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推智慧课堂
——赏析《洛神赋图》

2021-03-16 12:48
大众文艺 2021年3期
关键词:洛神赋赏析绘画

王 晔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吉林长春 130117)

美术校本课程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而良好的美术素养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在美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有益的发展。但是传统的美术教学过中,老师仅仅依照教材进行授课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同时限制了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仅靠老师口头授课的单一教学形式将会降低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智慧课堂是实现智慧教育与多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智慧教育环境下亟待解决的诉求。智慧教育要通过构建智慧课堂来实现,而开展智慧课堂则依赖于信息技术及其衍生物的广泛运用至教育教学行业中。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得美术课堂从传统的“知识课堂”逐渐转变向“智慧课堂”。因此在构建智慧课堂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所起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信息技术可以模拟声音、展示图片、播放视频、进行互动等,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由于提高了师生课堂上的互动机会,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得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欲望,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及其衍生的多功能信息化教具还能为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以及其艺术风格,激发学生在美术领域的丰富想象力与独特创造力,将更有利于美术课堂的高效率开展。既能让学生了解包括美术文化、颜色的运用、线的掌控、空间的关系等知识,还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美术智慧课堂独特魅力。最终将赋予美术知识全新的生命力,达成提高初中生美术兴趣的目的。

一、了解画家生平及创作背景

美术课堂上赏析一幅名画,了解画家生平及创作背景是极其重要的,只有了解到作家生平和所处的创作时代,才能更好地从多角度全面的赏析画作,体会作家的艺术情感。《洛神赋图》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型、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等的种种艺术方面来进行赏析,都可以称其为中国美术历史上的一大重要里程碑。由于《洛神赋图》既包含了诗歌与绘画这两种不同艺术形式,又使得顾恺之和曹植同时体现在同一幅画卷中,因此对讲解相关内容的老师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为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画家等,可以采取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所衍生的多功能教具向学生传递知识,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接受程度。

例如在讲述《洛神赋图》中作家顾恺之时,学生之前可能对顾恺之有所了解,这时我会凭借学生对顾恺之原有的了解,在信息技术多媒体的帮助下,我整理了顾恺之的全面生平成就,以及他的东晋时期的创作背景。然后多媒体会放映相对于顾恺之的图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他的生平用多媒体按流程图的形式排列,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作家一生和创作心理。

本次在作家介绍的章节中,教师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利用信息技术衍生的多功能教具向学生直观的讲授相关知识与作家细节,由在课堂美术音频播放的过程中听课的学生也更便于接收作家的相关知识,最终使得学生的美术素养与美术水平更容易提升。

二、开展作品赏析教学

教师开展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时,可以把趣味赏析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快速将学生带入课堂氛围当中。仅靠画册教学,学生观看的图册不完整不清晰,并且对画册理解不透彻。如果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在美术课上给学生播放质量高的图片和视频,那么学生会更加感受到学习美术知识的乐趣,更深入了解了美术知识,这将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赏析《洛神赋图》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堂进行之前进行有关预习,并借助互联网搜洛神赋创作的背景故事资料,然后在课堂中利用多功能信息化教具给学生展示创作背景的相关音频资料,由此契机将学生带入课堂学习氛围。

在学生对这个画卷产生兴趣后,教师会进而详讲画卷的主要思想和重要艺术内涵,以此加强学生认知程度,使学生掌握鉴赏能力并加以灵活运用;同时,在赏析画卷的各种细节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素养及艺术素养也会相应得到提升。

在信息技术的生动教学演示中,学生可以由观看动画了解画卷内容、背景知识。当学生感受到背景故事的神奇以后,学生就会对美术史,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可以通过教师基本作品的相关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进行小组问题探讨等形式让学生理解画作的创作环境和背景,最后讨论《洛神赋图》的绘画特点等,进而可自主鉴赏绘画作品。

三、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利让美术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量,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美术鉴赏教学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艺术作品的具体细节,例如《洛神赋图》的绘画技巧、创作思想、画作材料等,并以信息课堂的高交互性为契机让美术课堂转变成智慧课堂。随着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课堂中的慢慢渗透这一过程,单调的传统美术课堂将逐渐变得充满生机、活力,同时学生也能更加高效地接收到更多的课外拓展知识,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与视野。

在赏析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衍生的多功能教具引导学生发现《洛神赋图》画卷中的线,用色,空间分布等特点,并在讲解中,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展示更多画卷细节,从多角度进行赏析,观看名家如何对名画进行解析,知识视野得到扩展。随着对《洛神赋图》进一步理解和认知,学生不仅能提高解读图像的能力,也进一步学习到了到中国传统绘画元素的运用手法;这种教学方释亦是在培养学生的辨识解读绘画艺术作品的能力,有效地提升了中学生对美学思想的认识与判断的水平;作为学生,他们更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站在文化的客观认知视角,去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多层次美学思想、艺术魅力,增强当代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坚定文化自信。

四、线上提交作业作品

在以往的传统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作业和作品往往保存不了,家长也不会得到及时反馈。保存学生的作品可以记录学生的进步过程,家长也可以课下进行相对应的辅导。例将在课堂上学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学生的发言,学习状态,及时拍照上传到云课堂,家长也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还会在网络软件平台上发布青少年学生可参与的绘画比赛的相关信息,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优秀绘画创作上传至网络平台上。

正是有信息技术的融入,经典美术赏析的教学才变得更有趣味更加智慧教学,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得到提高。通过对《洛神赋图》的鉴赏,将会有效的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作的热情,增强他们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艺术绘画创作的相关知识的意识。

五、开展美术课堂的意义

(一)提高美术课堂效率

现如今的美术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当代学生的美术素养,因此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借助日趋完善的信息技术开展美术教育成为一项必要且有益的事情。美术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有效地提高课程讲授的效率,提升学生在美术课堂的参与程度。

(二)实现个性化美术教育

由于不再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单调的书本中转移到具有互动性的网络平台上。每个学生都将在智慧课堂中充分参与,各抒己见,既开拓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又可以让学生在其中锻炼自己的艺术思维。因此智慧课堂的开展将十分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在美术方面的个性化思维。

(三)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热情

现如今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以及由信息技术衍生出来的高科技产物,因此他们对于信息技术下的衍生产物会有极大兴趣及专注度。生动趣味的图片结合韵味十足的音频内容,将能使学生快速的投入美术课堂的氛围中。“兴趣使最好的老师”,因此借助信息技术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以后,学生们学习美术知识的热情也会得到激发。

(四)使美术知识的学习途径便捷化

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的智慧课堂突破了传统美术教学课堂的教学限制,不再使教师仅靠口头讲授美术方面的知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美术课堂不仅能够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如:线上举手提问、群组讨论、线上意见反馈等。还可以使课堂内线上化,使对相关美术知识感兴趣的学生通过智能移动端设备就可以观看学习,使得美术知识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呈现给学生,便捷化、多元化了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途径。

六、结语

由于目前国内美术学科的投入力度不大,致使美术教育资源有限,使得美术教育课堂的教学质量一直难以提升。而且在传统课堂中仅靠美术教师口头讲授美术课本知识,学生对于体会艺术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美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美术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及其所衍生的多功能信息化教具进行美术教学,开展智慧课堂,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必然趋势。最后在充实中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又能够促进现代化教学方式的发展。

猜你喜欢
洛神赋赏析绘画
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课堂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以《洛神赋图》为例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步辇图赏析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