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指向文化力发展的初中古诗词学习活动设计

2021-03-25 00:32王晓君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杨花古诗词想象

王晓君

前段时间听了一节青年教师执教的《木兰诗》。先齐读课文,再梳理层次结构。然后逐段讲述,先翻译再谈修辞和作用。学生预习很充分,老师提出的问题基本都能答出。个别比较难的问题,老师也以自述为主,同时提醒学生记下来。在评课的时候,有老师说这是一堂很实在的古诗文课,抓实了基础知识。但这也恰恰暴露了初中古诗词教学现场的问题:学习活动设计偏重知识背诵,忽视诵读感悟和文化熏陶。

《木兰诗》的预习提示中指出:这是北朝民歌,要能熟悉这首民歌讲述的故事;要从英雄气概和女儿情怀两方面把握木兰的人物形象。这首北方民歌剛健质朴,是需要有感情地朗读品味的。如何体会木兰的家国情怀,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这也是我们在设计学习活动时需要关注的目标。

古诗词教学要以知识获得为基础,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更要通过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实现优秀人格的传承。这就决定了古诗词学习活动设计的终点是文化力的提升。下面笔者以教学中的实例和大家探讨指向文化力发展的初中古诗词学习活动设计。

一、划分停顿,读出韵律

古诗词特殊的语言形式,让人即便还没有读懂内涵,也能通过音律美初步感知作者的情志。如在学习《钱塘湖春行》时,让学生自主诵读,读出停顿,写出韵脚。这是七言律诗,根据内容可以划分为“二二一二”停顿:“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整首诗都是压i韵。通过停顿的长短和句末的收音拖长,认识律诗“平长仄短”“平低仄高”等特点,进入诗词意境,读出对钱塘湖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每个人读诗的习惯和感受是不完全相同的,允许学生在节奏正确的前提下,做出个性化的朗读处理,感受古诗词的音节、节奏、韵律之美。

二、删替字词,读出情境

古诗词的语言凝练含蓄,每一个字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如在诵读《登幽州台歌》这首古体诗时,比较“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和去掉虚词之后的“念天地悠悠,独怆然涕下”这两句,你觉得哪一句更符合诗人当时的心境呢?原句多了一个停顿,音节上更舒缓,时空天地也似乎更渺茫空阔,孤独悲怆更无奈绵长了。再结合创作背景,读来仿佛看到诗人清瘦孤傲的背影。再如《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句,有学者考证认为是“竹径通幽处”。从律诗对仗的角度看,竹径更为工整。而从意境的角度看,曲径则更胜一筹。“竹径”将这条通往幽深之处的小路写实了,“曲”字则给我们更多的想象和感受,传达出曲折幽深、藏而不露的意味,富有暗示性和空白美。

三、以点带面,读出内涵

以意象为切入点,深入理解这个意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是学习古诗词的一条很好的路径。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杨花落尽子规啼”营造了伤感的氛围,请你用低沉缓慢的语调,深情地吟诵给王昌龄听。诗人为什么会选择“杨花”这个景物呢?“杨花”,也就是柳絮。暮春时节,柳絮随风飘散,王昌龄此次被贬,亦如柳絮,飘向遥远的龙标,前途未知,生死不明。再出示苏轼《水龙吟》中的“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中“扬子江头杨柳青,杨花愁杀渡江人”。“杨花”已成为离恨哀思的代名词。

四、想象联想,读出审美

古诗词受篇幅的限制,语言含蓄凝练,甚至跳跃。赏读古诗词要还原诗人所见之景,在想象中进入诗人所造之境,才能更真切地体会诗情诗意。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两句极富表现力,通过“平、涵、混、蒸、撼”等词的赏读,想象描绘洞庭湖,感受磅礴的气象。再如《石壕吏》是客观地叙述,没有多少细节。可以发挥想象,让人物形象更丰满。精练的文字给我们留下深远的审美空间,通过想象联想,重新在诗人创造的形象上再创造,在此过程中能获得审美享受。再创造的艺术形象越生动,享受到的审美情趣就越强烈。

五、多元比读,读出文化

根据古诗词的主题、意象、写作对象、写作手法等某一点确立群文阅读主题。可以多首联读,也可以精读一首古诗词,再拓展延伸到与此相关联的多篇古诗词,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形成这一类的古诗词构建。如七年级下册的《古代诗歌五首》,前三首可以放在一起作为登临诗进行比读。《望岳》登高寄豪情,体现雄壮美;《登幽州台歌》登高遣悲怀,表现悲壮美。在比读中加深学生对登高怀远的认识。同是杜甫的作品,读《望岳》读出诗人年轻时的雄心壮志,读《春望》读出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是读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崇高的理想,从而对杜甫这个诗人形成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对他“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有了更直观深入的感受。

六、变换形式,读出兴趣

除了常见的自由诵读、个人诵读、全班齐读外,还可以演读,如在学习《石壕吏》时,可以分角色进行创造性诵读。引入歌曲也能吸引学生兴趣。如在学习《关雎》时,引入《经典咏流传》中仇海平唱的《诗经·关雎》。歌曲中有一段用印尼语唱的,字幕翻译是:“雎鸠声声相对唱,双栖河间沙洲上,纯洁美丽好姑娘,琴瑟和谐伴情郎。”我们可以对比赏析语文书上“拓展积累”中余冠英的翻译。还可以整合主题,进行专题诵读。比如模仿“为你读诗”活动、《朗读者》节目等形式,进行某个主题或者某个诗人的朗诵会。

古诗词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延续中华文化精神命脉的有效途径。古诗词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力实践,需要教师主动思考,积极实践,深入挖掘和阐发古诗词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带领学生在品读赏析中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3FDFC89B-0D37-4091-8494-F5DF75E28A4E

猜你喜欢
杨花古诗词想象
风很大
踏青古诗词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爱情抄底
杨花柳絮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我和古诗词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