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胜任力路径探析

2021-03-24 09:55王闻道刘宝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王闻道 刘宝

摘要:新冠疫情肺炎发生以来,全球经济受到重大影响,国内就业市场因而受到影响,面对稳就业、保就业这一重大课题,如何保障大学生就业成为各高校重要任务。本文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课题分离”理论出发,探讨了从学生视角入手、真正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重要意义,论述了高校就业指导及生涯规划中如何加强教育引导,通过认知调整来促进大学生自身角色转换,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课题,”自觉提升就业胜任力,将个人努力和国家、社会系统的举措有效结合起来,主动进行破局。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就业胜任力;课题分离

分类号G647

1.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因时因势精准施策,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当下,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境内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复。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强调,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对于高校来说,稳就业、保就业既是落实国家“六稳”、“六保”任务的需要,又是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

当今世界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依旧肆虐,全球经济受到重大影响,国内就业市场压力重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把握大学生心理现状,尤其是就业胜任力现状,有效引导大学生提升其就业胜任力,发挥大学生自身主体性作用,有助于大学生重新认识当前的就业危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2.文献综述

McClelland提出胜任力(Competence)这一概念,具体含义为:在一项工作中表现出优秀绩效的个人特质,包括:动机、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等;目的在于提出预示工作绩效和个人生涯的成功新指标,以解决传统依靠智力测验的效度不够的问题。就业胜任力[1]指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事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在胜任力出就业胜任力是胜任力的子概念,是心理素质和行为模式的整合,其结构模型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主要分为两个研究取向:一般性的就业胜任力模型和特殊性的就业胜任力模型,二者分别对应的是领域一般性和领域特殊性,现有关于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容结构和培养方式两个方面[2-5]。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就业市场受到的影响还将持续下去,各种不稳定因素都在起作用,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将内容结构和培养方式结合起来,探讨现实可行的大学生就业胜任力培养路径显得尤为必要。新冠肺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全社会系统化予以解决,就业胜任力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心理条件,适时考察大学生胜任力与现实问题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总结、提炼相应的培训、教育方案,既有助于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困难,又可以帮助来年的毕业生科学、正确对待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可能的持续性影响,坚定信心、提升能力,确保未来的就业。

3.应对思路

3.1 课题分离

精神分析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了“课题分离”这一概念,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明确自己的“人生课题”,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课题”负责,我们的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困扰都源于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导致了该自己负责的事不去负责,不该自己负责的事硬要负责的情形,其结果可想而知,个体往往会陷入困惑与痛苦之中。岸见一郎在[5]《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更加深入地阐述了“课题分离”的内涵,书中采取对话的方式,描述了一个满心困惑的青年与一位哲人的对话过程,其中的一段内容很能说明问题,哲人举例说: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不听课、不写作业甚至连教科书都忘在学校。那么,如果你作为孩子的父母,会怎么做呢?青年的回答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父母的想法,“当然是想尽一切办法地让其学习呀!上辅导班、请家庭教师,有时候甚至还可能会扯耳朵。这就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吧。”哲人的回答非常具有启发性,“孩子学不学习或者跟不跟朋友玩,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这段对话与多数父母日常的思路是不同的,父母往往是不自觉地将许多本应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当成了自己的课题,从而理所当然地对孩子横加干涉,做出各种指点,从善意地角度出发,却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内心对学习的看法,替代孩子做出决定,往往难以取得实效。阿德勒的理论认为,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当然,阿德勒也并非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的要点在于,需要让孩子知道这是他自己的课题,而在他想学习、或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现实实践中,“课题分离”理论常常用在亲子教育领域中,强调家長如何转换角色、理解孩子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我们从这一理论中还应看到,仅仅调整父母角色,不横加干涉还是不够的,“课题分离”还需要另一个前提,那就是,孩子怎样才能确认学习是自己的课题?如果这一前提不具备,那么只能在自然生活中等待机会出现了,如果孩子总是不能自然过渡到想学习、想请父母帮忙呢,“课题分离”仍然是会走向放任。那么,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谁的“人生课题”呢?研究者认为,应该是大学生自己的课题,而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研究在培养什么内容、怎样培养、如何评价等方面做出了诸多论述,但更多的仍然是在家长视角看问题、做工作;“课题分离”提醒我们还要关注学生视角,让他们以主角的身份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自己积极主动去解决自己的课题,学校则在他们积极探索就业路径、进行职业选择遇到困难时,随时准备给予帮助,这不失为当前大学生就业胜任力培养工作的有益视角。

3.2 认知调整

如何做到“课题分离”,阿德勒并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当然,也不可能有确定的答案,现实世界是复杂的,学生的个体心理世界也是千差万别的,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也存在这一情况,高校在积极地开拓路径、创造各种条件、想尽一切办法提升大学生就业率,不断在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机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学生自己是这项“人生课题”的主人,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未能真正地将就业作为自己的“人生课题”予以对待,正如2020年09月28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中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于涵宇所说,不少在秋招持观望心态的学生,原本想在春招期间大展身手、斩获理想的offer,哪曾想学校乃至全国都没有线下招聘会了,加之长时间居家学习生活,求职压力倍增,毕业生中紧张、焦虑情绪蔓延,消极就业、“二战”考研、慢就业、不就业等情况明显增多。研究者还发现,相当一部分非毕业班学生对于当前就业形势的认知还远远不够,积极主动迎战就业问题的准备不足,没有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这场战斗中应承担的责任。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8月1日宣布,新冠疫情仍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计疫情持续时间较长,需要有长期应对措施。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接受委员会的建议,他表示,新冠大流行是“百年一遇的健康危机,其影响将持续数十年”。面对如此紧张的就业形势,笔者认为,一方面应在就业指导与生涯规划方面加强教育引导,让在校大学生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在未来数年可能持续存在、现实就业情况的不确定性深入理解,尽管国家一直在采取各项措施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但学生本人作为主体一定要深刻把握现实情况,积极主动为自己的就业进行探索、积极行动起来,在就业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主动迎战,才能有更广阔的的出路;另外,当前就就业工作应当广泛涉及所有学生,而不仅仅是毕业班学生,非毕业班学生应当更早地开始真正地重视起自身的未来就业问题,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及生涯规划课等课程是个重要途径,但效果很难说令人满意,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虽然我国取得了抗疫的巨大成功,但疫情防控压力依旧不容忽视,但在校大学生很明显在长时间安稳的校园环境中已经有些懈怠,甚至感受不到疫情的影响,这是个危险信号,对世界、国内形势的了解不足,在生活中缺乏危机意识,对于多数人来说,就难以产生强烈的主观动机,当下校园中能够清晰地看到现实就业压力、主动采取行动的学生、尤其是非毕业班学生实属少数,高校有必要对学生的就业动机、形势认知等情况进行实际调研,才能有针对性采取教育引导措施。第二,当前一部分学生选择考研“二战”,更多的在校生准备考研升学,不能排除部分学生的选择动机是回避就业,因为就业市场的紧张,一些学生表示“先考个研究生,过个两年再说就业的事”,研究者在对一些考研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学生现在只是有了个“考研”的想法,但是对于研究方向、院校、专业等问题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也没有做出过脚踏实地的调研,现实中也没有做出与考研目标相适切的行动,这些学生实际上是用眼前的“考研目标”暂时回避了就业问题,且跟风现象严重,这部分学生能够顺利考上研究生是需要打个问号的,应当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考研动机,找准方向,不要盲目跟风。

4.结论

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的培养和提高,归根结底需要以大学生为主体,真正将就业作为自己的“人生课题”来对待,才能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动机,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个人努力和国家、社会系统的举措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创造性地进行破局。

参考文献

1.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0-92.

2.刘新民,王金,吴士健.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的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09,25(4):116-119.

3.焦静,冯明.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学决策[J].2010,(10):59-67.

4.刘泽文,王裕豪,甄月桥,葛列众.大学生就业通用胜任力模型的建构[J].人类功效学,2010,16(1):1-4.

5.张勇李书慧蒋柯就业胜任力模型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3,(7):96-97.

6.岸见一郎,古贺史健.被讨厌的勇气[M].机械工业出版社,渠海霞译,2015.

作者简介:

王闻道,男,副教授,1976—,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生工作部,研究方向大学生艺术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刘宝,男,讲师,1982—,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生工作部,研究方向为学生发展与教育。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065000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疫情
日本科技社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措施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国外经验、启示及借鉴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下对公证服务的思考
超越决策系统失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的价值坚守和科学精神
建立和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常规治理与非常规治理相结合的机制
精准在线教学+居家学习模式:疫情时期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途径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公共危机应对能力
首都都市圈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探析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