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阅读中调研或实验类文章的特点和考点

2021-03-24 11:28刘娟
广东教育·高中 2021年2期
关键词:语言特点语篇结论

刘娟

调研或实验类阅读文章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通常位于C篇或D篇。因这类文章可能含有专业术语或专业知识,词汇相对陌生,句式结构也较为复杂,所以对部分考生来说,相对较难。笔者对近三年十套高考英语全国卷所含此类文章的对比分析发现,此类文章共出现7次,他们在文章结构、语言特色和题目设置方面大有相似之处,把握这些特点,对做这类阅读题大有裨益。

以下从语篇内容、语篇结构、语言特色和题目设置四个角度浅析这类篇章的特点。

一、语篇内容

调研或实验类文章的内容,一般是围绕某一个问题、社会现象或社会需求,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分析研究,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或反映事物真实情况,或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或提供经验教训,或提高人们的认知,或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这类文章因其内容特点有自己固有的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

二、语篇结构

以下以图表形式展现近三年高考中7篇此类文章的结构图:

由图表可见,此类文章通常由4~6段落组成,结构一般为总分总或总分。这类文章一般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

1. 主题:多位于开头段或第二段(有的文章的第一段仅提供相应的背景或引入话题)。

2. 调研或实验的过程:多位于中间段,主要介绍研究者(researchers, scientists)的身份、权威和详细的调研过程、实验过程和实验原理等。

3. 结论:调研结果或发现,以及对未来的指导意义,多位于结尾段,但总分结构的文章结果或结论部分与实验过程放在一起。

三、语言特点

调研或实验类文章各个部分的语言特点也比较明显:

1. 主题句的语言特点

这类文章的主题句可归纳为:

(1)Recent(or New)studies find /show that ...(研究发现/表明)

Recent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主题.(2020年全国Ⅰ卷D篇)

... , but a new study shows that ...(2018年全国Ⅰ卷D篇)

(2)Researchers said that ...(研究者说)

Researchers said that+主题.(2020年全国Ⅱ卷B篇)

Researchers from ... say that they have come up with a low-cost device.(2019年全国Ⅰ卷C篇)

(3)According to a recent study... , ...(根据最近一项研究)

According to a recent study in the +杂志名,+主题(即调查研究结论).(2020年山东卷D篇)

(4)研究主题或结论

Monkeys seem to have a way with numbers.(2019年全国Ⅲ卷D篇)

注意:这些句子中的主题内容多为文后第一道选择题的答案所在,把握住这些字眼的意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 调研或实验的目的和过程

这个部分中,没有统一的句式,但通常会提到研究者,并在其姓名后边紧跟一长串身份介绍,含专业、其权威性和来自某个机构,这些内容通常是不熟悉的名字和机构名字,一般不作为考点设置,可跳过。

3. 结论或意义

(2020年山东卷D篇)The tests show that ...

(2018年全国Ⅰ卷D篇)They found that ...

(2019年全国Ⅲ卷D篇)The researchers noted that ... ; they noticed that ... ; this indicates that ...

(2020年全国Ⅰ卷D篇)In the future, the team hopes to ...

(2019年全国Ⅰ卷C篇)The team hopes to make it to market in the near future.

四、题目设置

此类阅读文章的题目设置,四个选择题基本有固定的套路:

1. 主题段相关的题目(第一或第二段)

此类文章的主题多在第一或第二段提出,所以文后第一道选择题多是对主题的考查,

其设问形式有以下几种:

Whats the recent study mainly about?(2020年山东卷D篇)

Whats the first paragraph mainly about?(2020年全国Ⅰ卷D篇)

In which aspect do children benefit from puzzle plag? (2020年全国Ⅱ卷B篇)

What does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 by examples in paragraph 1?(2019年全国Ⅲ卷D篇)

Why do the researcher develop the smart keyboard?(2019年全国Ⅰ卷C篇)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new devices?(2018年全国Ⅰ卷D篇)

由此可見,此题就考查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换种说法,或者是背景、目的的理解,学生只要把握住第一、二段的主题句,即可轻易得出答案。

2. 调查研究实验的过程(中间段)

文后选择题的二、三题一般是对调研或实验过程的考查,考查考生对于细节的把握、实验的工作原理等,考点主要有:

(1)猜测词义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beanpoles”in paragraph 1 refer to ?(2020山东卷D篇)

(2)细节考查

实验过程中的细节,干扰选项常常张冠李戴混淆视听,或者刻意夸大或缩小范围。

How did the monkeys get their reward in the experiment? (2019年全国Ⅲ卷D篇)

(3)工作原理解读

一般为长难句的理解。

Whats the function of the sensors printed on plant leaves by MIT engineers?(2020年全国Ⅰ卷D篇)

What makes the invention of the smart keyboard possible? (2019年全国Ⅰ卷C篇)

(4)阐述观点的方法

How does Francisca Then explain her findings in paragraph 4?(2020年浙江卷C篇)

第(4)种关于写作手法的考查,近三年全国卷尚未出现,但它出现在2020年浙江卷中,也属于典型试题类型,需要注意。它的选项是固定的,一般包括:

by using an experts words(引用专家言论)

by making a comparison(作比较)

by introducing a concept(下定义)

by using statistics/data(列数据)

by describing the process(描述过程)。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是否清楚描述调查研究实验过程的写作手法。

3. 结论段的考查(末段)

结论段一般是重复主体段的结论、揭示结论的现实意义或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些陈述。此段的题型主要集中在:

(1)考查对结论的深层理解

On what basis do we“adjust the influence”according to the last paragraph?(2020年山東卷D篇)

What did Livingstones team find about the monkeys?(2019年全国Ⅲ卷D篇)

(2)考查全文结构和中心(选标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2020年全国Ⅰ卷D篇)

What can be a suitable title for the text?(2019年全国Ⅲ卷D篇)

(3)结论指导意义(前景)

What can we expect of the glowing plants in the future?(2020年全国Ⅰ卷D篇)

What do researchers expect of the smart keyboard?(2019年全国Ⅰ卷C篇)

(4)文章出处

Where is this text most likely from?(2019年全国Ⅰ卷C篇)

In which section of a newspaper may this text appear?(2019年全国Ⅲ卷D篇)

结论:

把握住语篇结构和各部分的语言特色,有助于我们理解语篇内容,有利于在最快时间内匹配问题的答案所在,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同时也为进入大学后写调查研究报告打下基础。

责任编辑 蒋小青

猜你喜欢
语言特点语篇结论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基于师生语言特点研究谈数学助学课堂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浅析俄语科学语体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
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台词的阶层差异浅析
结论
语篇填空训练题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