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班主任在家校互动合作中的沟通方式研究

2021-03-24 10:11王哲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家校互动留守儿童班主任

王哲

摘 要:留守儿童班主任是班主任中的一种特殊人群,其除了扮演一般班主任角色外,更多的是要在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学习进步与家校沟通等方面多下功夫。本文从现在留守儿童班主任老师在家校互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家校沟通的方式,以期对于增强家校沟通效益,守护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班主任; 留守儿童; 家校互动; 沟通方式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2-033-002

留守儿童接触外界的机会较少,班主任老师作为孩子们日常密切接触的人,其言谈举止对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老师与家长沟通的角度、深度、广度的选择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家校互动的成效。为此,如何选择适宜的沟通方式,充分发挥留守儿童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的积极效应就成为现在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留守儿童班主任家校沟通影响因素

俗话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个平台”,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更多的父母为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资源保障大多选择了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大多是在农村、偏远地区等经济相对落后地方的适龄儿童,留守儿童中离异、单亲家庭的数量逐渐增加,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子关系相对紧张、不和谐状态较多。留守儿童班主任老师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想与世界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个性化成长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的家校沟通是一门学问,需要学校、教师的特别重视。班主任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引路人,其沟通智慧的高低与否、沟通方式选择的恰当与否都对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大影响。就目前来看,留守儿童班主任老师家校沟通的影响因素包括心理背景、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物理环境与历史背景等环境因素;发送者的因素、接受者的因素等个人因素;意义与符号、编码与分类组织的信息因素;书面沟通、口头沟通、身体语言、图像语言、多媒体语言等方式渠道因素。家校沟通的目的是要形成教育的合力,为留守儿童的健康全面成长保驾护航。

二、留守儿童班主任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班主任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主要包括书面沟通、口头沟通、身体语言、图像语言、多媒体语言等方式。这其中书面语言周密且逻辑性较强、条理清晰,书面沟通是指以书写与阅读的方式进行沟通,比如信件、通知等,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班级相关事宜的动态变化;口头语言传播速度相对较快、反馈相对及时,口语沟通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相对较好,常用于谈论、电话联系、访问与调查学生的家庭人员情况、经济状况等,以便更好地为留守儿童给予心灵上的呵护,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班主任老师的关爱与亲切;身体语言尽管可视性较强,但是很容易让家长误解、曲解班主任意愿;图像语言相对形象生动;而多媒体语言则富有趣味性与综合性,可以拓展人际沟通的范围、较好地跨越时空的隔阂,让家长与班主任老师面对面直接沟通进而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身心发展状况以及将孩子家中与道德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放心在外工作,但是多媒体沟通往往受到设备与场地的限制。

就目前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现状来看,问题主要存在在沟通方式的选取不当上,由于班主任老师的教学经验相对不足、教学理念较为传统,尚未意识到家庭资源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较少重视挖掘家庭资源,与家长的沟通互动相对不足;其次,班主任老师沟通的时候大多是以留守儿童遇到的问题为主,时间上大多在问题出现之后的反馈与解决对策的商量上,班主任老师与家长预先的沟通互动较少,对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了解不全面,问题的沟通难免会引起外地家长的担忧,并不能达到有效解決问题的效果;再者,班主任老师在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的时候,多以学习为主,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沟通相对较少,往往忽视孩子们健康积极向上性格的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在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互动中,班主任老师往往在无形之中会将学生与其他孩子做一些横向比较、或者纵向比较,衡量标准相对单一、框架结构的束缚相对较强、沟通时平等沟通的心态往往并不明显,班主任老师无形中会显示出趾高气扬或是不耐烦的态度,孩子的家长总是难免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训”状态。

三、留守儿童班主任家校沟通方式探究

1.注重教育方法技巧的沟通互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留守儿童家长由于受到受教育水平程度较低、教育方式僵硬强制、教育理念保守等方面因素影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选择的教育方法往往并不恰当,体罚孩子的现象也时常发生,为更好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快乐愉悦的环境,班主任老师无论选取何种沟通方式与家长沟通,在内容上都应注重教育方法与教育理念的沟通。首先,在口头沟通中,班主任老师可以多多地和家长说一些优秀的典型案例,和家长一些分析这些案例中内含的一些教育理念,让家长学会包容孩子们的不足之处,解放孩子们的天性,多用赞赏性的、鼓励式的态度看待自家孩子,不要用过分强制性的言语苛责孩子的不足之处,否则孩子不但不听,甚至会产生抵触、叛逆心理,以撒谎或是回避的方式回应家长的苛责,这样的话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便会陷入不可回转的死局当中,亲子间感情也难免产生隔膜。其次,书面沟通中,班主任老师可以将适用于每一位孩子的教学技巧、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内容印发成一些小册子,方便家长随时翻阅了解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时发现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不足并及时更正,为促进孩子的积极健康成长、学生个性化的发扬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氛围。再者,由于留守儿童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家长对班主任书面表达或口头表达的意愿或是主旨理念的消化理解难免会不到位。为此,班主任老师也可以分享一些关于教育方法、技巧的影像视频给家长,让家长直观形象地了解教育方法、理念的实施办法,加深其对于班主任老师语言或是文字的印象。

2.沟通要做到事前、事中与事后沟通有机结合

沟通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很多留守儿童在性格方面大多怯弱、倔强、执拗且缺乏独立性等,留守儿童班主任老师应当加强与家长的事先沟通,要提前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人员情况、经济情况等因素,多和家长沟通孩子性格养成因素,让家长重视到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在孩子一生成长中的价值引导作用。班主任老师还应当加强与家长的定期沟通,尽管很多的家长大部分时间都是外出务工、不在家,但是现在信息技术也较为发达,班主任老师应当将学生的动态发展变化实时与家长反馈,让孩子家长除了一些日常事务的沟通,更多的关注与孩子的情感沟通。班主任老师可以利用书面沟通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进步状况、生活情况等分块做一个整理,让家长直观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进而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日常定期的呵护与爱护,让孩子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

3.沟通方式要为正面积极内容服务

就目前留守儿童现状来看,大部分留守儿童家长外出打工大多是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是这并不代表家长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很多家长尽管把孩子留在家里让老人带着,但是还是很关注孩子们的情况的,班主任老师在利用班级微信群、QQ群沟通时,还要把家里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没有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及时反馈给家长,综合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身心发展状况,但是应当尽量以正面积极的语言为主。赞美是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内在渴望,班主任老师在他们眼中是善良而又伟岸的存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难免会存在自卑心理,为此在和家长的沟通互动中,班主任老师应当多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发展,除了让家长无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在外面打工,更重要的是要让家长也学会理解、宽容并尊重自己孩子的个性,多用一些向上的语气、语调,适宜的语速和孩子沟通,刚柔并济共同呵护孩子弱小的心灵。在非语言的沟通中,留守儿童班主任老师可以用一些亲和的身体姿势、动作;面部神情,鼓励学生家长更多的说,自己更多的做好一个倾听的角色。比如在面对面家访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应避免东张西望地看家内的装饰,要更多以亲和的态度贴近家长,善于换位思考,多多体谅家长的心思。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关注的重要問题,家校沟通又是留守儿童班主任老师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班主任老师作为留守儿童成长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其家校沟通的视角往往直接影响家校互动的成效。为此,留守儿童的班主任老师应当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与管理理念,充分意识到家庭资源在学生学习成长、性格养成过程中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以更加恰当的、适宜的沟通方式调动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更好地发挥出家校合作的资源优势合力、与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家校互动留守儿童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基于家校互动网络平台的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搭建家园互动平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实践研究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