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泳浃洽:激活学生的音乐创编能力

2021-03-24 11:42顾倩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3期
关键词:音乐

顾倩

[摘 要]音乐学科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成长的动力。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歌词改写、律动设计、画面绘制、脚本创编等,给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能够为学生带来学习触动,从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音乐;涵泳浃洽;创编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9-0014-02

创编是音乐学科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科教学的高级目标追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学力基础以及参与创编学习活动的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多音乐创编的机会,以提升学科教学水平。创编歌词、创编律动、创编画面、创编演绎,教师从多个角度展开教学布设,可以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成长动力。

一、创编歌词,发掘歌曲文化内涵

小学生对音乐创编还比较陌生,参与创编学习活动的主动性还不够,教师需要做出更多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从最为简单的角度展开实践。改编歌词,这是最常见的创编活动。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后,对歌词进行针对性改动,能够获得新的学习体验。在教学引导环节,教师需要从文化内涵发掘角度展开思考,创编歌词不能有太多随意性,需要关涉更多文化因素,改动要合理又合情,这样的操作才是科学的。

创编歌词需要对歌曲的丰富文化因素有更深刻的理解,对歌曲的展示风格有一定的把握,这样才能做出更为理性的歌词创编。如三年级上册《我是小小音乐家》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歌曲。教学时,教师先为学生做示范演唱,要求学生通过大屏幕观看歌词,对歌曲中的拟声句子进行了解。当学生熟悉了歌曲旋律后,教师投放了创编歌词的任务:这首歌曲属于欧洲风格,其歌词内容也表现了欧洲的生活,如果将其中的一些地名换成中国的,或者将一些象声词变成其他的,能够获得什么样的展示效果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具体创编活动,在个性创编后进行视唱操作,感受到了改编带来的启迪和乐趣。有学生直接将地名改成自己的家乡地名,演唱中还将一些拟声词也改了,增强了演唱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创编行为进行点评,肯定了学生的创意操作。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改编歌词的学习任务,成功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通过变换歌词,对歌曲有了全新的认知。歌曲是生活的直接表达形式,歌词变了,其内涵也就变了,学生在创作中就会产生深刻的记忆,获得全新的感知体验。

二、创编律动,调动音乐感知思维

创编律动方案,这是学生最为喜欢的创编活动。教师在具体组织时,需要对歌曲旋律特点进行解读,要求学生深入到歌曲之中,从节奏、情绪、主题、变化等角度展开考量,自行设计律动方案。如果有需要,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律动备案,让学生选择设计,这样也能够降低创编的难度。声势律动往往是音乐课堂教学的焦點,教师与学生一起展开律动,能够将课堂学习带入更热烈的环节。

律动是一种自由的音乐解读形式,学生展开律动创作时,通过对歌曲的感知,自行设计一些律动方案,在身体的动作展示中就能建立起学科认知。如《哆来咪》是《音乐之声》中的歌曲,在课堂教学之初,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这首歌曲,并且设置了一些表演画面。在引导学生学唱歌曲时,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伴奏,自行设计律动方案,在具体展示中形成交流互动。学生快速做出回馈,课堂迅速进入良性互动阶段。为激活学生的表演欲望,教师建议学生自行设计制作一些头饰,增加律动表演的精彩度。学生利用手边的材料进行制作,用画笔进行装饰,很快就做好了个性头饰,课堂律动被推向高潮。教师带头展示律动,对歌曲节奏进行对应的解读,要求学生结合旋律和节奏变换律动表演,课堂学习气氛十分热烈。

律动是最为简单的音乐表现形式,伴随着旋律节奏,学习体验者用身体部位的节奏性活动,对歌曲和旋律进行对应的展示,体现了乐感的成长。小学生对律动设计有特殊兴趣,教师不妨为学生布设更多的设计建议,以使学生在不断的表现尝试中建立起学科认知基础。律动是最为直观的表演,教师从伴奏角度展开引导和布设,学生回馈更为及时,互动效果更为显著。

三、创编画面,丰富鉴赏渗透手段

将音乐所反映的画面描绘出来,这无疑也是一种音乐创编行为。歌曲有特定的背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从美术的视角展开学习,用直观的画面呈现歌曲,这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学习体验,对提升其学科能力将有一定的帮助。

《在祖国的怀抱里》是一首欢快的少数民族歌曲,教学时,教师先为学生做示范演唱,让学生认真聆听,感受歌曲所呈现的画面。学生集体讨论,对歌曲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学生说,这首歌曲表现的画面很形象,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暖、亲切。有学生认为,这首歌曲就是一幅幅连环画,能够将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期望表达出来。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设计了绘画学习任务:根据你的歌唱感知情况,用一幅图画表达歌曲画面,看谁能够正确解读歌曲内涵。学生听说要用画面展示歌曲,都积极拿起画笔展开了具体创作。教师巡视课堂,对学生的个性表现给予更多点评。

教师利用学生讨论的机会,设计了通过画面解读歌曲内涵的任务,这个设计带有创意性。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本来就很直观,借助画面进行具体表达,符合学生的学习诉求,具有更强的启迪性。创编形式多种多样,教师不妨展开创新设计,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更显著的学习成长。

四、创编演绎,形塑学科综合能力

小学生对音乐演绎活动有更多关注,教师适时做出教学布设,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能够使学生形成更丰富的学习主动力。演唱歌曲、歌舞表演、合唱对唱、音乐剧演出等都属于音乐演绎形式,在具体执行时需要脚本支持,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脚本创编机会,其训练效果将十分显著。

音乐创编活动形式自由灵活,教师在具体组织时,要给学生更多学习提示,在技术方面做出更多辅导,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创编活动的顺利推进。如教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这首歌曲时,教师先对歌曲进行解读,要求学生在聆听音频的过程中,对歌曲情绪、旋律、节奏等因素有更直观的体验。学生跟随教师视唱,逐渐熟悉了歌曲旋律。接着,教师为学生设计创编任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创编演绎形式,可以是歌舞表演,也可以是对唱、轮唱,还可以是音乐剧形式,准备参与课堂演绎活动。学生接受这个演绎任务后,都能够快速进入创编环节,对展示形式进行筛选,对演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学习之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直接的帮助。

教师设计演绎创编任务,成功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参与互动,在专业方面做出具体辅导,给学生带来了更多学习启迪。学生有了集体合作探索的机会,自然会激发出潜力,用更为新颖的形式展开学习实践,在不断学习体验中建立起学科认知。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编能力,其教学关注点在于学生学科核心能力的成长。教师需要在创编设计、创编指导、创编训练等方面展开探索,引导学生创编歌词、创编律动、创编画面、创编演绎,从而提升学生学科学习的效率。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音乐
开启你的音乐之路
他用音乐悬壶济世
黑暗中的她赤着脚,随着音乐起舞……
音乐从哪里来?
能播放189种音乐的可口可乐
音乐类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