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缘何要成立“中国行动队”

2021-03-25 13:51
新传奇 2021年8期
关键词:美国国防部中美关系对华

美国国防部给予“中国行动队”4个月的时间,全面评估美国对华战略,包括行動概念,技术及军力态势等,出台有关应对中国的政策建议。此外,还将审查美国的联盟和伙伴关系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在最近一次偕副总统视察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的办公大楼)发表的讲话当中,美国总统拜登宣布成立“中国行动队”(国防部中国问题特别工作组),要求由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牵头,全面评估美国对华战略,包括行动概念、技术及军力态势等,以应对中国提出的挑战。

什么是“中国行动队”

据报道,“中国行动队”并非常设机构,属于临时成立的专班,不占国防部编制,从国防部各个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将由拜登老臣和嫡系埃利·拉特纳(2015年调任拜登的副总统办公室,担任国家安全副顾问。今年1月20日,拜登任命其为美军中国事务顾问)以国防部长特别助理的身份牵头开展工作。包括拉特纳在内,这个特别工作组将由15名成员组成,包括国防部长办公室、联合参谋部、各军种、作战司令部和情报部门的代表。

美国国防部在介绍“中国行动队”时专门提到,中国正在利用一切国家力量“使各国屈从于它的意志”。美国正在进行“航行自由行动”,以确保所有国家都能使用国际航道和航线。美国正在与盟国合作,“改善这些国家的边境和专属经济区的治安以确保主权”。

美国国防部给予“中国行动队”4个月的时间,出台有关应对中国的政策建议。美国国防部官员称,通过4个月的“冲刺努力”,这个临时专班将审查包括战略、作战概念、技术和兵力结构、兵力态势和部队管理及情报在内的高度优先议题,还将审查美国的联盟和伙伴关系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成立“中国行动队”的三大考量

成立“中国行动队”,拜登政府主要有三大考量:

一是有限度地与特朗普政府对华防务政策进行切割,和对奥巴马政府对华防务政策进行继承更新,对抗中国的主基调不会改变。拉特纳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随着美国国防部越来越关注中国的“挑战”,相关的活动、政策和项目激增。其中一些始于奥巴马-拜登政府时期,还有一些是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开始的,大部分措施都是不错的。成立“中国行动队”的目的是再次确保这些活动是同步、协调的,并列出优先事项。

二是为制定出台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战略以及采取相应立法措施作准备,确定国防部在全政府对华战略中所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

三是“中国行动队”将与拜登宣布的另外一项全球兵力态势评估并行进行,协调推进。关于“中国行动队”开展的工作与全球兵力态势评估是否会冲突或交叉,拉特纳指出,“中国行动队”的覆盖范围超越了全球态势评估,也包括许多其他将要发生的评估和进程。“中国行动队”也会吸收全球兵力态势评估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实现双方评估的融合。

中美两军关系前瞻

对此,特约评论员管姚认为,这恰恰体现了正在重塑的中美关系乃至两军关系未来可能的主基调。一方面,中美会在各自的核心利益关切上继续碰撞,美方会继续视中国为头号战略对手,还会继续各种战略遏制,而且手段可能更加丰富多元,美方甚至还要拉拢更多盟国来加入遏制中国的行列。我们也看到,拜登上台以来,美军在台海、南海的所谓“秀肌肉”行动不断,美国做惯了世界警察,即使换了套马甲与话语,其霸权做派也不会有方向性改变。同时,有别于前任动辄任性退群、空喊美国第一的单边霸蛮行径,拜登政府更注重外交手段,更看重对盟国的拉拢。

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艾利森是拜登总统的主要智囊之一,也是“修昔底德陷阱”(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说的首倡者,他刚刚在美国权威杂志《外交》双月刊发表了一篇重磅文章,标题是“不带感情的对华政策”。什么叫“不带感情”?艾利森的文章副题作了极简阐释:“重要利益放第一。”艾利森认为,过往半个世纪,中美关系中一个最大的教训是,当美国聚焦于维护自身利益的地缘政治基本目标,美中关系最平稳。一旦美国致力搞政治工程推广美式价值观,那么美中关系就会坠入最糟糕的境地。

另外,拜登一直自诩外交政策是其最大资本,他在就职当天对白宫人员发表内部讲话时,就特别谈到他在副总统任内访问四川时,和中国最高领导人的私密谈话。农历除夕,“习拜”电话长谈2个小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再度谈及这一话题:“你说过,美国最大的特点是可能性。希望现在这种可能性朝着有利于两国关系改善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历史教训还是现实碰撞,实际上都在警醒美国总统,中美关系要面对怎样的可能性?这也是“中国行动队”要回答的最紧迫课题。

(《潇湘晨报》等)

猜你喜欢
美国国防部中美关系对华
本期导读
美国国防部希望精简反无人机项目
商务部:东盟对华投资下降是正常的市场和企业投资现象
五角大楼对军用手机很严苛
美军直升机相撞7人死亡
“冷战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