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年风雨路,筚路蓝缕铸辉煌
——纪念《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35周年

2021-03-25 13:03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科学报理工大学社会科学

本刊编辑部

20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开启第二个一百年奋斗征程的关键之年,《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简称《学报》)也迎来了她的35周岁生日。1986年9月,《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号正式出版。她的创刊,为新生的长沙水利电力师范学院构建了一个高起点的科研平台。《学报》与学校一起成长,1997年更名为《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更名为《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5年,我们成绩斐然!

1995年3月,《长沙水电师范社会科学学报》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理论刊物”。

1999年8月,《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授予“全国首届百强学报”称号。

2002年8月,《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2006年5月、2010年10月,《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2015年3月,《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2018年,《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学科类别436种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全国第60位,影响力指数排名全国第99位,期刊首次进入Q1区。

2019年11月,《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获评“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科技哲学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学报编辑部被授予“优秀会务单位”荣誉。

35年,我们使命在肩!

1986年10月13-17日,与《文艺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社会主义文艺审美理想学术研讨会”,中宣部文艺局、文艺部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和全国十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等50余人参会。

1987年,辑录学校主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自然美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以学报专辑的形式出版《自然美论集》。

2018年11月9-11日,承办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成立三十年大会,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刘贵芹、中宣部出版局原副局长刘建生、湖南省教育厅巡视员葛建中、国家新闻出版署新闻报刊司处长卓宏勇、教育部社科司报刊处长田敬诚、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蒋重跃出席大会并讲话。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付宏渊、校长曹一家出席大会。全国各高校文科学报负责人及代表近400人参加大会。

2019年4月12-13日,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人工智能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学术研讨会。

2019年6月21-23日,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众语杂生与未竟的转型”新诗研究学术研讨会。

一系列学术会议的召开,有力地支撑了学校的学科建设。

35年,名家云集!

杨安仑、李准、姜丕之、马积高、羊春秋、苏渊雷、姜书阁、陈明、魏巍、巴金、郭锡良、田忠侠、唐凯麟、张楚廷、洪子诚、谢地坤、吴尚之、陆贵山、解志熙……灿若群星,不胜枚举。

35年来,为哺育《学报》的成长,各级领导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亲切地指导,广大学界精英无私赐稿,历任编辑辛勤劳动,付出巨大。岁月洗礼了我们,我们艰苦创业,初心不改,满怀感激;岁月塑造了我们,我们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茁壮成长。

走过青葱,我们已经稳健成熟;踏入新的征程,我们还将继往开来稳步前行!今天,我们回望走过的历程,不只是要感怀历史,更要不忘记来时的路,为继续前行明确方向;我们致敬35年的奋斗历史,不只是要回味过去的荣耀,更要把初心和使命铭刻于心,汲取不断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今天的中国,经济社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高校学报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生态、新格局、新技术、新要求。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卓越期刊的建设和发展,2018年11月14日,提出“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 2020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2021年5月10日,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再次强调:“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卓越期刊建设的最新思想和殷切期望,犹如浩荡东风吹遍神州大地,满眼春色,鲜花盛开。以卓越期刊建设为目标,“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加快提升学术期刊内容质量和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完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走集约化、特色化、专业化、数字化发展道路,构建中国特色的期刊评价体系,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努力奋斗已经成为期刊人的共识和努力的方向。

在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形势下,《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该如何发展?我们的定位是走专业化、数字化、集约化发展道路,实现精品、数字、高端发展的目标。努力向专业化期刊转型,突出优势领域,做精专业内容,办好特色专栏,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我们要继续设立专业栏目、出版专门问题研究专辑、做好专业化期刊转型准备;数字化方面要在数字化出版、域出版、优先出版上下功夫;集约化发展就是要实现内容上的整合发展、手段方法上的融合发展。要建设一批精品栏目、实现期刊编校和内容传播数字化流程。要为学校“百强”建设服务,把《学报》建成凝聚高端学者的聚合平台、宣传学科实力的展示平台、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平台。

编辑队伍的建设是高水平学报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我们将继续探索“编研合一”的办刊模式,将优秀学者和科研人员引入办刊队伍,支持教学科研人员与编辑人员双向流动;我们将继续完善编辑从业人员在岗教育培训制度,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水平办刊队伍;我们还将探索体制内外同工同酬的灵活聘任制度,不断保持《学报》办刊人员的年轻活力。

各种扑面而来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考验我们的初心,检验我们的能力。我们必须继续强化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勇挑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构建的重任;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创新”“发展”的时代主旋律,在卓越期刊建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不断适应现代传播手段的变革,在数字化环境下实现期刊的融合发展;我们必须紧紧依托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在学校“百强”建设中担当作为。

“为什么我们总是眼含泪水,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是精神抖擞,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在不断寻求,因为我们爱得深沉。”《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经历了 35年的风雨沧桑,我们和你、和你们携手走过了光辉灿烂,共同感受到了阳光温暖,今后的道路依然需要你、需要你们的温暖支持!因为,春日的暖阳里有你才有浪漫,无垠的大海中有你才倍感幸福,前进的道路上有你才会取得胜利,我们要把最美好的祝愿献给你:我们的《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最亲爱的朋友和最尊敬的领导!愿我们在新的征程上再续辉煌!

猜你喜欢
科学报理工大学社会科学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高校理科学报特色栏目编辑培养途径
数字化新时代文科学报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全国高师系统文科学报2015年会在中井院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