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之光”2019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巡礼(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昌模式改革

2021-03-18 04:13
纺织导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纺织之光新昌专业学位

文 | 本刊记者 张 娜

经过10余年的改革与建设,浙江理工大学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国内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示范点。“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昌模式改革”项目成果内容包括以下 3 个方面。

(1)与地方政府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构建以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为导向的“顶层设计政校合商,产业服务区域优先,过程管理平台依托,日常培养企业前置,科研攻关实践引领”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提炼面向行业的高端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共性特征,逐步达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而施”的动态育人目的,为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之间“偏离”造成的“就业难”和“人才荒”的两难问题提供依据。

(2)将工程硕士培养与科研项目有机结合,探索了“研究内容工程导向、关键技术教授掌舵、攻坚主体学生领头、资源条件项目保障”的培养方法,建立校企导师共同指导下的研究生主体项目负责制,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应用技术研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融合工程应用能力提升的课程体系建设,围绕产品与技术展开成果评价体系改革,为解决工程/学术硕士培养同质化严重、学术成果工程价值不高等共性问题提供依据;搭建政策平台,通过“专项绩效奖励、单列晋升指标、基础应用并重”等制度改革,提升政策对人才的吸引能力,确保优秀师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3)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优秀研究生以服务所对接企业产品为蓝图,“走出去”创业;同时拓展联培基地承载中小企业产品研发中心的能力,吸引中小企业“跑进来”解题,为解决培养实践基地人力物力资源匮乏、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培养模式难持续推广的问题提供依据。

该成果展现了突出的示范效应与虹吸效应。近 5 年县级及以上科技机构到联培基地参观学习逾200次,服务地方企业200余家,并且教育部专门在新昌召开“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现场调研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为纺织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工程项目攻关能力获得质变,突破了一批纺织装备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培养成果得到业界肯定和媒体报道,产生了强烈的辐射效应。

教育部调研组到新昌实地考察

猜你喜欢
纺织之光新昌专业学位
锐新昌:上市前股东减持分红 圈钱割韭菜嫌疑深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困境和思考
“纺织之光”201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奖成果巡礼(四)
“纺织之光”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巡礼(三)
“纺织之光”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奖成果巡礼(五)
“纺织之光”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奖成果巡礼(四)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