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机遇

2021-03-22 03:10夏晓
中国对外贸易 2021年2期
关键词:东帝汶中葡葡语

夏晓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和葡语国家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贸易和投资往来显著下滑。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8月,中国与葡语国家的贸易额同比下降5.8%,其中2月单月贸易额环比降幅达30%。对此,中非发展基金、中葡合作发展基金董事长宋磊表示,相信疫情对中葡经贸合作的影响是短暂的,困难是阶段性的,中国和葡语国家间的优势互补将长期存在,互利合作的大趋势不会逆转。

“对于中国和葡语国家之间的合作来说,基础设施一直是传统合作领域,也是重要合作领域。中国在交通、通讯、水利、电力等建设领域有着长期而成功的合作经验,能为各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中葡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副秘书长丁恬说。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简称“圣普”)位于非洲的几内亚湾东南部,距离非洲中部和西部主要城市飞行航程约3小时。人口结构年轻,因此成为非洲乃至世界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

据中葡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派驻代表施蒙格介绍,圣普重点发展规划之一是要把圣普打造为非洲中西部地区的服务中心和物流中心。政府相信大兴基建工程,发展高效而富有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以及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至关重要。为打造这样一个区域性服务平台,政府储备了很多项目,有些正在推进,很多大型国际企业,包括很多中国企业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圣普深水港项目准备建设一个区域性的集装箱运转港,这里将成为圣普商品进出口的一個主要通道。据悉,当地政府已经组织了公开招标,并与一家集设计、建造、融资、运营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集团进行了深入的谈判与接洽。预计第一阶段的工程金额为2.5亿美元,2021年年初将完成所有相关谈判事宜并签署合同。

圣普为逐步过渡到使用清洁能源,将对电力系统进行更新升级。大河流域计划建造三个水电站,预计投资额为6000万美元左右,装机总量为16兆瓦,目前正筹备水电站的公开招标。另外,还计划在圣多美岛或普林西比岛建造一个装机总量在1—3兆瓦的水电厂,并对这个区域已有的发电场进行改造升级,涉及金额为1800万美元。此外,预计还将投入2000万美元对已有的国家电网进行升级扩建。

公路和卫生系统也将改造升级。圣普政府在双边、多边合作的帮助下,对公路领域、水资源处理和供应领域以及在卫生系统进行了投资,预计这方面还会有更多项目出台。社会住房方面,在中国的帮助下,一些社会住房建设项目正在进行之中。

圣普多次被评为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之一,最近5年内,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游客数量呈增长趋势,相关研究表明这一趋势将会持续,基建和服务领域的投资对于保持这一增长趋势非常重要,政府十分欢迎新建旅馆以及其他旅游业相关基建设备的投资提案。

施蒙格表示,最近几年圣普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一直在上升,排名成绩在非洲国家和葡语国家中非常亮眼。政府为吸引更多的投资,对司法领域如税法和银行法进行了改革,并通过了新的投资法,专门为公司开设了办理业务的窗口。此外,圣普的地理位置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希望借助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更好地融入到“一带一路”倡议,这也符合圣普要打造世界物流中心战略定位,相信双方互利共赢的合作将大有可为。

莫桑比克

莫桑比克位于南部非洲的东海岸,毗邻印度洋,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是莫桑比克重要的合作伙伴。

莫桑比克驻华大使玛丽亚·古斯塔瓦表示,当前莫桑比克正致力于修复国内在2019年遭受强热带气旋“肯尼斯”损毁的基础设施,其中受损最严重的地区是莫桑比克中部及北部的4个省份。当前莫桑比克的首要任务是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在疫情新常态的背景下,政府制定了重振本国经济的相关政策,希望完善并扩大公路、桥梁和铁路网络,促进港口、渔业、通信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建造水库灌溉以及卫生设施,包括垃圾填埋厂,并扩充其容量。

当地正在推进多项基础设施领域项目,如公路、水利以及卫生相关领域。在住房领域,计划在城镇和农村地区不断提升基础设施用地规划和建设,为青年和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港口和铁路领域,也有多项正在推进和筹备的项目,每项都在积极跟合作方进行相关磋商。

古斯塔瓦表示,融资方面也有详细规划,例如可以通过特许经营合同采取建设经营转让模式或者是工程总承包模式对莫桑比克境内项目进行投资和合作。法律框架为投资方提供相关便利和优惠政策,以保障投资方的资产和权利在国内受到法律的保护,包括产权、向国外转移股息等。

几内亚比绍

几内亚比绍位于西非海岸,面积3.6万平方公里。国家发展规划中制定了国家发展的主线以及农、渔、旅游和矿业4个主要经济增长点。为了实现上述领域的发展,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几内亚比绍迫切需要加强各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中葡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几内亚比绍派驻代表马立文介绍说,交通领域有15个优先发展项目,其中9个是公共投资,6个可以采取PPP模式,投资总额达4.317亿美元;能源和水资源领域有11个项目,其中8个是公共投资,3个采取PPP模式,投资总额预计能达到4.676亿美元;电信基础设施领域,有5个项目,3个是公共投资,2个可采取PPP的模式,投资总额预计为9050万美元;城市规划和发展方面,有6个优先发展项目,其中5个是公共投资,1个可采取PPP模式。

未来,预计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至少能吸引12.113亿美元投资,在项目建设和运营的阶段将提供优惠政策。

东帝汶

东帝汶是亚洲唯一一个葡语国家,2002年恢复独立。政府在2011年就成立了基础设施基金(简称“IF”),旨在为国家超过100万美元预算的基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其重点支持领域包括:水和电力供应及电网建设、公路和桥梁网络建设与升级改造、空港海港建设、教育卫生、旅游等等。能源领域是IF投资的重点,截至目前已为将近600个项目提供了约6亿美元的资金支持,IF正在进行的投资项目是电网改造,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石油天然气开发将是其未来工作重点。

东帝汶政府制定了《2011—2030年战略发展规划》,以创造就业机会,减少贫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该发展规划涉及公路、港口、码头、机场、电信、电力等各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旨在创造更佳方法以获取最大回报,推动非石油经济的发展,刺激私营经济的增长;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依靠天然气发电,保障电力供应,降低用电成本;在陆路海路及航空领域投资,新建及改扩建一批重点项目,提升全国运输效率。在此规划指导下,东帝汶近年来依托不断增长的石油基金,大力加强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全国电网建成,诸多国家级公路项目陆续开工。

中葡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东帝汶派驻代表东晨光表示,中国与东帝汶的经济合作主要集中在基建领域,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赴东帝汶投资建设大型基建项目,主要涉及国家电网、高速公路、港口等项目。

为实现疫后经济复苏,2020年8月,东帝汶政府已开始实施经济复苏计划,帮助国民减轻因疫情引起的财政和税务方面的负担。中长期目标是希望在2—3年内实现经济复苏,促进农业、旅游、建筑、教育、新能源、通讯等领域的发展。例如,通过历史建筑物修复、乡村道路建设,促进旅游业发展;通过海底光缆建设,把东帝汶跟其他的国家连接,促进东帝汶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东帝汶中葡葡语
中葡酒业业绩恶化或受内部战略失衡影响
数字中枢的构建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研究
全球有多少国家说葡语(答读者问)
东帝汶“开国总统”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