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钢琴演奏的表现力

2021-03-16 12:48摆毓轩
大众文艺 2021年3期
关键词:术语演奏者钢琴演奏

摆毓轩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一、提高钢琴演奏表现力的前提条件

所谓音乐表现力,指的就是演奏者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利用高超的技艺,音乐的美感延伸至观众,使演奏过程具备音乐强烈的感染力。用琴声来传达内心的情感和音乐的美,使人进入震撼心灵的艺术境地,感受艺术美。

1.准确识谱

对于这一点,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音符和节奏,并且能够正确解读它们,就达到了准确识谱的目的。其实不然,很多重要标记的存在,都能够直接影响作品的发展,如果不能处理好它们,学生对于作品风格、表现力的理解,就不能真实、准确。音乐术语包括:音乐性质、乐曲情绪、节奏速度、表情等等。这些提示性的术语,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作品风格的认识体系。

音高包括:在五线谱上,音符、调号、谱表的位置等等。虽然这三点对于钢琴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似乎不需要特别强调,而现实情况就是,学生经常反复出现关于这三点的错误认识:(1)谱表阅读错误。在一般情况下,钢琴弹奏的左手是低音谱号,右手弹奏高音谱号。即便是在作品中,出现了一些临时改变谱号标记,也容易被疏忽从而出现误读的错误。(2)调号记不清或者调号阅读错误。由于调号在曲子的演奏占有重要位置,如果在演奏中忽略了调号,导致升降不能按照乐谱进行,那么就会出现音高的错误。(3)被大量加线误导,误读音高位置。由于音高是演奏的基础,教师在进行指导的时候,首先要给学生树立起阅读音符、掌握音高的概念,这样在演奏中才能够保持节拍的准确、速度的统一。

音乐术语是我们学习钢琴演奏和表现的基础,只有把乐谱上提供的这些演奏信息充分运用到,才能作到准确地弹奏并不断进行艺术的升华。一在般乐曲的开头、左上方都标有音乐术语。Adagio(柔板)、Andantino(小行板)、Allegretto vivace(活泼的小快板)、Andante maestoso(庄严地行板)、Andante comodo(轻松的行板)等等。这些奏法类术语及表情术语都说是作曲家针对自己的作品给演奏者弹奏最直接的指导,根据术语的提示,我们可以明确所弹作品轻重缓急的处理,正确理解奏法术语为我们的演奏提供正确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2.基本功练习

有人把钢琴演奏称作“指尖上的芭蕾舞”,最重要的还是基本功,高抬指练习是一种弹奏尽量举起手指关节动作的练习,是一种最基本的弹奏技巧。钢琴师把高抬指基本功看作和武林高手扎实的马步功底一样,进行高抬指训练最终的目的还是让琴童的每根手指都能在琴键上站稳。

3.重视演奏技巧的训练

在乐谱中,音符符头上下方标有“●”或“▼”的,就表示要用跳音奏法。这个记号有时还被称为顿音、短断音、短跳音;有时也被理解为很短时值的重音。

从跳音练习开始,心里就必须明确一个概念,跳音其实就是断音,或者说是断奏。音与音之间有空隙、有停断,跳音不仅还应该有弹性,还不能砸琴键,练习跳音首先要慢,把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都放松,用腕和掌关节带动手指起落,动作就像拍个小皮球,想象它的弹力,手指关节可要站稳,不能瘪陷,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和弹性。

无论是哪种跳音都要具有弹性,它们的差别只是轻与重、快与慢,都是活泼而轻快的。如果说肘跳音像屋檐掉落从天而降的雨滴,那么腕跳音就是炒锅里蹦跳的黄豆,而指跳音就是那颗粒感极强的小沙粒。

二、分析作品创作背景及内容

要从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和声、曲式、调性这些要素入手,逐一进行分析。也要以社会历史背景,音乐风格,及作曲家的创作生平使用的技术手法和结构思维角度分析。

1.作品创作背景的分析

作曲家在其作品中,不仅融入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而且还有着个人阅历以及经验的投射,尤其是在钢琴作品中,只有充分了解创作背景的前提下,演奏者才有可能在内心深处与作曲家产生共鸣,将自己的情绪完全融入作品,激发潜在角色的创造,观众才会对这样的作品认可。所以,在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带领学生进入作曲家的世界,从时代背景、个人情绪、创作爆破点等等方面,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作品的认知体系,只有当学生走进作品之后,才能够从真情实感方面,进行对于作品内涵的解读,钢琴的表现力也可以说,是演奏者对作品认知程度的外在表现。

2.作品结构的分析

钢琴练习需要技巧,以曲式结构的分析为例,这个环节是学生提高自己钢琴技巧的重要步骤,而对于曲式分析,是为了帮助学生纵向更深层次的理解作品内涵。因此,拿到作品并分析作品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日常训练中,进行曲式结构分析,不仅可以提高效率,更容易给学生指明正确的学习方向和演奏目的。

3.作品的音乐风格及特点分析

传统音乐的起源被认为是社会劳动,经过了不同社会阶段和劳动形式的总结,现代人对于音乐同样有着独特的时代需求。而作曲家的风格、形式,也会因为时代背景出现明显的差异,学习钢琴的学生应该在广泛接触音乐作品的前提下,领略不同时代的风格魅力。(1)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这一时期音乐节奏尤其强烈,带着一种生命力的跳跃和反复,持续地击打着人们的听觉神经。而颤音与装饰音的修饰,又从旋律上给巴洛克音乐,带来了更多的复调形式。它的特点是“阶梯式的力度变化”。以均匀的音段为主,一般在弱音段之后接一个强音段。(2)古典时期音乐。严谨、庄严、优雅、高贵,是古典音乐的内在表现,而注重形式美的特点,又带给了其秩序性和逻辑性。在节奏上,作为音乐整体的一部分,以“极甚精妙和敏锐的手法”来处理。同时,又认为旋律是其灵魂。(3)浪漫时期音乐。在这个阶段的音乐得到了非常宽广的发展空间,作曲家们可以将自己的理想主义与梦想,统统融入音乐中,这是自由音乐释放人们情绪的时代,在节奏上,重拍的规律性极为重要;而旋律强烈奔放,即便是现代,人们也对浪漫时期的音乐旋律,有着高度的认可与推崇。它是“如歌的、热烈的”,而“抒情”是关键的。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肖邦。(4)20世纪时期音乐。进入二十世纪,音乐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尤其是很多以小众情感,或者是主题音乐为中心的类型逐渐出现。节奏上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有着更深层次的变化形式。

三、重视作品风格的表达

对于音乐作品的创作来说,作曲、演绎、聆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观众要理解作品的内容与情绪,一定要有聆听的能力,将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到艺术鉴赏层次,这样才能够进入第二阶段——表达阶段。音符是最基本的音乐材料,它不像文字、绘画,可以直白、明确地将喜怒哀乐表达出来,而是经过作曲家的组合与渲染,最终成为声音的情绪,人们在倾听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被带入到作曲家的世界中,由于观众的心境、年龄、社会阅历的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倾听音乐作品,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这就是作品的表达力。作品的内涵成了观众情绪爆发的根源,观众与演奏者不需要使用具体的言语,进行含义的倾诉。

1.深刻理解作品内容

音乐的表现方向是对听觉器官的刺激,要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起伏,必然要进行思想上的火花碰撞,尤其是音乐并不存在视觉意象,也不存在分明的语义,作品的价值就在于其对于自然、人类关系的描绘,对于社会生活的感悟,优秀的音乐鉴赏能力,不仅与演奏者的个人能力有关,也是观众文化修养必需的方面。

美感阶段:这是最初级的欣赏音乐的方式,甚至可以说,在这个阶段,并不是“欣赏”,而只是“听”。比如,工作、休闲的时候,有音乐做背景,不仅可以放松情绪,还能够被音乐无意识的带入到一个艺术空间。这是人们认识音乐的初级阶段,也是最原始的感性阶段,虽然并不属于艺术鉴赏范畴,但是这在音乐欣赏中,占有重要的引导地位,可以帮助人们体会各种类型音乐的风格。

2.培养内心的歌唱性、准确表达情感

钢琴具备的韵律性,与歌唱非常接近,但是要使用乐器表达出歌唱性的旋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演奏者虽然技术一流,但是情绪不够饱满,达不到感人至深的境界。所以,教师要启发学生的表演欲望,用内心演唱的歌声,去带动钢琴演奏。即便是同一段旋律,当演奏者在内心与作品共鸣的时候,其感染力尤其强烈,而观众在这样的演奏情绪中,才会感受的作品的表情、语言和表达内涵。很多教师都提倡边弹边唱,演奏者的内心情绪会因为歌唱而丰富,这种强烈的抒发情绪就会渗透到钢琴演奏中,这样艺术性就得到了升华。由于歌唱性必须强调“美”,旋律美是演奏的第一要务,学生在反复欣赏名作演奏的同时,要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找到不足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最终实现演奏能力的全面提高。

3.在原创的基础上进行“风格注入”

不同的演奏者有着自己的风格,这是由于个人性格、情绪和社会经验的不同而造成的,虽然个性是创造性的前提,但是二者并不能相提并论。同一个演奏者也会受到年龄、文化、教育的影响,而在不同阶段对作品有着不同解读。个性的接访是现代音乐的特点,但是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二度创作,仍需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需要为了张扬个性而造成过分华丽或者是炫技的情况。

猜你喜欢
术语演奏者钢琴演奏
器乐演奏舞台艺术实践音乐表演心理调控探究
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分析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钢琴疗法
——钢琴演奏的魔力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文学术语词典中的“经典”: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术语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