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创设教学情境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2021-03-18 09:23陈贞
高考·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陈贞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基于新高考的方向要求和学生的成长需要而确定的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助力学生深度理解历史知识,扎实历史学科功底,从而形成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情境

利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情境的创设工作,是教师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将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且丰富的重要手段。为此,教师应结合个人教学经验,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来实现教学情境的创设,最终为学生构建更具体、更生动地历史课堂。

本文以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为研究内容,探讨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可以运用哪些手段来实现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希望全面培育学生历史素养,为日后发展夯实基础。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思维性

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客观公正的得失观念,可以让学生从宏观的自然与时间维度来思考人类的本质。这种历史意识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点内容之一,可以让学生对人类发展至今所拥有的一切形成充分的了解、认识,并养成传承的能力与思维,从而共同为推动社会进步,为未来社会文明发展奉上一丝微薄之力。众所周知,以历史为一面镜子,便可清楚认知自身得失,这也就意味着有效学习历史内容,有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思维观念与能力,从而用于指导自身的行为举止。为了高效培育学生历史思维及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情境教学法”,带着学生展开层层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或者利用一定的引导语言,激发和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主动探究,以达到启发学生智慧、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如:在“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这一课时的教学中,可以以问题的形式来创设情境,进行氛围渲染。“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是炎黄子孙,你们知道炎黄指的是什么吗?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华拥有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你们知道中华文明的起源在哪里吗?在文明起源之初,世界上拥有哪些国家呢?”通过类似的问题带动,可以充分激发出学生对于即将学习内容的兴趣心和求知欲。然后教师再导入课程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历史知识,就可以解答同学的心中疑问。请同学带着问题翻开历史课本,穿越到我们祖先的时代。”在问题与气氛的渲染下,学生的学习情境得到升华,思想意识得到启发,这样可以快速地进入到教师的教学节奏当中,且会迫不及待地听老师的讲解。

同时,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现状控制节奏,不要一味地向学生发问,而是要为其预留足够多的思索时间,让学生拥有反应的时间,避免因为问题设置太多而给学生造成学习上的压力。另一方面,教师要懂得“让位”,给学生充分“说”的权利。如:“同学们对于我们国家历史上,哪个朝代了解得最多或者说是最喜欢呢?”此时,就要给学生留足空间,让学生积极发言,有的喜欢宋朝、有的喜欢唐朝、有的喜欢清朝等等。然后,请学生说说理由,最后再导入教学内容“无论同学们喜欢哪个朝代或者说是人、事、物,但对于我们国家的历史长河来说,哪个朝代或者说哪个时期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中华儿女,都要做到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便是‘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灵活设计教学情境,足以迅速激活學生兴趣,带动其思维能力与思考能力的提升,这对于高中生的历史观念、历史解释能力和史料实证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二、再现历史情境强化学生的直观性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历史课堂中,开展情境创设有了更多的可能。在传统历史教学中,由于缺乏多媒体等科学技术的支撑,教师只能单纯地依靠口述来完成教学,这便导致历史教学课堂越来越无味,无法给学生充分的感官刺激,更激不起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学生只能靠着自己的想象和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完成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使得学习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由于缺乏直观的感官刺激,学生的唯物史观等综合素养得不到较大提升,考试之前死记硬背,考试过后不再复习便忘得一干二净,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十分不利。为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多媒体、网络、微信等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将历史情境进行再现,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感受,从而将每一段历史内容都能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记忆当中。

在学习正史知识时,很多学生对于汉朝、唐朝等大一统时期的知识印象比较深刻,而对辽夏金等小的朝代相关知识总是记忆不深刻。此时,教师就应该借助多媒体,对历史内容进行情境再现,为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教学体验,助力其深刻理解所学的历史内容。如:在“辽夏金元的统治”课程学习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影像资料,如关于西夏王朝的电视剧《贺兰雪》、纪录片《消失的西夏王朝》;关于辽朝的电视剧《燕云台》;关于金的纪录片《中国通史》中的金朝兴亡等等,都可以作为情境内容为学生展示。当然,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情境创设时,需要教师懂得一定的视频剪辑知识和技术,从而将视频内容与课本教学内容进行紧密结合。既做到节约时间成本,又要保证内容的可观赏性,最终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刺激,使其对该段历史内容拥有深刻的印象。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对视频内容的甄别、甄选,要保证在尊重历史客观史实的基础上,为学生做好解释和解答,避免因影视导入的情境,给学生造成历史知识的错误认知。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情境创设,从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综合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将视频影视资料中有用且符合历史事实的内容,为学生进行传递,确保学生能够拥有客观的历史观念、唯物观念,并能够从历史角度对自己接收到的史学知识进行正确的解释,保证自身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三、丰富实践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高中历史教材中,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事件和丰满的历史人物形象,如果单纯地依靠讲授式的传统教学手段,学生是无法达到对知识内容的深入了解的,只能浮于表面。但历史重大事件以及人物的出现,都对整个人类和社会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意义。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其更加深刻地领悟和感受历史知识以及历史的力量,则必须通过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情境创设的实践性,使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感知和体验历史事件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拥有哪些意义。

如: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课时教学中,为了切实促使学生形成“家国情怀”,首先,教师就可以创设现实情境,借此组织学生亲身接触,走进地区博物馆等场地,了解更多历史物品、人物和知识,并对学生做好讲解工作。其次,以分组的形式,要求学生用“笔头”记录所感所思,学会与同伴共同探讨,彼此分享心得。最后,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组织学生进行以“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可以救中国”“青年学生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等为主题的实践交流活动,从而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对相关知识进行充分理解,并加以记忆。

这种实践情境的创设不仅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更需要教师对当地特有的教学资源有所了解,并结合一定的情境创设方法,让学生的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得到极大提升。如:教师可采用对比的方式,让新时代青年感受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上世纪初期,青年学生为了救国图强,他们都做了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当时他们的年龄几何?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是否拥有如革命先辈们那样的爱国热情,如今的自己与那时的青年学生年龄相仿,但自己是否时刻以国家前途发展为己任而努力学习、奋勇拼搏了呢?”通过情境的创设,相信学生一定可以获得更加真实的体验感,感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爱祖国”等素养的目的,形成“大格局”。

四、拓展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时空感

高中历史教学目的,不仅仅拘泥于向学生传递基础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让学生拥有一定的时空观念。在此基础上,学生便可对相关事务,在一定空间及时间内形成独特认知,打開思维方法。要知道,每一历史事件都会在具体时间内呈现出不同现象,这也就是说仅在特定时空框架之内,学生才可准确理解历史事件。例如:在知道特定史实和特定空间背景下,学生便可以顺利地记忆历史事件顺序及具体人物和结果等,从而合理解释每一历史事件。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情境的创设手段,帮助学生提高时空思维和时空观念,从而使学生对各个历史时期拥有更加敏感的洞察力。如:在学习“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一些能够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音频,然后在课上为学生播放,让学生听音乐辨识朝代。如:能够体现汉朝风格的《大风歌》、能够体现唐朝风格的《唐宫夜宴》、能够体现三国时期风格的《醉赤壁》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去挖掘和搜集的。音乐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时空感得到增强,更可以增添课堂上的娱乐性,确保学生牢牢记忆历史内容,主动参与历史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增强学科学习成效。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故事情境”“角色扮演情境”等多种情境创设的手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故事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调讲解历史故事,而不是枯燥地将历史事件的过程、意义等进行口述,一定要做到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式的记忆和消化。而角色扮演情境,则是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对特定的历史事件进行情境再现,如:模仿演员对“鸿门宴”“党的一大”等进行角色扮演,从而深化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印象,扎实历史学习基础。

结束语

无论运用何种情境创设的方法,均可以服务于历史教学,高效培育学生历史时空观念及史料时政观念等,令其形成更为精准的唯物史观,认识到学习历史学科的价值所在,最终可以应用自己所学的内容,合理解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历史问题及历史现象,实现学科服务于生活的目的,解决自身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端正自己的价值取向等等,为日后在历史学习方面取得更大造诣做好前期铺垫。最终,实现个人健全人格、健康心理与思想的全面树立。

参考文献

[1]刘利栋.高中历史课堂如何有效创设探究教学情境的几点思考[J].文渊(中学版).2020.03.01

[2]郭朝燕.高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有效教学途径[J].人文之友.2020.05.11

[3]顾福华.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分析[J].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1.01.08

[4]任欣梅.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家园情怀的培养[J].读与写.2021.01.45

[5]武广兰.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对策探讨[J].新课程.2021.01.05

本文系福清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研究》(立项编号:FQ2020GH059)的阶段性成果。

3591501908207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