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数字化转型

2021-03-22 03:10张莉
中国对外贸易 2021年2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融合

张莉

2020年,在网络强国战略的指引下,互联网行业牢牢把握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稳步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社交网络构建服务新生态,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在线教育等行业均实现显著增长,创下了一项项新的历史成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冲击,互联网行业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平台服务优势,开发非接触式经济模式助力我国经济社会线上化进程提速,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行业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活力和韧性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刻影响。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我国互联网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活力和韧性。”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尚冰在1月7日召开的2021(第十一届)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上表示。

对此,尚冰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大基础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扎实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加快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数字+”“智能+”升级。二是推动技术创新,掌握核心科技。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努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科技的实力,加强芯片、终端模组、边缘计算、网络切片等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尽快解决一批关键核心问题。三是深化融合应用,构建产业生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探索垂直行业发展规律,推动互联网与工业、农业、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协同创新。四是推广网络惠民,消除数字鸿沟。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韩夏在致辞中谈到了互联网行业未来发展。一是聚焦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实力。要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力争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二是深化融合应用,拓展转型升级空间。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深化互联网在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进程。三是强化责任担当,营造健康有序环境。增强企业自律意识,依法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自觉维护互联网公平竞争秩序,共同营造安全干净、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四是推進开放合作,培育繁荣产业生态。推动技术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促进供需对接和协同创新。支持相关企业探索国际化运营合作新模式,推动平台应用、集成方案等走出去。

我国整体上处于“智能+”社会的起步阶段

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撰写的《中国“智能+”社会发展指数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在此次年会上正式发布。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宋茂恩介绍,《报告》显示,我国整体上处于“智能+”社会的起步阶段,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系为核心驱动力,更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应用、新模式、新体验开始全面与经济、社会相结合,但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群体覆盖不充分等阶段特征。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社会仍将处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化”长期并存阶段。

《报告》包括“智能+”生产供给、“智能+”生活消费、“智能+”公共治理、“智能+”数字基建四大部分。在生产供给方面,信息技术加速与实体经济融合,生产供给灵活性增强。科技制度创新力度持续加大,全力保障复工复产。线上线下加速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在生活消费方面,智能应用激活更广阔内需市场,生活消费全面在线化。普惠化、均等化惠民服务供给不断提升人民福祉,个性化、有温度、有归属感的信息惠民服务进一步向基层下沉,人人享有、人人参与、人人出彩的数字生活新格局加速形成。在社会治理方面,智能政务加速“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智慧大脑助力“一网统管”“协同管理”,数字孪生技术融合加速,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在数字基建方面,信息通信网络充分释放社会需求,助力构建在线社会。智能融合设施加快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应用设施部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

《报告》认为,疫情加速数字化转型,“智能+”对于产业发展的带动显著增强。在生产方面,疫情推动工业数字化持续升级,智能制造进一步提速。工业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发力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加快推动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传统工业大省智能制造能力保持稳步提升。在消费方面,全社会消费服务模式加速向互联网迁移,各类社会活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智能家居、在线新零售、智能出行等服务市场迎来新增长。

《报告》建议,共建共享“智能+”社会,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持续推进:一是营造更加开放的“智能+”社会创新空间,拓展更广阔内需市场;二是创新更加包容弹性的市场监管环境,激发深层次创新活力;三是深化城乡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保障全民共享数字发展红利;四是健全社会化数字技能服务体系,保障全民同享数字红利。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破次元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融椅
答数字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