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发展前景探析

2021-03-26 03:29施语菾张楚瑶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1年11期
关键词:算力合约艺术品

施语菾,张楚瑶

(1.澳门科技大学,中国 澳门 999078;2.西安邮电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0 引言

在这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人工智能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与各大领域都有交叉融合的趋势,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同时,新媒体、数字艺术创作呈逐年增长趋势,然而此类作品的虚拟性、易复制性令人们踌躇不前。而区块链加密艺术——NFT的一大分支,弥合了数字艺术中亟待解决的溯源和确权等痛点,成为目前区块链内和艺术市场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即使这个市场的诞生至进入公众视野的时间不长,但紧跟时事的人工智能早已步入其中,涉入NFT艺术品的创作之中,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然而在区块链上运作的NFT也面临着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这对于身为数字资产的NFT来说,是必须跨过的坎。人工智能在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机器学习技术取得惊人的成就的同时,随着应用的深入也使得它开始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1],阻碍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探讨解决方法,从技术特点上来说,二者非常互补——人工智能是一种偏向于中心化的技术,而NFT与之相对应的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区块链上的事物[2],二者的融合互助或将产生1+1>2的成效。进而,NFT兴起的背后,人们对此的看法各不相同,对NFT的未来也持两极分化的观点,进而引发了人工智能结合NFT下对艺术科技领域的价值与思考和商业市场的前景和隐患的思考。

1 NFT 的概述

1.1 NFT的定义

NFT,Non-fungible token,译为非同质化代币,是一种在区块链上的获得认证的储存单位,独一无二,不可拆分替代,目前多为电子文件形式的艺术创作品源文件,不局限于绘画,音乐,游戏等,其价值由虚拟加密货币体现。

1.2 NFT的发展

2014年5月3日,第一个NFT诞生自纽约新博物馆的Seven on Seven会议现场,Kevin McCoy和Anil Dash通过区块链技术给艺术品“上链”。

2015年10月,第一个成熟的NFT项目Etheria在以太坊首次开发者大会上启动。2017年,CryptoPunks在Ethereum 区块链上发行,独一无二的卡通头像在Ethereum区块链上被赋予虚拟货币的价值得以交易。同年,紧随其后,Crytokitties(加密猫)区块链游戏发行,引起了以太坊上养猫狂潮,游戏中的猫甚至卖到过58万美元[3]。

2018年初,OpenSea和SuperRare和KnownOrigin等平台相继成立,开始协助艺术家进行作品的链上认证和发行,即进行艺术加密。在各大交易平台的引领下,随着NFT艺术家的涌入,NFT 市场逐渐成长壮大[4]。

2021年3月,推特这个全球最大流量的社交平台再一次将NFT带入了大众视野。推特CEO Jack的首条推特被铸造成NFT公开拍卖,最终以290万美元成交。同月的《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5000张原创图像作品组成的巨型拼贴画)在佳士得NFT加密数字艺术品的天价拍卖轰动了世界:以网络竞拍的方式6025万美元的天价成交[5]。在这之后的3个月里,国际上拍卖行苏富比、富艺斯紧随佳士得举行了NFT作品拍卖,内地的中国嘉德、永乐、北京保利等大拍卖行也跟上了节奏,北京、上海先后举行了多场NFT数字艺术品的展览和高峰论坛。NFT与加密数字艺术彻底走进了公众的视野[4]。

2 NFT 艺术与人工智能的引入

NFT艺术品市场作为这样一个在公众眼中新兴的电子艺术市场,其中交易的对象NFT这种新鲜事物的热度红极一时,它首次使电子艺术品的独一性得以确立,突破电子艺术易复制,难以鉴别真伪,难追溯源头的“弱点”,甚至超越很多传统艺术品超高价格 。即使这个市场地诞生至进入公众视野的时间不长,紧跟时事的人工智能早已步入其中。

2.1 人工智能作为辅助创作NFT艺术品的工具

当人工智能以辅助工具加入创作时,艺术家们的创造的能力将大大延展。无论是对纹理精细度的追求,还是篇幅尺寸的衍生,甚至对视觉听觉世界的构造,又或者对微观的探索。在电子艺术中,人工智能的加入就可以使复杂的过程简化,艺术家不仅仅能在下达具体的指令之后得到人工智能的生成“粗作品”,还能够通过人工智能将个人风格在局部定点细化或整体调节,就能完成一件本来可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的高质量作品,以Fractal Art(分行艺术)为例,国内NFT艺术家宋婷的作品《5-羟色胺》,是以数学的分行函数模型来生成空间架构,再进行颜色的渲染,运镜,光感的调节等。而人工智能就可以帮助生成3d数学函数模型的空间,再运用其识别技术(例如神经网络)可以帮助艺术家进行锁定画面的相似定点,从而某一体块得统一地渲染颜色或者添加纹理。

宋婷还和Cortex Labs共同发起《爱丽丝和算力之镜》加密艺术特展,展出宋婷与Cortex Labs链上人工智能模型进行协作艺术创作而产生的世界首组区块链上人工智能与人协作加密艺术品:《高棉的微笑》《幻想几何学》系列、《区块链上百老汇爵士乐》等[6]。

2.2 人工智能作为自主生成NFT艺术品的主体

当人工智能首先成为自主生成艺术品的主体。2018年,由巴黎的艺术组织Obvious开发的人工智能,自主生成的《Portrait of Edmond Belamy》横空出世,马上引起轩然大波。这幅作品的诞生,运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中生成式对抗网络算法编程,加上WikiArt(在线艺术百科全书)里的15000张14世纪至19世纪的肖像画的训练,直到生成模型能生成判别模型难以判断是人类还是人工智能“作画”的作品,就得到了可以生成肖像油画的生成模型。正如Obvious的创始人Hugo Caselles-Dupré说:“我们发现这些肖像画,是能证明算法是能够模仿创造力的最佳方式。”这幅画作无论在科技还是艺术领域都具有历史性的意义。这件作品获得空前的关注,最终以435000美元的价格在佳士得拍卖行成交,又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创作作品的归属权的争议。

人工智能成为自主生成NFT艺术品的主体加入,这为NFT艺术市场提供了新鲜营销策略。《Portrait of Edmond Belamy》的成功,以及这种生成式对抗网络算法在视觉上的图灵测试的通过,表现出这种人工智能的创作可以对人有艺术上的启发。当人们把能自主创作的人工智能加入NFT市场时,9GANS这种完全由人工智能创作作品的限时虚拟线上艺术画廊就可以得到全面升级。人工智能在NFT画作上可以是说是如鱼得水,不论从创作的数量和速度上,可以远胜于人类,加上限时限量的销售策略,又可以使得这种作品同时具有稀缺性和科技感,在当前法律下能为其归属者带来巨大的利益。

3 NFT 区块链与人工智能互促

3.1 现存问题

3.1.1 NFT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对于作为数字资产的NFT,其意义和价值一切建立在安全性之上。即时区块链采用了去中心化的共识机制,本身安全性相对较高,但由于是通过网络实现活动,其网络协议各层和应用层安全性就相对较低。NFT就属于其应用层,容易受到攻击。其中最严重的安全隐患来自其中的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是“执行合约条款的计算机交易协议”。NFT在区块链上通过它来进行账本的记录,在铸造、投标、出售和转让过程中均涉及众多复杂的智能合约的执行。

但由于智能公约在区块链上的公开性导致安全漏洞可见,且因其不可篡改性,容易出现区块链欺诈中的“钓鱼交易”。此外,主流编程语言成熟度相对较低、引入跨合约程序调用等因素也造成智能合约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上运行时的潜在风险较大;它无需第三方监管的特性虽然便利了用户,但同时会使得市场缺乏监管,遭受恶意攻击的可能性增大。典型案例如2017年以太坊上的众筹项目DAO遭受恶意攻击,被窃走的以太币总额相当于6000万美元。

近年来,随着NFT市场规模、活跃地址和交易方成倍扩大增长,交易总额更是达到了47亿美元。为了急速壮大的NFT市场生态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智能合约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3.1.2 人工智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工智能的领域很广,机器学习是其中之一。过去10年中,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机器学习技术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随着应用的深入也使得它开始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其中主要瓶颈如下:优质数据不足——从数据垄断到数据黑市,各种现实因素造成难以获得大量实时可靠的高质量数据的问题;算力不足——人工智能开发和训练过程中需要高配置设备进行大量的运算,所需的庞大设备成本使很多中小企业无法得到足够的算力;算法知识产权难以保护——算法一般情况下不受专利保护,被认为是人类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是专利法规定的不受保护的客体。要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些主要问题就必须着手解决。

3.2 二者结合互补

3.2.1 人工智能赋能NFT

对于人工智能赋能NFT上智能合约的方式,可以采取基于共识、分布式虚拟的AIaas(AI as a service)云端设施或重新搭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框架的区块链平台,如MatrixAI、ATMatrix等。

首先,针对智能合约安全漏洞的透明性及其不可篡改性可能引发的交易漏洞,需要增强其本身的灵活性。如使用引入人工智能的智能合约代码生成工具,能在一开始运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通过简单脚本语言、图形、自然语言获取用户交易意图;然后通过机器学习抽取交易关键特征并对交易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由深度学习结合智能合约设计模式进行代码综合,得到个性化智能合约,大大提高了其灵活性、易用性和安全性(如图1所示)。同时,深度学习的特性使它在不断自动生成智能合约的过程中得到进化,其产出的智能合约逐渐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条件,从而也可以拓展智能合约的使用范围。

进而,在对智能合约的安全审计上,构建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验证框架,其核心思想是智能合约代码要经过静态和动态验证才能上线并在虚拟机上运行。例如先通过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漏洞检查或形式验证进行静态验证,自动嗅探合约与代码中的漏洞;接着进行动态验证,在沙箱中仿真,在测试链上执行代码,同时运用生成式对抗网络算法,在小量攻击范例的基础上自动产生攻击代码对合约代码进行攻击,不断模拟甲方与乙方对合约进行攻防战,以检查合约中可能的非法获利的漏洞并警报,提示修正(图2所示)。

图2 AI+安全审计

此外,代码生成工具还可以进一步与安全验证工具结合,进行迭代式自动攻击和代码修订,从而最大化实现安全性和稳定性。

3.2.2 NFT赋能人工智能

对于优质数据不足的问题,可以利用NFT将数据和模型资产化并灵活交易来解决。NFT的可信任性、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能够在保证数据可信、数据质量、数据隐私安全的前提下,由去中心化的共享机制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获取优质且多维的数据集,为人工智能应用在数据质量和数据共享层面提供有力的支持,有助于其进行高质量的建模。例如Ojamu地AIaas就能连接到品牌和营销机构可用的NFT,以访问垂直行业的主要、甚至交叉相关数据点,进而得以识别可能有助于数字营销计划的以前未公开的信息和见解集。

对于算力不足的问题,可以将分布在全球各地的闲置的算力资源化作NFT资产灵活交易,并在这些节点之上构建去中心化的人工智能算力设施基础平台,运行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型,充分利用闲置算力进行计算,能够极大降低人工智能建模的成本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7]。例如MatrixAI平台将算力通过API接入其网络并获得验证;设定NFT有效期并支付一定数量期生态通证MAN开始铸造NFT;完成后获得对应算力的NFT,是获得这部分NFT所对应的算力在指定有效期限内挖矿收入的有效凭证,NFT所有者将获得这部分挖矿收益,此凭证可交易和转让;如算力NFT要转让,出让者需要在转让前上传相应的法律凭证保证或抵押一定数量的MAN作为押金[8]。

对于算法知识产权难以保护的问题,可以利用NFT实现算法版权登记。作为非同质化代币NFT,它的特殊在于提供了一种标记原生数字资产所有权,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使其成为当前为数字资产确权的有效手段。同时,NFT去中心化的性质省去了登记过程中的各项收费,以降低登记的成本,开辟了知识产权登记新途径。其次,它防篡改的特征也提高了版权登记的证明力,形成起了新的版权信任机制。因此,在通过NFT能有效保护算法知识产权的同时,有望实现各类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的有效保护和快速的商业获利,能够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人工智能的研究中,并促进最大程度的技术共享[9]。

4 NFT 与人工智能携手的前景

NFT既是一个名词代表非同质化虚拟代币的同时,本质上依然是一种使用 区块链技术提供数字资产所有权证明的工具。与其说是NFT改变了人们对所有权的认知,不如说是NFT是这个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的产物。反抗于急速的传播速度,极易复制下载的形式,以及人心不古的储存剽窃的手段,导致电子作品变得泛滥又廉价,这个先从数字艺术领域掀起的狂风,代表的是时代的需求,社会价值观的转变,而“NFT的灵魂正是它的虚拟性”和它的溯源确权的能力,这正是我们在往虚拟世界加速度探索上的一个助燃剂,人类将对虚拟事物的价值权重的衡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人工智能也顺着这股浪潮融入NFT的世界。

4.1 艺术领域的价值与思考

人工智能的加入,能使NFT艺术界的作品和展出更加多维化和科技化,例如运用全息影像、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等技术的NFT作品,进一步拓宽了数字艺术的可能性;又如互动影像NFT艺术作品的展览,能给观者带来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以更多的方式感受艺术。但是同时值得思考的是,在艺术领域,继杜尚用《泉》开辟现成品艺术来完成对传统艺术的辛辣讽刺和审视批判之后,由通过视觉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创造出“以假乱真”的作品,也是对人与艺术之间的挑战,值得当代人开始重新思考艺术的本质, 对于非人类智能的创作作品的归属权的探讨,以及对于过于人类对拟人化的人工智能的情感表达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过于拟人化的人工智能(包括行为以及产物),会使人类也掉入到情感上的恐怖谷阈值。

4.2 广阔的商业市场和隐患

在这个信息时代,海量的电子资产的确权都需要数字加密技术,使得NFT定义将会扩大到更宽泛的对象。除了目前的最为火热的电子艺术品,以及人工智能 资产方面的确权,例如运动品牌Nike,时尚品牌LV等都已跨入NFT领域,来对品牌的产品的数字形象进行确权,以及用以打击山寨伪劣产品或开发相关游戏给玩家注入NFT资产等。NFT从艺术领域先开始发起,但必将逐渐脱去艺术品的标签,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的电子资产的加密确权和溯源。

虽然NFT的特性之一是不可拆分,但是因此富有买家的“买断”和高昂的价格普通买家对于名作NFT的收藏望而却步。而Embrace平台提供了新的解法,规定NFT艺术品可拆分为ERC20代币,能像同质化代币一样交易,从而通过持有任意数量的NFT碎片获得稀有NFT的部分所有权,就降低了普通买家参与高级NFT收藏市场的门槛[10]。我们认为未来将会出现更多像Embrace一样的平台,NFT消费交易群体会扩大,二级市场的流动性能得到进一步解锁。客户群体扩大同时,NFT市场的玩法也会跟进,可拆分的NFT意味着碎片式收集营销例如集邮、盲盒等,也会出现在不远的将来。但市场的阴暗面也如影随形,例如这种营销的带来的也会是它一直被诟病的过度营销,成瘾效应,虚假宣传等一系列直击人性弱点为了让消费者疯狂的肮脏手段。

而人工智能的加入能帮助未来的NFT市场平台更高效、安全、灵活、易用,除了最重要的安全层面,在其他方面也有很有潜力的发展前景[10],例如人工智能来充当NFT市场中类似于做市商的角色,通过不断的低买高卖以获得其中的做市套利收入,帮助客户群体更为理性地交易,增加市场的流动性的同时也帮助了创作者的作品更早被价值发现,让NFT获得更多的市场关注;像Embrace的人工智能算法价格匹配引擎通过评估所有活跃交易市场上挂牌的NFT资产,为每一个平台上的NFT制定最具竞争力的定价等[11]。我们相信人工智能的加入可以帮助NFT平台以及它的客户群体更加健康地发展。

5 总结

即使NFT市场是个新兴领域,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它已经展现出非凡的活力和潜力,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同时,人工智能作为当前最热门最重点的技术之一,二者的结合迸发出无限的生机。无论是艺术领域的人文探讨,还是科技领域的安保交锋,又或者是商业领域的广大宏图,NFT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给人类带来帮助,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尽管有些人认为NFT只是一时的时尚,它过高的价格会随着热度的褪去而只剩下贫瘠的虚无,但本文从艺术与科技以及商业市场的角度分析得出,NFT不只是一时博人眼球的噱头,也不是愚弄大众的“智商税”,NFT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是人类向着虚拟世界进发的方向,是这个时代的在飞速转变的价值趋势所驱。

猜你喜欢
算力合约艺术品
算力盗用:一种新型财产侵害*
算力网络中基于算力标识的算力服务需求匹配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算力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要生产力
“东数西算”背景下算力服务对算力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合约必守,谁能例外!——对“情势变更”制度不可寄于过高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