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索

2021-03-18 09:23徐金利
高考·上 2021年12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有效性

徐金利

摘 要:伴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生态化课堂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而生态化课堂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及学习模式,同时还为教学管理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从生态化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的意义、影响其渗透的因素以及生态化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浅要探析,旨在促进其不断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生态化课堂;高中生物;有效性

生态化课堂对于学生生态意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生态化课堂可以助力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伴随生态意识的不断发展,生态化教学状况和其教学质量也逐渐作为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生态化课堂在高中生物中的有效渗透,可以促进高中阶段学生生态意识不断提高,从而使得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可以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一、生态化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一)促进生态保护发展

现阶段学校作为培养人最重要的阵地,对于学生生态意识教育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之中进行生态教育的渗透,可以使得教材内容成为教学的重要素材。并且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生态文化以及生态理论相关的知识,在此基础之上,促进学生对于生态保护以及生命的价值能够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使得学生在这一阶段之中树立较为正确的生态观念,并且借助于课堂之中长期的影响使得学生所拥有的生态意识逐渐得以不断发展,促进其良好生态习惯的养成,进而使得其在实际的生活之中能够切实地将生态保护作为自己的责任。

(二)促进学生生态意识的发展

在目前的生态化课堂之中,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运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同时在这一过程之中,要注重对于和谐课堂环境的构建,从而使得课堂的实际效果得以提升。并且生态课堂在现阶段生物教学之中渗透,可以助力于全体学生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学生可以在生态课堂之中学习到生物知识。同时还可以达到训练其推理能力的效果,使得学生在这一过程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在正式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要将生态文明融入实际的教学,以此来推进生态课堂的建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实际的生物实践,从而促进其生态意识的加强。

二、影响生态化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的因素

(一)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

在高中阶段生物教学中,教师往往对于教学太过于重视教材内容而忽视了对于实际生活之中相应的教学资源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同时对于学生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这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面对现阶段新课程标准着重强调培养学生實际动手能力的要求,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对于新课程改革相应要求进行深入研读,力求可以对其有一个较为深刻地理解。以此保证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不至于出现与其要求相违背的情况,同时也使得教师的教学不会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违背。并且能够促进生态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促进高中生物课堂得以不断发展与进步。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够和谐

生态化课堂观点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对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融洽人际关系有着一定的帮助,并且对良好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但在这一阶段教育过程当中,由于部分老师所遵循的课堂观点太过老旧,其所使用的课堂观点还未能改变过来。这也就造成了在实际教学活动之中灌输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这一局面的出现,而这也就使得在课堂中,学生一直处于听课的过程,而很少有表达观点的机会。学生在这一过程之中没有丝毫的发言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十分不平等。长此以往,生物课堂也就随之而死气沉沉,并且学生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之中也会阻碍其学习的进步,严重的会使得其形成厌学的情绪,并将这一情绪延续到其他的科目之上,进而使得其整体学习成绩下降。

(三)进行教学评价的观念相对比较落后

对于现阶段的高中生物教学,都是以实际高考为导向。也因此,对于其教学的评价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以笔试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其笔试实际成绩来衡量对于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并且这也作为其唯一评价标准与考核标准。然而这一较为传统的考核方式对于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却很难起到考核作用。即使高中阶段会进行相应的实验统考,但是其成绩地位却并不是十分重要,因此大部分学校会以考前集训的形式来应付统考。这也就使得统考完成之后在实际教学与考核评价之中,教师再难重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是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其成绩之上。所以学生在这样的评价模式之下难免就会养成机械学习知识的习惯,从而使得其很难感受到生物实践所带来的学习乐趣,而在不断机械重复的过程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被逐渐磨灭,进而阻碍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三、生态化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构建策略

(一)设计好导入环节

教师将生态教育在课堂导入阶段进行引入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学生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之上,使得生态教育的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之中充分地利用课前导入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使其能够对生活与生态之间的关系有一个较为深刻地认识,进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在实际生活之中的形成。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在导入环节之中设计相应的问题。通过提问学生:“在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之中,透明玻璃以及红色玻璃这两种颜色的玻璃哪一种更适合作为大棚的盖顶?”而这一问题的提出则可以使得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并且带着这一问题来进行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得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教师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在学生掌握本节课教学内容之后,再让其对导入环节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使其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到正确的答案,从而锻炼其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其正确生态价值观念的形成。

(二)利用具体知识点进行渗入

在现阶段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将生态化课堂进行渗入,教师需要充分利用高中生物教材内容。通过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实际的知识点进行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化。教师在这一环节要通过一系列教学手法的实际运用,将高中生物实际的知识点与生态化课堂进行结合,从而达到促进其发展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生物科学与社会》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的时候,可以先运用相应的影像视频来进行导入,引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之中对于现阶段的生态环境实际情况进行思考,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紧接着,教师提出现阶段环境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再由学生代表将本小组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与大家进行分享。而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之中,可以利用这样类型的办法,不断激发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进步,从而使得其能够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所在,进而促进生态化课堂在高中阶段生物教学之中的构建。

(三)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探索

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注重生态文明教育在其中的渗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要注重课堂教育对于学生情感态度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在这一过程之中不断促进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要做到不仅仅从理论这一层面对知识进行相应的教育,还要做到在实践活动之中促进其对于知识的理解,并且助力于其知识结构的构建。而这也就使得教师在对实际的知识进行教学时,充分认识到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学习《设施农业》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探索活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通过运用实践探索这一教学形式使得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本节课所学的实际知识内容,从而使得其对于知识的认知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在这一实践活动之中,学生可以切实地感受到传统农业以及设施农业这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别。从而促进学生在实践探索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助力于生态化课堂在高中阶段生物教学之中的构建。

(四)“开放和选择”这一教学课堂的构建

高中阶段的生物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这也就使得其相当符合跨学科研究的要求,并且现阶段大多数学校对于STEM处于高度重视的状态,即在其中融入工程以及科学等。然而有一部分生物实验其材料的采集十分的困难,与此同时有的实验其反应速度慢,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也就使得其实验的开展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而在这一过程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新的实验仪器进行实验。同时教师还需要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最大限度将高中生物教学与现阶段生态实际二者进行有效结合,促进生态化课堂的不断发展。例如: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之中,金丝雀鷊草等系列的材料实际上具有较大的采集难度,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改用玉米以及黄豆等种子,从而大大降低实验的整体难度,使得其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之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之中,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并致力于生态化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构建。

(五)运用案例教学法

对于高中生物的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际案例的作用使得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对于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而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在教学之前就根据本节课内容来进行案例的整理,从而达到在课堂之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效果,通过这一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在具体探究实践的过程之中一直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对于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群落的演替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我国退耕还林政策”这一实际案例,教师在教学之中利用这一案例对农业的实际发展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展示,将其发展过程中农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之后生态环境所发生一系列变化呈现在学生面前。而在学生学习完这一部分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人类活动对于群落演替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相应的思考并进行讨论。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探究方向,使学生能夠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应讨论,并且在对于这一案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会随之得以发展,其认识也得到了深化,进而促进其良好生态意识的培养。

结束语

要使生态化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挥有效性,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不断追求符合其实际要求的教学观念。要做到不断追求课堂的实际效果,教学之中的乐趣。并且对于教学目标的设置要符合生态化课堂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转变教学设计的相应思路,从而最大限度促进生态化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之中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薇,房岩,孙刚,刘聪.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科技视界,2020(23):160-161.

[2]庄好美,袁莹.生态观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途径[J].中华少年,2020(1):183+187.

3609501908212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有效性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