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2021-03-19 00:18王伟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心理状态血液透析

王伟

【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10月,在我院治疗的29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15例,在此基础上,应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量表、SAS量表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血液透析;针对性心理护理;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11--01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常用手段,但由于該病病程较长,病情较重,且受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影响,患者多存在复杂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研究发现,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多存在恐慌、易怒情绪,甚至可能对生活丧失信心。国内外研究表明,对患者采取恰当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2]。因此,本文将对患者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并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7月-10月,在我院治疗的29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4~74岁,平均(60.34±4.90)岁,血液透析时间0.6~9.5年,平均(4.67±1.29)年。对照组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38~75岁,平均(61.10±4.55)岁,血液透析时间0.7~9年,平均(4.86±1.43)年。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具体方法:(1)护患关系:与患者主动交流,保持诚恳的态度,取得患者信任,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治疗的看法;(2)增强患者治疗信心:由于血液透析只能维持患者生命,患者只能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极易因情绪低落丧失生活信心,而责任护士应为患者介绍疾病知识、透析治疗原理及预后,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邀请治疗效果良好的病友现身说法,增强其治疗信心;(3)心理护理:对存在明显悲观失望情绪的患者,应进行信心鼓舞,尽量消除其恐慌心理;培养其自我护理能力,增强其自我效能感;为患者提供表达负性情绪的渠道,疏导心理压力,例如鼻腔呼吸放松法、音乐疗法、注意力转移法、冥想等,改善患者心理状态;(4)提供支持:加强对患者的家庭及社会支持,做好家属工作,充分发挥家属的监督、指导作用,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会活动,加强社会支持;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增强对患者的线上心理支持。

1.3评价标准

应用焦虑自评问卷(SAS)、抑郁自评问卷(SD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应用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0分制)。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应用()表示,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量表、SAS量表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血液透析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并引起患者一系列心理问题,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纠正其异常心理状态。研究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存在恐惧、孤独、焦虑、抑郁、矛盾、悲观、绝望等情绪。因此,应分析患者的心理特征,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增强其治疗信心及健康信念,使其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研究显示,早期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为焦虑、恐惧,而抑郁情绪贯穿其病情的各个阶段,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受躯体因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治疗不适因素等影响,可加剧其负面情绪。同时,患者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与其抑郁情绪密切相关,文化程度高患者心理异常多与生活质量要求高、疾病认知能力强有关,而低收入患者的抑郁情绪多与经济压力有关。因此,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其抑郁、恐惧、焦虑心理,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例如,对恐慌不安患者,可告知其最新诊疗手段,宣讲健康知识,邀请治疗成功病例分享治疗经验;对忧虑自卑患者,应加强营养护理,鼓励患者适当运动,改善其外在形象。此外,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社会及家庭支持也非常重要,通过加强护理支持,可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在本次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量表、SAS量表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也证实了其护理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对血液透析患者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曹海霞,何淑红. 心理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探究[J]. 甘肃科技,2020,36(9):156-158.

[2] 林桂梅,陈友莲,陈利霞. 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9,9(4):136-138.

[3] 任崔崔,付柏籽,董一民. 针对性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患者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J]. 透析与人工器官,2019,30(4):128-130.

[4] 房巧梅. 针对性护理对血液透析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0,8(2):94-96,100.

[5] 王雪强. 认知、心理、行为针对性护理对HIV阳性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感染的影响[J]. 皮肤病与性病,2020,42(4):509-510.

3798501908202

猜你喜欢
心理状态血液透析
浅谈主持人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教师应关注自己的亚心理健康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优质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