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证分析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2021-03-22 02:35曹碧云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馆藏图书文献

21世纪是数字化,亦是信息化的时代,无时无刻不在产出数量庞大的信息,这些信息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扎实的知识储备。作为培育人才的最高学府,高校具备科研和人才培养两种职能,这两种职能的发挥都离不开其桥梁——图书馆。图书馆的建设水平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前沿保障。对高校自身而言,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做得好,能够间接带动学校的科研工作,更好地服务师生的学习和工作。此外,图书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带动学校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建立起高效便捷的文献资源服务体系,是高校自身的建设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部分。对社会变迁与国家发展而言,图书馆的海量文献资源彰显着信息资源数据化的发展趋势,也深刻反映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变迁。因此,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与资源利用共享势在必行。不少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目前学界对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料建设的相关研究不在少数,但是大多都偏向于理论建构,实证研究较少。

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段双喜老师所著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实证研究》一书正是基于上述的研究现状,从一种新的视角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问题展开实证研究。之所以选择实证研究,除了基于对当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究现状的分析之外,就是基于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作者现任职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长期从事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坚实的理论基础。该书以华东师范大学为样本,基于该高校的图书馆以及各院系资料室内的图书信息资源数据,对供应商及专业核心出版社进行了充分详尽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分析。

该书内容详尽,逻辑清晰严谨,理论基础扎实。全书共分为九个主要章节,内容分别涉及核心出版社的探讨、图书保障、供应商评价、外文图书保障、中文电子图书供应形势、纸电配合的准备、数字化环境下特色馆藏建设、特色馆藏建设与图书采访、特色馆藏收集与使用调查等,全面涵盖了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主体及细节。其中理论的构建和提出对于其他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在第一部分的内容中,作者首先以经济类书目资源的出版社为例,对核心出版社进行了探讨,具体包括对当前研究现状的分析、分析方法与过程,并列举出了部分数据,进行了分析。在第二部分内容中,作者基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图书馆及各院系资料室的数据调查探究了图书保障问题,具体包括厘清统计对象、介绍统计方法和统计过程、分享相关的保障数据以及对 “联合保障” 问题的分析。在第三部分内容中,作者同样基于具体书籍的分析对供应商进行了评价研究。作者以微观书目为入手点进行切入,首先介绍了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设计;然后列举了部分数据并进行了说明;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作者的见解与建议。全面、系统、完整地从实证角度为供应商评价作出了参考蓝本。在第四部分内容中,作者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论述外文图书保障的统计调查问题。首先作者介绍了自己的实施方法和过程,列举了外文图书的保障数据,并解释了其采购意义;接着介绍了外文图书种数的保障情况和馆藏文献的借阅情况,这些情况不仅是基于学校官方的分析,还结合了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作者汇总和展示了问卷调查情况,其中包括问题、意见和建议,最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在第五部分内容中,作者调查了中文电子图书的供应形势,包括研究得综述、目标、方法、思路、过程、数据及其分析,基于讨论与分析得出结论。基于研究结果和相关数据,作者还对未来中文电子图书供应形势进行了展望。在第六部分内容中,作者以学术馆中文馆藏单纸本策略为依托,对单纸本政策的重审、预订时添加复本及复本的补充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纸电配合准备建设方案。在第七部分内容中,研究了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中基于数字化环境的建设意义、建设思路及其相关问题。在第八部分内容中,首先对特色馆藏建设与图书采访的概念和意义进行了说明,接着对其中的人员设置、中间商以及采购渠道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第九部分内容中,作者以新时期中国教育史志文献为例,进行特色馆藏收集与使用的调查,介绍了特色馆藏收集与使用的概念与定义、研究现状与意义、调查目标与方法、研究思路与过程、书目数据、纸本馆藏情况以及图书资源的使用情况,系统探讨了特色馆藏收集与使用的相关问题。该书的第六部分至第九部分内容以建设现状与社会发展环境为依托,进行了前沿探究。

该书基于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研究情况,从诸多建设细节入手,内容详实全面,为当前该方面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有效补充。而其中,作者为数字化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具有借鉴与参考价值。在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文献资源建设应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中之重,依托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手段,以高校及社会发展需求为本,在给予文献资源充分的图书保障的基础上,健全全面化、特色化、安全化相结合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机制。首先,数字是信息的依附,随着数字文献资源在高校图书馆资源中占比的迅速增长,对于各电子数据库、电子期刊等数字文献资源的全面整合是一大重难点,应克服重重壁垒,加强信息资源的关联,及时破除各个信息资源拥有者自成体系的局面;协调各资源拥有者主体利益,统一规划,合理地进行数字文献资源的开发研究与共享;齐头并进,将原本分散的检索系统与无序的信息资源整合为一个全面化的数字文献资源信息系统。其次,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充分迎合高校内各群体及社会发展需求,针对不同主体、层次、类别的人群及机构的特点与需求,通过性质、学科设置、科研方向等差异化的功能定位来建设个性化的文献资源库;同时,在此基础上完善终端应用,以满足读者资源获取与共享的需要,实现特色化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第三,加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质量保障是整个建设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数字资源日益激增的环境下,对图书馆内的数字文献资源进行馆藏评价并保障其质量这项工作必不可少。阶段性地对馆内的数字文献资源采集、入馆情况、读者需求的匹配程度以及资源本身的状态进行全面完整的调查分析,通过对文献资源的评价实现图书馆的动态建设调整;及时改正不足,查补缺漏,完善符合本馆的安全化的文献资源建设机制,最大限度地保证馆内文献资源的质量安全。

总体而言,《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实证研究》一书填补了该领域实证研究的空白,有理有据,数据详实,理论扎实,其中的各种数据的收集、展现与说明分析大大提高了该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除了客观真实的数据之外,还有全面详细的理论建构论述,这都得益于作者多年的工作和研究经验。在研究过程中,作者思路清晰,且面面俱到。作者从当前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具体问题出发,结合广大师生的切身体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及可供思考的建设模式与见解,既与时俱进,又适应数字化环境的发展背景与要求,做到了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统一。该书为高校图书馆的相关从业者提供了丰富可资借鉴的从业经验,同时也为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是一本适合有关高校管理人员及图书馆从业人员阅读与学习的优质书籍。

猜你喜欢
馆藏图书文献
馆藏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图书推荐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班里有个图书角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