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田教授”的“倍增效应”

2021-03-25 17:42曾晓勇罗善平泰和县农业农村局
江西农业 2021年13期
关键词:泰和县泰和全县

文/曾晓勇 罗善平(泰和县农业农村局)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吉安市泰和县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和使用模式,遴选农村实用人才组建一支覆盖全县的“田教授”队伍,通过依托身边产业、激活身边能人、运用身边语言、传授身边技术、带富身边群众,打造了一支活跃于群众身边 “永远不走的乡土人才队伍”。这一创新做法入选全国首届和第三届基层人才工作创新优秀案例,入编北京大学人才资源管理教材教学典型案例。

串“珠”成“链” 打造团队

针对以往农村种养技术传授方面存在的专业人员紧缺、师资力量薄弱、培训方式单一、学用效果脱节等突出问题,泰和县转变观念、转换视角,充分挖掘本土人才资源,按照“组织放得心、群众信得过、产业兴得起、技能过得硬、传授听得懂”五个标准,通过群众举荐、村级申报、乡镇择优、县级审核、培训提升、试讲测评六个环节,层层把关、逐级遴选,将散落在全县乡间的农村实用人才串“珠”成“链”,打造了一支贴近群众、贴近产业、贴近实际的乡村产业技师服务团队。目前,全县拥有“田教授”成员1399人,其中县级“田教授”44人、乡镇级“田教授”306人、村级“田教授”1049人,覆盖泰和乌鸡、肉牛、稻虾、蔬菜、井冈蜜柚等多个主导产业。

厚植“沃土” 扶育成长

泰和县从管理服务、关心培育入手,组建了“田教授”县级服务协会和21个乡镇分会,实现“田教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通过创建江西省首家“三农”创客孵化空间——“田教授”创客聚落部,为“田教授”免费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工位和创业宣传,催生创业项目52个;搭建“田教授”素质提升特训平台,根据农村主导产业和“田教授”需求,聘请泰和籍在外高层次人才、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实体经济大户进行专题教学,累计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200余人;搭建“田教授e家”电商平台,建立275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吸引100多种特色农产品入驻;与多家金融、保险机构合作,引入涉农专项产品支持,为“田教授”提供免抵押低息“乡村能人贷”2600余万元;打造“田教授”智荟云APP,搭建融“田教授”政策宣传、对接合作、网络学习、在线答疑、产品推介、金融扶持为一体的综合型平台,实现高效服务。

精准对接 才尽其用

泰和县坚持实用、适用、顶用、管用的原则,采取组织部门主导、创新团队依托、实用人才承载、实体企业运作、千家万户受惠的模式,搭建供需对接、评审定级、政策支撑、智慧在线四大平台,推动“田教授”与“洋教授”精准对接,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有40多名“田教授”与52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团队精准对接,柔性引进92位高精尖人才,37项新产业、新产品、新技能、新模式,有效提升了产业层级,缩短了科研转化周期。该县通过集中专题培训,推广千烟洲院士工作站第三代杂交构树种植面积2700亩,应用省“双千计划”人才熊源泉领衔的金糠木醋液面积2.78万亩,建立竹篙薯浅生槽技术应用基地1200余亩、林下泰和乌鸡养殖基地13个,养殖泰和乌鸡500万羽。全县通过“田教授”引领,带动从事产业经营农户3.6万户,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73家,年经营收入达21.36亿元,带动2700多名贫困群众人均增收3000余元,“田教授”在发挥人才“集聚效应”的同时,也正发挥着巨大的产业“倍增效应”。

猜你喜欢
泰和县泰和全县
泰和至远 仁爱至深
——记深州市深州泰和医院
脱贫攻坚图片展·泰和县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湖南石门县泰和合茶号调查研究
泰和源珠宝
泰和源/手工类饰品
泰和县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措施与成效
泰和县活立木拍卖销售关于森林资源调查评估方法的探讨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比较试验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