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寻

2021-03-24 12:50相文文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3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方法

相文文

[摘 要]低年级学生理解长句子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正视学生的理解现实,在教学设计和引导方面深入探索,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学法,促使学生顺利解读长句子,在深入阅读体验中形成牢固的认知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学级;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9-0029-02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比较长的句子,学生年龄较小,语法基础薄弱,阅读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给予学生方法指导,如解读词语、借助符号、层次梳理、对应读写等,引导学生理解长句子的丰富内涵,建立长句子的阅读认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解读词语,为读好长句子奠基

阅读长句子时,教师要对长句子中的词语进行梳理和筛选,找出一些典型的词语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读长句子的意思。同时,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教辅工具书自行解读典型的词语,使学生能够自主理解长句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认知构建。如教师不妨鼓励学生自主展开梳理,找出典型的词语,并联系具体的语境解读词语的内涵,这对提升学生理解长句子的能力有现实意义。

例如,教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时,这篇课文中有较多的长句子,教师具体引导时,要求学生找出长句子中的典型词语。如课文中的第一段就是一个长句子,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梳理性阅读:“第一段的句子很长,这里面有哪些词语是比较典型的呢?找出这些词语,仔细体会它们的意思。如果不能正确解读,不妨借助工具书进行查阅。”学生接受任务后进行阅读,找出一些典型的词语。如“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游来游去”等词语展示了小蝌蚪的基本生活形态,其中“大大”“黑灰色”“长长”等词语是对小蝌蚪的外形特征进行描写,“游来游去”是表现其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也就是说,这个长句子描写了小蝌蚪的基本情况。上述教学,教师从典型词语的角度展开引导,让学生自行梳理典型词语,并进行阅读解读。由于典型的词语大多没有理解难度,所以学生都能够解读,确保长句子的阅读顺利展开。同时,通过这样的分析解读,帮助学生找到了更多阅读的方法,积累了更为丰富的学法。

二、借助符号,为读好长句子助力

学生对长句子的理解存在很多影响因素,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梳理,引导学生弄清楚长句子的意思。一般来说,遇到句末符号才是一个句子。因此,教师要注意展开梳理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文本中的长句子,并对长句子的分句符号以及句末符号及时关注。如长句子中顿号的应用,一般是将一些词语和短语进行并列设置,从平行的角度展开梳理和思考,促进理解句子的核心;句末问号、叹号的应用,需要从语气的角度思考,对长句子进行感性分析。

长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为阅读辅助因素,学生对此常常忽视。因此,教师可从这个角度展开引导和设计,让学生从新的角度进行阅读,促使学生深入学习与思考。例如,教学《我是什么》时,教师列举一个长句子:“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这个句子很长,运用顿号将唱歌、跳舞、开大会等活动列举出来,给人的感觉是“水滴是极为有灵性的东西,生命力很强,带有孩子的特质”,使学生明白这些顿号的使用意在传递丰富的信息与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掌握了句子的内涵。为形成鉴赏方法,教师要求学生找出一些长句子,从标点符号的角度展开解析,于是学生模仿教师示范进行对应解读。如文本中的最后一句“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有学生解读道“这句子的最后用问号,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问题,能够激发读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上述教学,教师从标点符号的角度展开示范操作,给学生传递比较清晰的信息,鼓励学生在模仿学习解读中掌握鉴赏的方法。以标点符号作为鉴赏的切入点,这是比较有创意的设计,给学生带来的阅读感知也是极为深刻的,获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三、层次梳理,为读好长句子引路

长句子常为复句,甚至有一些为多重复句,而学生对复句的认知较少。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告知学生阅读中的专业术语,而要引导学生对长句子进行梳理分析,找出长句子的层次,如让学生从逻辑的角度展开阅读等。只有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才能读好长句子。另外,由于句子的结构形式众多,所以在具体引导时,教师不需要让学生运用专业术语展开解读,而是从意思内容的角度进行感知体验,感受长句子的层次。

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大多处于表层,不会深入句子的核心展开想象与思考。因此,教师应从句子的结构层次方面予以引导,让学生真正掌握长句子的构成特点。例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展开具体的阅读学习,并挑选一些长句子进行示范解读。如“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了妈妈”,这个句子分为两个层次,采用先后的顺序展开描写和介绍,先写“豆荚炸开”,使用了象声词,非常有动感,后面说明结果,即孩子们离开了妈妈。学生从教师的解读中受到启示,自行寻找一些长句子进行分析解读。如“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这个句子虽然不长,但是却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也是一种先后的关系,先说豌豆妈妈有办法,再说明是将豌豆放在太阳底下晒。教师对学生解读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阅读鉴赏的意识。上述教学,教师给学生做示范,对长句子进行具体解读,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阅读启示,为学生自行展开阅读、解读长句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对长句子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诵读句子时会有正确的语气和语调,自然产生情感共鸣。

四、对应读写,为读好长句子雅正

遇到长句子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展开仿写训练,即让学生模仿长句子进行造句,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长句子。仿写本身就是内化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在具体引导学生仿写时,教师要对句子的结构进行简单梳理,使学生在实践感知中形成仿写认知。读写结合是最为典型的训练形式,既能读好长句子,又可以写好长句子,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学《黄山奇石》时,在学生对文本有了梳理性阅读,基本明晰文本内容后,教师找出一些长句子,要求学生做重点解读并布设仿写任务:“长句子有一定的构建逻辑,仔细阅读这些长句子后展开仿写,看谁的仿写更规范、更有创意。”如“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个句子,学生接受任务后对句子进行观察梳理,找到了仿写的角度,展开个性化的仿写。课堂展示阶段,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一学生这样仿写:“花园里的鲜花有很多,像‘花瓶‘花盘‘花蝴蝶。”上述教学,教师从读写的角度展開设计和启动,给学生提供了深入阅读的机会。在仿写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仿写的长句子进行梳理性阅读,找出其中的构建逻辑,还要创设适合的语境。从学生的仿写情况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比较成功的,学生能够找到长句子的构建特点,在仿写中促进认知内化。

总之,解读长句子中的词语,能够为读好长句子奠定基础;借助标点符号的理解,可以为读好长句子形成助力;梳理长句子的层次,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到长句子的阅读之中;读写长句子,可以促进学生阅读内化,形成长句子阅读的深刻认知。因此,教师要积极探寻阅读教学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启迪,使学生获得更多有效的阅读方法。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方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