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对高校英语师范专业学生教育见习的指导意义

2021-03-16 12:48
大众文艺 2021年3期
关键词:师范理论专业

许 婕

(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一、前言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一环,旨在帮助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不断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的反思中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相对于理论学习而言,实践教学的活动空间较为复杂(时伟,2013),对于英语师范专业学生来说,除了平时在学校跟着导师进行课题研究和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最主要的实践方式就是教育见习。为了培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匹配的英语专业师范生,很多师范院校安排学生深入当地的中小学展开教学调研,了解当前教学现状,学习一线教师的教学策略,深化专业学习,弥补专业缺陷,为今后步入社会,真正走进课堂奠定基础。

二、实践的意义

个体因实践而生成、发展、丰富。

人因人的实践生成。生成阶段主要体现在教育见习前期的准备。大学英语师范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英语基础知识、教育学相关理论等,对英语教学有了初步的认知。除此之外,英语师范专业学生通过预览高中课本,了解当前高中英语教学进度,尽快进入教师的角色,并根据自己所学习的教育理论知识,尝试针对一节英语课进行教学设计。

人因人的实践发展。在教育见习期间,英语师范专业学生通过课堂观察,结合自身在校期间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采用定量和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高中英语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师范专业学生进一步深化自身对教学的理解,反思自己对英语教学的认知,尝试对高中在职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做出改进,使得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更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立德树人”根本理念,更能体现高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英语师范专业学生通过观摩高中不同英语教师的不同英语课堂,可以观察到面对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带来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同时,见习生在见习过程中学习的不仅仅是英语课堂上的教法,更要学会去分析学生,分析课堂,观察有经验的教师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人因人的实践丰富。在教育见习结束之后,英语师范专业学生通过撰写见习报告和小结,回顾见习期间的所见所闻,将所学的理论和教学实践知识运用到今后的课堂教学中。

三、实践中的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先调查,后研究,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形成科学的理论。调查要客观、周密、系统,掌握全部材料的总和,而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见习期间的调查研究主要分为问卷、访谈和课堂观察。

(一)问卷

在教育见习进行到1/3的时候,见习生应对高中英语课中的某些教学现象和教学情境有了新的认识,并且期望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全面地探索相关知识,因此,见习生事先将编制好的问卷发给调查者填写,然后收回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以获得所需信息。一份问卷应合理安排开放式、封闭式、混合式题目的比例,使得每一题都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发散开来。

例如,在笔者见习期间,为了探究见习的某高中学生对英语课堂中交际性活动的评价,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并发给学生,学生完成调查问卷之前,笔者向大家解释了什么是交际性活动以及此次问卷调查的目的,以便让学生对交际性活动有清楚的界定,更如实、准确地完成问卷。待学生回答完毕之后,笔者将问卷收回,并针对选择题中每一题项的每一个选项选择的学生人数进行统计,统计的数据在Excel表格中呈现出来,并运用相关函数计算平均值、方差等对研究有帮助的数据。

由此可见,问卷调查能很好地将定量和质性数据相结合,帮助研究者从多方面、多维度分析问题,使得研究更具说服力,使得实践更有意义。

(二)访谈

访谈也是教育见习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调查研究方式。访谈通常以聊天的方式进行,在此过程中研究者自然渗透所要了解的相关问题。同时,在教育见习过程中,见习生通常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能更直接地、准确地了解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对研究有指导意义。例如,笔者在教育见习期间,观摩了由J老师教授的一节新授课,并对其中的交际性活动的开展较有兴趣。课后,为了更加深入了解J老师的教学设计理念和课堂交际性活动设计方法,笔者列了一份访谈提纲,试图与J老师探讨。值得注意的是,访谈应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访谈者和被访谈者应在聊天中自然渗透问题的回答,这样会更加真实。

(三)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最直接的教育调查研究方法。教育中的课堂观察是教育科学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教育活动的自然形态下,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一个好的英语教师一定是在不断观摩多位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之后,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索分析出相对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英语师范专业见习生来说,他们通过课堂观察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上收集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做相应的统计与分析。在课堂观察过程中,见习生记录下教学内容、授课教师设计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活动、教师的话语、学生的反应、突发状况的应对等,以便在观察后回顾和反思课堂教学,与见习团队合作分析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课堂质量。尽管课堂观察将见习生的观察范围限制在表面的教学和课堂上,但马健生和孙珂(2011)认为师范生的见习活动能使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对教育教学研究的认识更加深刻,有助于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

四、实践中的问题意识

每一项研究都是基于研究问题展开的,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是创新的动力源。马克思说过,“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爱因斯坦也有如是论调:“提出问题通常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需要的或许只是教学或实践中的技能,而前者却要求我们从新的角度看待旧的问题,提出新的问题和可能性。这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这都标志着真正的进步”。两位伟人都从各自的角度强调了发现或提出新问题对理论或实践中创新的重要性。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即是矛盾,它普遍存在于理论内部、理论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实践中的问题意识,要求教育见习生充分把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及其种种特性,结合教育经历,在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在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新的经验和新的理论,为解决问题而创新。

要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在教育见习实践中,大学所教授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都被其所处的时代约束,在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伴随着新的实践条件、实践内容的产生,势必无法及时更新。这就要求见习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时刻关注理论所未涉及或未深入的实践内容,发现和总结出新的问题新的矛盾。

要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矛盾分析法的核心是认识到矛盾的特殊性,这就要求见习生在看待教育问题的时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例如,在英语师范专业学生教育见习过程中以及毕业之后步入教师岗位之后,会越来越感受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有其发展的特殊性与差异性,而教学应尽量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因材施教。

要在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新的经验。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的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研究对象、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这些理论也总是会遇到新的问题并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发现新问题是揭示矛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价值和政治立场决定视野,决定提出怎样的问题;理论素养决定着提出问题的能力、深度和水平;研究对象材料积累的多少决定着提出问题的真假程度(韩喜平,2016)。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等不受到上述主观因素的影响,这些主观因素直接决定着创新的可能、性质、方向和程度。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见习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摆正价值取向,努力提高理论素养,积累实践经验以提高自身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五、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教育见习的目的,目的是让英语师范专业学生更好地理解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这些理论是否正确,在理论的范围内能不能解决,只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检验。在英语师范专业学生见习过程中,应给予他们机会尝试着完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具体实施,只有真正参与了教学实践,才能深刻理解所谓的教学法。检验理论的过程就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见习生亲身上完一节完整的英语课之后,会对以往所认知的教学理论有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理论是时代的产物,世界上不存在已经完成的理论。对于还没有正式进入中小学成为在职教师的英语师范专业学生来说,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相对缺乏。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更应该发挥创新的精神,勇于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设计与时代同发展、同进步的英语课堂。

六、结语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当代大学英语师范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理论课程,对当代英语师范专业学生今后步入教育岗位,掌握教育研究基本方法,培养见习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意识,以及发展教学理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于高校英语师范专业学生,要抓住教育见习的机会,为今后的课堂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猜你喜欢
师范理论专业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殊教育学院简介
坚持理论创新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