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模式下高考历史教学研究

2021-03-18 09:23张婧茹
高考·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

张婧茹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对各个学科教学提出较高的要求,尤其当前高考历史试题多以情境方式考查学生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所以,教师可结合学生学情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了解试题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整合知识,提升历史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考历史;情境;教学

相关教育实践指出,历史学科注重培养学生提取、解释、问题分析、历史探究等各项关键能力。纵观高考历史,也较为注重考查学生关键能力,常见形式为在主干知识中创设多样化情境,紧贴社会现象和历史规律设置试题,所以教师需结合学生学情从多方面开展情境教学,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和历史教学质量。

一、基于基础情境夯实必备知识

历史必备知识即学生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生活实践中所运用的必备知识。关注高中生必备素养、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考查试题情境关键所在。高中历史教师在创设基础教学情境时需围绕试题指导学生不断夯实基础知识,由此一来才能更好地落实其他历史素养,提高历史学习效率。借助情境分析历史概念是高中历史重要教学组成,纵观高考试卷题目内容、设问、答案等涉及的概念较多。例如:2018年高考1卷中有近70多个历史概念,30多个答题,说明高考历史考查内容即概念。与此同时,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最佳方式之一即深入理解历史概念,当学生学习“新民主主义”概念后深刻了解中国近代社会巨大变化。通常概念学习发生于学生理解历史现象中,教师借助直观形象的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并搭配语言,促使学生高效理解和掌握历史现象中前因后果、时间地点等,顺利形成清晰历史概念。事实上,教师解读历史概念程度关系到学生认识历史史实和理解历史现象。

例如:在讲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相关知识为例,教师为学生呈现两张图片,图1人物表情麻木僵硬,图2女性表情温柔。紧接着解释道:“图1刻画中世纪圣母像,图2则为文艺复兴时的圣母像,两张图片除了在面部表情方面有所差异,请大家观察圣母与婴儿间距离。”学生细细观察后发现:“处于中世纪两人有着相对较远的距离且婴儿并非完全躺在圣母怀抱中,图2则相对和谐,婴儿肢体较为丰富。”教师:“说明哪些现象?”学生:“人在中世纪时期缺乏热情,极为麻木。当处于文艺复兴时期则产生七情六欲,也变得十分生动。”教师:“说明当时的人们将注意力转移至何处?”学生:“人。”最后历史教师归纳总结道,将对上帝的仰望转至人时,人就成为衡量世界万物的标准。所谓人文主义核心即人可拥有欲望,充分彰显自身创造力和智慧。

指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历史,最重要能促使学生全面掌握历史知识。但全面掌握历史知识要求学生基于综合角度联结零散知识片段并明确其中涵盖的逻辑关系,形成系统化知识体系,故而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知识网络。思维导图以横纵交错方式突显历史事件间联系,提升学生历史素养和解题能力。此外,历史知识体系在该学科教学中以纵横形式总结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当前很多高考历史试题注重考查秦的统一等知识,对此,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完该章节后绘制“秦朝中央制度形成”思维导图,从多方面巩固复习秦朝统一、全面认识清朝政治制度、皇帝制、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等,提升复习效率和应试能力。

二、基于创新情境聚焦核心价值

核心素养是当前高考历史重要考查目标,学生如何认识、解释历史和确立何种价值观念有着紧密联系。历史核心价值包括情感和思维层面,目的在于强化学生思辨能力和拓宽视野,激发潜在创造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野建设在新时代下开展得如火如荼,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和意义自然而然在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者和建设者。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目标即创新,更是学生未来必备特征与技能。纵观高考历史试题,很多题目以新颖的内涵和情境体现创新意义,促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健全完善人格。以“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相关知识为例,教师为学生设置角色互换情境,即假如你是处于1911年环境下的青年,会运用哪些方式为国家发展献出自身一份力量?学生纷纷回答经商、参军、出国留学等,课堂气氛极其热烈,学生和教师、其他学生分享自己所选原因,甚至创设情境充实自己的想象。紧接着历史教师提出,在当时背景下会面临哪些困难?学生表示,如果做生意会承受来自政府以及其他方面压力与影响;如果积极投身于革命,但因实力不足会经常失败。随着问题深入,课堂气氛慢慢安静,最后历史教师作出总结,使学生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心中要对民族和国家保持热爱与自信,才能更好地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核心素养。

三、基于综合情境提升学科素养

当前高考历史注重考查学生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相比,学科素养以试卷测量方式呈现所考查的核心素养,充分体现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纵观高考历史命题,通过融合学科内容和试题形式全面考查学生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展现复杂问题情境,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情境中应注重从多个层次融合知识能力,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近年来,高考在全新教育环境下逐渐完善命题形式,在试题中全面考查学生学科素养。例如:针对历史时空观念,在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方面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其中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基于时空尺度综合、分析、比较历史与现实问题、将问题置于时空框架下独立探究、自主绘制历史事件图表并附注说明;在学科素养方面,在特定历史时空下概况和叙述史实、考查学生掌握历史时空尺度并深入理解多种划分历史时空方式,科学辨别史料时空信息、选取合理时空尺度深入探究和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通过对比得知,高考历史在考查学生学科素养方面有着较大难度,历史教师在日常备课中需结合试题分析学科素养。例如:2019年全国高考卷历史某道题目基于乾隆时期江南土地关系考查唯物史观;其他地区试卷也从不同层面考查史料实证素养、时空观念素养等。历史教师在情境中可创设综合情境,指导学生深度学习。例如:在探讨分析鸦片戰争失败原因,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采取追问方式,教师:“鸦片战争为何失败?”学生:“武器装备落后。”教师:“为何武器落后?”学生:“科学技术落后。”教师:“为何落后?”学生:“儒家思想忽略。”紧接着教师提出如何武器装备先进,是否会改变甲午中日战争结果?学生表示战争结束依旧输,因为未改变专制思想观念。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关键即反思性学习,合理创设情境能促使学生深入学习,发展思维能力。

四、基于应用情境强化关键能力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无论其知识和能力均具备内隐性特征,该特征和数学、物理等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问题解决等显著应用的学科相比较为特殊,正是因此导致大部分学生产生历史学科毫无应用价值等错误思想观念。由于高考试题切实反映与现实生活、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等有着紧密的内容,故而创设应用情境能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充分体验和感悟历史学科特有价值和意义,强化关键能力。

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基于不同角度选取和解读史料;思辨性是历史学科最为显著的特征,然而很多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惯性带着已知结论寻找依据,并未在历史课堂中较好地体现思辨性,逐渐丧失史料特有作用。对此,教师可从多方面选取史料并创设情境,强化学生解析能力的同时在具体情境感悟历史学科特有的思辨性。例如:当前高考历史试题在考查太平天国等方面知识时倾向于如何评价,重点落实历史理解、解释、价值观以及史料实证等多方面学科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可为学生提供多角度观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教师为学生选取两段对太平天国正反面评价,学生结合教材能明确处于不同时期马克思认知矛盾,随即教师让学生分析哪个观点正确以及马克思为何会改变自身看法。如果学生未全面清晰认识太平天国知识,在解决上述问题时则会陷入困境,创设应用性情境使学生在合理分析和应用史料价值基础上高效分析和解决问题。

其次,借助理科思维强化探究能力;学科间有着紧密联系,历史学科不同知识点相互连接。例如:学习宋朝文化时需要在课堂分析苏轼、李清照、宋词等知识,故而突显应用语文知识重要性。学习近代科学史时需要引入物理学科爱因斯坦相对论和牛顿力学。历史在指导学生解析试题时可尝试运用理科思维,提升探究能力。以“两次鸦片战争”为例,很多试题都倾向于考查对各个条约时间、意义等掌握程度,如果教师只让学生了解签署各个条约产生的屈辱感,不利于学生条约背后内涵。故而,教师可创设情境分类讨论条约内容,促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保持理智,精准思考历史事件,提升探究能力。例如:1842年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圆,割香港岛、开放上海、宁波、厦门、广州、福州五大通商口岸、由双方协定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1843年与英国签订《五口通商章程》:领事裁判权。同年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片面最惠国待遇。1844年与美国分别签订《望厦条约》与《黄埔条约》,在外交、通商口岸享有和英国同等权利,在通商口岸停兵船、设领事、自由贸易以及永久居住。要求学生根据上述条约分类讨论:①概括不利于中国条约内容;②分析有利于推动当时中国发展条约内容;③判断对中国影响较为模糊的条约内容。通过实施分类讨论能促使学生在分析问题中从笼统解答过渡至精准思考,强化探究能力。

结束语

高中歷史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需注重归纳总结高考试题特征,从多方面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提升学生历史综合素养与教学质量,实现预期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姚厚胜.高考历史试题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及复习策略[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0(4):35-37.

[2]林从文.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20,(25):143-144.

[3]苏小琳.浅谈“新情境”命题环境下高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初步培养--以学习,学术情境和新高考历史选择题部分命题为例[J].教师,2020(3):99-100.

[4]赵启佳.新高考视野下高考历史试题材料的解读策略[J].卷宗,2020,(2):277-278.

3269501908219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感悟三角形的高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