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区老年自然人群平衡能力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1-03-19 07:11赛娅热雪克拉提李杨静艾山江吾马尔王红梅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农牧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握力

赛娅热·雪克拉提 李杨静 汪 丽 白 雪 向 红 艾山江·吾马尔 王红梅

跌倒在造成老年人残疾和死亡的原因中居于首位[1]。60岁以上老年人当中,约有1/4的老年人每年至少经历1次跌倒,1/5的老年人因为跌倒而导致严重损伤,不仅加重老年人的负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和保健需求也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2]。有数据报道,2015年在美国跌倒造成的医疗费用约500亿美元,可见跌倒已成为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3]。

老年人的跌倒是可预防的,老年人平衡能力受损是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1,4]。平衡能力是人体维持正常体位和进行日常活动的基本保障,老年人反应时间延长、步态的稳定性下降以及肌力快速退化的现象,是导致平衡能力出现增龄性降低的根本原因[5]。跌倒风险是影响老年人独立生活的重要障碍。本研究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区老年自然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总结该人群平衡能力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老年自然人群跌倒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进一步减少老年人跌倒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2017年9月~2018年5月,采用多级随机抽样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区开展老年自然人群平衡能力调查:第1阶段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北疆随机抽取一个县(北疆木垒县、南疆洛浦县),第2阶段在每个县随机抽取6个乡镇,第3阶段在每个乡镇随机抽取5个村,第4阶段每个村随机抽取20例≥65岁的老年人,共计纳入1200例研究对象。本研究经笔者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核并通过。纳入标准:①年龄≥65岁;②有自主意识,能理解并能配合调查;③能够行走(包括使用辅助设备);④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慢性病(肝脏、肾脏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者;②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意识障碍不能配合调查者;③处于急性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者;④长期卧床且无行走能力的患者。最终1057例完成了本次调查,应答率为88.08%。剔除资料不完整的52例,最终共1005例进入统计分析过程。

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以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现场调查。对有语言障碍的老年人,请其亲属或看护人员回答。通过统一评估方法,培训调查人员,确认其对量表的理解具有一致性。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民族、年龄、家族史、吸烟、饮酒史。(2)体格检查:采集所有患者体重、身高、腰围、收缩压和舒张压等一般资料,并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实验室检查:所有的研究对象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10ml,用离心机3000r/min离心10min,2h内分离血清置于-80℃冰箱中保存待测,运至笔者医院采用全自动化学分析仪检测生物化学指标,包括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4)Berg 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BBS是判断平衡能力受损的金标准[6]。评分标准是观察受试者在限定的时间或距离内完成14个项目运动(由坐到站、无支撑站立、无支撑坐位、站到坐、转移、闭眼站立、并脚站立、手臂前伸、弯腰拾物、转头向后看、原地转圈、双脚交替踏凳、前后脚直线站立和单腿站立)。每个项目的评分为0~4分,最高总分为56分。以BBS<40分定义为平衡能力受损,有跌倒的危险。(5)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 up and go test, TUG):按标准方法记录从开始步行到臀部再次接触椅面所用的时间。(6)10米最大步行速度测定(10-metre maximum walking speed test, MWST):按标准方法记录受试者步行走完10m的最大速度。(7)上肢握力(hand-held dynamo,HHD):采用JAMA手握式握力计测定优势手的握力。(8)下肢肌力:采用等速肌力检测仪对受试者双下肢肌力(屈髋、股四头肌、腘绳肌、胫前肌肌力)。(9)骨骼肌重量测定:采用Inbody 720型人体成分分析仪对受试者肌肉重量进行检测[单位:千克(kg)]。(10)骨密度测定:采用便携式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前臂尺骨、桡骨骨密度。

结 果

1.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及临床基线资料:符合研究要求的受试者共1005例,其中男性524例(52.1%),女性481例(47.9%),患者年龄65~100岁,平均年龄72.02±5.44岁,详见表1。

表1 受试者的临床基线资料特征

2.不同性别、年龄段组老年人平衡能力相关表型状况差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区65岁以上老年自然人群的平衡能力受损率为18.7%,其中男性为17%,女性为20.6%(P<0.05)。男性的上肢HHD、双下肢肌力(右腘绳肌肌力除外)、肌肉重量均明显大于女性(P=0.000)。男性在TUG、MWST中用时较女性快(P<0.05),且骨质疏松患病率较女性少(P=0.000)。本研究中65~69岁、70~74岁、75~79岁以及≥80岁老年人平衡能力受损率分别为37.3%、31.9%、21.6%和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TUG用时增加(P=0.000),上肢HHD、双下肢肌力(双下肢腘绳肌、右屈髋除外)、肌肉重量、BBS评分明显下降(P=0.000),详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年龄组老年人平衡能力相关表型状况差异

3.不同平衡能力的老年人体质现状的差异:以Berg平衡量表作为检测平衡能力的金标准,以BBS40分为分界点,将本研究对象分为BBS≥40分和BBS<40分两组,分析两组老年人体质现状的差异。平衡能力受损的老年人的年龄、BMI、TUG用时均高于平衡能力好的老年人(P<0.05),MWST用时、上肢HHD、下肢肌力(除右腘绳肌)、肌肉重量均低于平衡能力好的老年人(P<0.05),详见表3。

表3 不同平衡能力的老年人体质现状的差异

4.平衡能力受损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平衡能力受损为因变量,年龄、性别、BMI、上肢HHD、腰围、肌肉重量、肌力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P=0.000)、高BMI(P=0.000)为老年人平衡能力受损的危险因子,而上肢HHD增加是老年人平衡能力受损的保护性因子(P=0.000),详见表4。

表4 老年人平衡能力受损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讨 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区老年人多属于体力劳动者,相对于城市有较多的户外生产、生活,但本研究人群平衡能力受损率却接近国内一项纵向研究的19.64%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19.1%,可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区老年人仍有较高的跌倒风险[1,7]。平衡能力的测试作为预测跌倒的指标[8]。本研究发现,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下肢肌力、肌肉重量、BBS评分明显下降,TUG、MWST用时增加,可见老年人平衡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增龄、高BMI为老年人平衡能力受损的危险因子(P<0.05),而上肢HHD增加是老年人平衡能力受损的保护性因子(P=0.000)。

平衡能力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不仅能帮助人体维持某一特定姿势的稳定性,而且能及时调整重心以控制身体维持稳定。平衡功能受损增加老年人跌倒风险。TUG与MWST是两种较好的预测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工具,能快速评估老年人步态、运动能力、身体虚弱程度[9]。本研究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区老年男性在TUG与MWST测试中用时较老年女性快,可见该地区老年女性的平衡能力较男性差,且跌倒风险较男性高。这与中国台湾地区的2项研究结果一致[10,11]。

本研究发现,增龄是平衡能力受损的危险因素,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平衡能力呈下降趋势,且平衡能力受损的老年人的年龄高于平衡能力好的老年人,国外的研究也有同样的发现[3,12]。但本研究人群平衡能力受损率低于国内外报道的社区居住老年人,这种差异可能与本研究对象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区,有更多的室外活动、生产生活有关。

握力是测量上肢肌肉等长收缩力量的,是老年人肌少症的诊断标准之一。有研究显示,握力可用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更有研究者将握力下降纳入预测衰老的一项因子[13,14]。有研究表明,肌肉力量的下降是老年人跌倒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15]。本研究发现,平衡能力受损的老年人上肢HHD减弱,上肢HHD增加是老年人平衡能力受损的保护性因子,考虑较强的肌肉力量可以在步行时提供更好的稳定性支持,从心理角度上以减少对跌倒的恐惧并提升机体的活动能力,这可能对将来预防跌倒起积极作用。

体型在跌倒中也同样起重要的作用。Mitchell等[16]研究发现,肥胖的个体与体重正常的受试者比较有超过31%的跌倒风险。本研究发现高BMI加重平衡能力受损的风险。Hue等[17]研究证实,体重与姿势稳定性具有较强关联性。对于肥胖个体来说,减肥有助于平衡能力的增强,从而减少跌倒的风险。

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的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18]。平衡能力受损是公认的引起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发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区65岁以上老年自然人群平衡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跌倒风险增加;年龄、上肢HHD、BMI可作为老年人平衡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为老年人跌倒的预防、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但老年人跌倒是多种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进一步评估老年人医疗、生活环境等外在因素,才能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预防跌倒。

猜你喜欢
农牧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握力
巧练握力益康寿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推进全民阅读 助力文化润疆
不哭饼
西藏农牧区的茶叶消费:一种身心生态的微观视角
对民族地区“后疫情时代”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以合作市农牧区中小学为例
儿童握力弱,未来健康差
不容忽视的握力
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农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农牧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