的讲述和呈现,强调秦港职工和社会公众的参与,推动秦皇岛老港区的科学、合理、创意新生。

③梳理文物管理、权属、使用单位及其他利益相关群体的关系,建立多方协作的保护管理体系,厘清各自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同时积极促进其他政府部门、当地社区、专业人士和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展示利用与决策,形成遗产保护、民生改善、生态修复、地方及京津冀协同发展共融互促的动态保护模式。

(2)规划目标

②港口复兴。综合考虑遗产整体价值、各保护对象特点和自身条件、区域发展定位、利益相关者需求等因素,合理利用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在延续遗产价值、突出社会效益、促进遗产保护的同时,带动周边环境重新拥有活力。

③促进发展。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衔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和秦皇岛市总体规划,适度、创意的利用港口工业遗产,强调其城市文脉和名片、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秦港文化展示基地等身份,保持和彰显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避免资源浪费、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猜你喜欢
建筑群秦皇岛遗产
南头古城数字展厅建筑群
遗产怎么分
2019“中华诗词—秦皇岛海港金秋笔会”启事
2019《中华诗词》第16届秦皇岛·金秋笔会在秦皇岛举行
2019“中华诗词——秦皇岛海港金秋笔会”启事
探秘布列斯特要塞建筑群
新堡庙古建筑群考察记
千万遗产
浅谈阿尔寨石窟壁画艺术
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