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植棉区2019年棉花种业报告

2021-03-24 09:59王俊铎梁亚军龚照龙艾先涛郭江平买买提·莫明李雪源赵素琴郑巨云
棉花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棉花

王俊铎 梁亚军 龚照龙 艾先涛 郭江平 买买提·莫明 李雪源 赵素琴 郑巨云

摘要:通过对新疆植棉区2019年棉花生产和育种情况、种业情况的调研,阐述了2019年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现状、品种审定推广情况、种业发展现状。从棉花品种“多乱杂”情况依然是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地方堡垒保护主义较严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市场监督与规范种子生产加工力度不够等方面分析了棉花生产中品种的困境;从机采棉种质资源匮乏、创新能力不足,育种目标与生产需求不符,品种选育方法老套、高效育种技术体系仍不完善等方面分析了新疆机采棉品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疆棉花品种需求;从种业创新能力、服务能力、竞争力、依法治理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疆棉花种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疆植棉区;棉花;生产概况;种业报告

中图分类号:S562.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21)01-0003-08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21.01.001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cotton production, breeding and seed industry in Xinjiang cotton planting areas in 2019,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Xinjiang cotton production, variety certification and promotion, and seed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in 2019 are elaborated. Analyzed the dilemma of cotton production from aspects such as the “multiple messiness” of cotton varieties is still the main problem of cotton production, the local fortress protectionism is more seriou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s insufficient, the market supervis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seed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are insufficient, etc.; From the aspects of lack of machine-picked cotton germplasm resources, lack of innovation ability, breeding goals inconsistent with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old-fashioned breeding methods, and incomplete high-efficiency breeding technology system, the problems of Xinjiang machine-picked cotton varieties are analyzed, and the demand of Xinjiang cotton varieties was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seed industry innovation ability, service ability, competitiveness, and legal governance ability,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Xinjiang cotton seed industry is proposed.

Key words:Xinjiang;Cotton;Production situation;Cotton seed industry report

0引言

2019年是第二輪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收官之年,也是第三轮开启之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的深入实施,一是为新疆棉花产业发展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新疆植棉地位进一步稳固;二是对“保证国内棉花自给,保障纺织行业原料供应,防止依赖国际棉花市场,促进全国纺织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压舱石”作用[1-4]。2019年,新疆棉花产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新品种的选育目标、南北疆的种植面积、棉花加工以及市场需求、政策等方面),这对新疆棉花各环节、各经营主体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作者通过对2019年新疆植棉区棉花生产、育种、加工及种业发展等情况的深入调研,阐述了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现状、种业发展现状、品种问题与需求,提出了新疆棉花种业发展方向,为新疆棉花种业政策决策提供依据[1-3]。

1棉花生产发展现状

1.1新疆2019年棉花生产概况

1.1.1种植面积与产量

2019年,新疆棉花植棉面积增加,产量比重进一步上升,棉花总产、单产、种植面积、商品调拨量连续25年位居全国第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25405 km2,比2018年增加492 km2,增长2.0%,占全国总植棉面积的76.1%,较2018年增长1.8%,其中,地方植棉面积约为16666 km2,兵团为8666 km2。新疆棉花总产500.2万t,较2018年减少10.8万t,下降2.1%;新疆棉花总产占全国总产的84.9%,较2018年增长1.1%。新疆棉花单产为1969.5 kg/hm2,较2018年下降83.55 kg/hm2,较全国单产平均值高205.5 kg/hm2。

因植棉效益、交售价格等因素影响,长绒棉、彩色棉面积进一步缩减,长绒棉种植面积约为533 km2,彩色棉面积仅为13 km2。

1.1.2纤维品质

据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检测结果显示,2019年度新疆棉花绒长实际平均长度为29.04 mm,长度整齐度为82.37%,断裂比强度为28.34 cN/tex,马克隆值为4.46,较往年略有下降。主要还是受前期低温、后期高温等不利天气影响所致。

1.1.3目标价格补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2019年自治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工作要点》,该要点提出:坚持以“控制面积、降低成本、提质增效、提高保障能力”为方向,从完善政策设计、健全补偿机制、探索补贴方式、提升棉花质量、稳定生产能力、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提出要求,以打造国家优质棉花生产基地,提升新疆棉花产业竞争力,促进新疆棉花产业深度融合和持续健康发展。

棉花补贴标准以发改委统计(截止2019年1月31日)籽棉交售量为补贴对象,南疆四地州继续执行按照棉花实际种植面积和籽棉交售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补贴,其籽棉补贴金额为1.91元/kg,面积补贴金额为2826.3元/hm 2。因2019年秋季兵团的棉花售价在4~5元/kg,低于自治区地方棉花售价,但补贴金额高于地方标准,其籽棉补贴金额为2.26元/kg。

2019年自治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与质量挂钩试点方案实施。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17]516号),自治区合理选择棉花主产县开展质量补贴试点工作,通过试点进一步完善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确保了棉花流通中体现优质优价、优质优补原则,从而引导棉花实际种植者、棉花加工企业提升棉花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以促进新疆棉花产业做优做强。并以试点为带动点,示范和引領其他区域进行改革,鼓励棉花实际种植者和加工企业通过分等采摘、分级堆垛、分级加工等方式提升棉花质量、获得更好的收益。从而促使棉花生产、加工环节人员提高品质意识,促进新疆棉花质量整体提升。

1.1.4机采棉种植

2019年机采棉模式种植面积达20000 km2(3000 万亩)以上,较2018年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占全疆棉花种植面积的80%以上(地方为 70%,兵团为100%),机采率为60%左右(兵团在90%以上,地方在50%左右,北疆在90%左右,南疆仅为40%左右)。这得益于地方土地流转和土地改革,从而便于全程机械化种植。

1.1.6植棉效益

新疆植棉区2019年的单位面积植棉总成本与上年持平。其中,肥料成本较上年上涨225~375元/hm2,农药成本上涨150~300元/hm2;水务费上涨375元/hm2左右;人力费用基本持平,机械采收费用下降300~450元/hm2。随着棉花规模化的不断推进,新疆棉花生产水平和植棉效益得到有效提升。规模化、种植大户生产成本及植棉效益显著优于基本农户(见表1)。实际上,合作社、种植大户在农资投入、人工管理及采收等方面还有较大的节本增效空间。

由于2019年度籽棉收购价格偏低,平均在5.2元/kg,在没有价格补贴的情况下,2019年度植棉收益不佳。净利润较往年减少5250~6000元/hm 2。

1.2品种审定及推广

1.2.1品种审定

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还未公布。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西北内陆棉区)新审定各类型棉花新品种9个;其中适合北疆早熟植棉区种植品种8个,适合南疆早中熟植棉区种植品种1个。

1.2.2西北内陆棉花品种审定情况

目前国家棉花审定在新疆共开设了二组试验,分别为早熟西北内陆棉区试、早中熟西北内陆棉区试。

2010~2019年,西北内陆棉区累计通过国家审定各类棉花品种共31个,其中早熟陆地棉系列18个,早中熟陆地棉系列13个(见表2),2019年品种审定数量超出历年平均数约6个。

1.2.3品种推广应用

新疆植棉区 2019 年推广各类型棉花品种68个,其中南疆植棉区36个,北疆植棉区28个,长绒棉品种4个。全疆推广面积大于13333.3 hm2(20万亩)的品种有36个,其中南疆植棉区早中熟陆地棉品种占19个,北疆植棉区早熟陆地棉品种占13个;海岛棉推广面积大于6666.7 hm2(10万亩)的品种有4个。新陆早45号、新陆早57号、新陆早61号、新陆早63号、新陆早64号、新陆早78号、新陆中37号、新陆中38号、新陆中46号、新陆中54号、新陆中67号、新陆中68号、新陆中69号、新陆中72号、新陆中78号、中棉所 49、Js206-5等品种年推广面积大于33333.3 hm2(50万亩)。

在2019年36个主导品种中,北疆早熟区中有8个陆地棉品种为商业化育种培育,5个陆地棉品种为科研院所、地州农科所及大专院校所培育;南疆早中熟区中有11个陆地棉品种为商业化育种培育,8个陆地棉品种为科研院所、地州农科所及大专院校所培育。这表明新疆科研院所与企业在棉花品种选育上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且相互之间存在广泛合作;北疆植棉区在商业育种上优于南疆植棉区。在长绒棉(海岛棉)推广的4个主导品种中,3个品种为科研院所、地州农科所及大专院校培育,1个品种为商业化育种培育,这与长绒棉特定的生长发育气候条件、推广面积有关[4-7]。

2棉花种业发展现状

2.1棉花种业数量及类型

新疆经营棉花种业企业共计有161家,与上年变化不大。年生产加工种子在8万~10万t。目前新疆只有九圣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1家企业注册了良繁推的资质。南疆地区的“新疆金丰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闫氏德海种业有限公司、新疆国欣种业有限公司、新疆前海种业有限公司”,北疆地区的“新疆合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疆惠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耕野种业有限公司”做到了育繁推一体化,拥有自己独立的良种繁育生产基地,保证了种子质量[3]。

2.2棉种市场需求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不完全统计,2019年涉及到的棉花种业共计销售棉花种子量为6万t。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新一轮的实施,给新疆棉花生产注入了动力,棉花生产种植面积保持不变或略微增加,年种植面积保持在26000 km2左右,年棉种需求量为8万~10万t。

2.3良种繁育

良种繁育是棉花种子生产的重要技术,相对于其他作物的种子生产,棉花良繁面广、量大,环节众多,管理任务繁重,因此,种子生产必须要有健全的良种繁育体系作保障。新疆棉花种业良种繁育方式多以委托繁殖为主,即 “公司+基地+棉农繁殖”模式进行良种繁育,多数民营种业企业均为此类型。还有一些种业公司(如塔河种业、金丰源种业、前海种业等)拥有自己的良繁体系,有一定规模的良繁田(或流转一定规模土地进行良种扩繁) [8、9]。

2.4種子加工质量

全疆所有的棉种加工企业都已选择使用磁选式棉种精选机,种子质量提升效果明显。有一些企业在种子棉采收上,因为人工短缺,采用了机械采收,增加了毛籽的破损率。通过磁选式棉种精选机能减少破碎种子,成品种子破损率在5%以下,而种子棉用机械采收在加工上增加了棉种的生产成本。针对2019年新疆植棉区市场推广的品种,抽检了50个品种样本进行发芽率测试,平均破损率小于5%,平均发芽率达到95%(发芽率为92%~98%),发芽率较往年有所提高[6-7]。

3新疆棉花生产品种问题与需求

新疆是全国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解决好新疆棉花生产面临问题,保证新疆棉花健康发展。新疆棉花品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与需求。

3.1棉花生产中品种的困境

3.1.1品种“多、乱”情况依然是棉花生产主要问题

新的主栽品种难以确定,出现“频繁更换”现象。棉花良繁体系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品种退化、良种供应不足。近年来,通过国家审定和新疆审定的棉花品种,纤维品质以II型居多。虽然I型品种也不少,但高品质棉花品种对新疆植棉区棉花品质提升作用十分有限。同时还存在品种审定与推广的不一致问题,如目前推荐种植的机采棉主栽品种,在生产中实际性状数据与审定时数据指标不一致[6-9]。

3.1.2地方壁垒和保护主义较严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强

地方保护壁垒使地区、县市发布品种布局的推荐意见不科学化、规范化,会出现重点种子企业优良品种没进入推荐意见,反而是一些小企业品种由于人为关系进入推荐意见的现象。只有打破地方保护壁垒才能有利于新疆棉花生产品质的提高,有利于新疆棉花出口创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4]。

3.1.3市场监督与规范种子生产与加工的力度不强

一是新疆植棉区种子加工企业门槛低,易生产加工,市场上存在一些无证公司和没有销售资质的公司(或集体)在加工种子销售的现象,这些公司没有种子售后保障体系,出了问题还是农民承担后果。应提高种子加工市场门槛,规范市场良性竞争。

二是新疆植棉区品种多、大品种少,同质化程度高,创新程度低,市场波动大,且套包生产情况严重,技术保护壁垒薄弱。应加强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做到品种真实可靠,杜绝套包现象。

3.2 新疆机采棉品种存在的问题

3.2.1适宜机采的棉花种质资源匮乏,创新能力不足

棉花种质资源以引进为主,材料同质性较强,收集的资源多,创造的材料少。新种质的创制多采用常规选育技术,育种技术相对落后,创新手段差,创新能力不足。对适宜机采棉花各性状研究较少,对棉花品种及其纤维品质合理布局研究较少,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与常规育种结合应用较少。

3.2.2育种目标与生产需求不符

一是新疆机采棉育种目标仍延用以前的高产、优质指标,对棉花抗虫性、抗逆性、稳产性、适宜机采性状,没能提出较合理的育种目标。

二是20世纪90年代初对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目标滞后,造成棉花抗病育种研究滞后,靠引进辽宁、河北、河南抗病品种资源进行杂交组配选育抗病品种。

三是对抗虫育种目标滞后[3],仅2006年、2011年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李雪源团队审定转基因抗虫棉新陆棉1号与新桑塔6号。面对新疆机采棉对抗虫性的需求,没有强大的品种储备。

四是对棉花的适宜机采性状研究较少,只是质量指标,缺少量化的数量指标。

3.2.3品种选育方法老套,高效育种技术体系仍不完善

新疆机采棉育种大多仍采用常规杂交育种和系统选育方法,且急功近利,选育的品种差异较小,同质化品种较多。新疆参与棉花育种的单位有50余家,虽然通过各类项目开展联合攻关,但各自为政较多,未能建成联合育种攻关的高效育种技术体系。

3.3机采棉发展综合技术配套不成熟

机采棉是新疆棉花生产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机械化采棉,必须把农学与农机结合起来。其中,适宜机械化采摘的棉花品种是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最核心技术,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目前新疆棉花生产上适宜机械采摘的棉花品种大多是替代品,不是真正的机采棉品种,由于目前的品种机采性状较差,严重影响了机采棉的净回收率、回收效率和收获质量。与手工摘棉相比,机采棉的质量等级差异较大,造成新疆机采棉价格偏低、市场积压严重、机采棉的发展受到限制[4-7]。

3.4新疆棉花品种需求

3.4.1急需机采性状优良的高产优质品种

随着新疆棉花产业快速发展,稳定新疆棉花面积、产量,提高新疆棉花品质,降低种植成本,增加植棉效益是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发展机采棉是实现新疆植棉目标的重要途径。新疆发展机采棉势不可挡,机采棉品种作为机采棉配套中最核心的技术,也是目前与机采要求差距较大的技术。目前生产上采用机采的品种大多为替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机采棉品种,由于机采性状不具备,严重影响着机采棉的采净率、采收率和采收品质。

3.4.2需要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

近几年新疆植棉区病害发生情况及恶劣极端气候等灾害呈逐年加重趋势。一是黄萎病的蔓延发生,南北疆各生态区黄萎病病害发生程度不一、生理小种不同和引进品种把关不严,造成了混生型生理病害,因此要选择广适性的棉花抗黄萎病新品种。二是极端的恶劣气候,如苗期的低温冷害、花铃期的极端高温都会使棉花产量造成损失。三是新疆水资源的短缺及盐碱地危害,对抗旱耐盐碱的品种迫切需求。

3.4.3需要适宜纺高中低支纱的不同品质类型品种

纺织市场对各品质类型都有需求,不能单一的追求高品质的棉花品种;多元化的纺织产品才能满足对消费的需求,应选育适宜纺高中低支纱的不同品质类型品种。

3.4.4需要适宜机采长绒棉品种

长绒棉也存在拾花难问题,劳动力短缺是影响长绒棉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陆地棉全程机械化的发展,长绒棉也需要发展机采,且实现全程机械化是最关键一步。由于长绒棉的人工采摘费用为3~4元/kg,影响了长绒棉种植效益,因此,长绒棉种植全程机械化势在必行,迫切需要适宜机采的长绒棉品种。

4新疆棉花种业发展方向

结合新疆棉花市场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种业发展规律的现代化新型种子产业,完善目前的种子产业管理制度,形成具有科学活力、结构优化的种子产业体系,通过组织规模化生产、建立大市场、大联盟,最终实现棉花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育繁推一体化、供应商业化和管理法制化”的种业体系[7-10]。

4.1全面提升新疆棉花种业的创新能力

分子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结合,实现基础研究与棉花品种生产与推广的有机结合,突破种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实现与科技前沿接轨,促进新疆棉花的育种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加快育种效率;针对棉花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准确把握遗传育种的发展方向,实现育种理论、方法、技术和材料研究开发、创新和应用,创造和共享宝贵的种质资源,提高新疆棉花品种创新的理论基础和科技含量[11]。

4.2全面提升新疆棉花种业的服务能力

4.2.1保障10万t的高质量生产用种

新疆植棉面积大、播种量大,用种需求量大,每年棉花种子总用量(含风灾、低温灾害、雹灾后等备用种)约为10万t。同时精量播种技术、机采棉配套技术和不利气候对种子播种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4.2.2实现种子生产专业化

通过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保障种子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专业化要求,形成育种、生产、加工、包装、儲运一体化的生产体系,实现种子生产和投放过程进行标准化、程序化控制,保障新疆市场10万t棉种的有效供应。

4.2.3实现种子质量管理标准化

制定一系列技术标准,特别是机采棉种子生产加工、种子质量、种子检验方法和种子包装、运输、储藏等方面标准,保障种子质量管理标准化,为生产提供高质量的种子,实现棉花良种全覆盖[5]。

4.2.4实现种子布局区域化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合理安排种子生产基地布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把具有资源优势的区域建设成规模化的生产基地[6]。

4.2.5实现育种、繁育、推广和经营一体化

在育种、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把种业企业及生产基地和农户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利益关系,规范利益制度,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样做将明显提升种业产品市场的开拓能力[4-7]。

4.2.6实现种业服务社会化

为农户提供种子、生产资料、信息、资金与科技、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的系列化服务,从而促进基地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共同发展,为棉花生产提供高质量的社会化服务。

4.2.7完善种业营销战略

一是利用现代技术,建立种子市场信息网络;二是培育知名种业品牌、强化品种保护、加强市场监管;三是以乡、镇、村终端零售商为核心,建立起销售与服务一体化的现代营销网络体系;四是开展“三统一” (即统一标识、店面和配货)加连锁的营销方式;五是转变营销观念,变产品经营为服务经营;从而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种子市场秩序[6-7]。

4.2.8提升棉花种业对产业的贡献度

目前新疆棉种总销售额为200亿~300亿元。要进一步把棉花种业价值和优势充分挖掘出来,把种业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4.3全面提升新疆棉花种业的竞争力

一是在实现品种创新、种子质量提高、市场规范、品牌打造、合作发展、育繁推一体化的过程中,新疆种子企业要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研发机构,走育种、繁育、推销一体化的道路,使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形成品种研发多渠道,种业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实现企业同科研院所紧密的联合育种攻关联合体,确保企业销售收入的5%~10%用于研发,夯实自己发展的基础[12]。

二是探索建立起适宜新疆棉花的商业化育种平台。建立棉花高效育种商业模式,建立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推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优化存量种质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发联合体各方的创新活力,坚持正确的利益观,树立共同、合作、综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完善或组建由新疆种子研发单位和种子企业为主体的联合育种平台,聚各自实力和突出优势,打造一批竞争力强,能“走出去”的育种联合体集群[13]。

4.4完善种子质量检测体系,强化管理服务队伍建设,提升依法治理能力

完善种子质量检测体系,建立种子真实性检测标准及种子真实性追溯体系,加大品种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种子行为,切实保护品种权益,规范种子市场秩序,营造种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环境。强化管理服务队伍建设,打造种业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平台,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健全种业管理和技术服务队伍。完善监管治理体制机制,提升依法治理能力,推行与建设种业可追溯体系,建立起种业行业诚信体制机制[7-13]。

参考文献

[1]梁亚军,李雪源,郑巨云,等. 新疆2019年棉花产业情况概述及存在问题与策略[J]. 棉花科学,2020,42(1):14-20.

[2]郑巨云,王俊铎,梁亚军,等. 新疆棉花种业现状及展望[J]. 中国棉花,2020,47(06):1-8.

[3]李雪源,王俊铎,梁亚军,等.新疆转基因抗虫棉发展回顾、现状及建议[J]. 中国棉花,2019,46(08):4-5.

[4]王俊铎,赵素琴,谭新,等. 新疆植棉区2018年棉花生产概况与种业报告[J]. 棉花科学,2019,41(6):9-14.

[5]王俊铎,李雪源,梁亚军,等. 新疆植棉区2017年棉花种业报告[J]. 棉花科学,2018,40(5):5-11.

[6]李雪源,郑巨云,王俊铎,等. 精准把握和推动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J]. 中国棉麻产业经济研究,2018(03):19-26.

[7]孟树萍,惠霖,吉志刚,等. 种子质量管理问题与建议[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S2):76-77.

[8]胡茂林,罗来鑫. 我国种子健康检测现状及发展对策浅议[J]. 种子健康与农业发展,2010(8):122-130.

[9]霍远,马建荣. 新疆南北疆棉花成本区域性比较分析[J]. 新疆农业科学,2015(12):2344-2351.

[10]黄璐,宋玉兰. 新疆棉花生产效率发展现状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17(06):1020-1023.

[11]蔡荣华,林晨萍. 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新疆棉花的发展思路[J]. 现代企业,2018(08):26-27.

[12]李雪源,王俊铎,郑巨云,等.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与供给侧改革[J]. 中国棉花,2017,44(08):1-7.

[13]李雪源,王俊铎,梁亚军,等. 新疆棉花质量效益规模分析与发展适度规模下的质量效益型棉业[J]. 中国棉麻产业经济研究,2016(06):26-40.

猜你喜欢
棉花
棉花是花吗?
棉花的变身
甜蜜蜜的棉花糖
棉花糖
雪白的棉花堡
神奇的棉花糖
棉花姑娘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下)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
心中的“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