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2021-03-27 01:52李仕峰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21期
关键词:软土地基市政工程应用分析

李仕峰

摘要:市政工程的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想要更好地实现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需要不断加强对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施工要求,选择正确的施工技术,掌握好施工技术要点,有效地保证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从而保障项目整体施工质量。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市政工程建设是城市区域性设施建设项目,有利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与城市外部路面相连,负担对外交通和出行。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市政工程的基础建设是快速城镇化的基础,对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特别大的作用。此外,城市的交通设施质量不仅体现了城市形象,也是区域发展水平的外在反映。因此,有必要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管理能力,推动市政工程基础建设发展。

1软土路基特点

第一,承载性差。软土路基的软土阻力较弱,并且压缩性高,当外部载荷强有力冲击会因承载力不足而损坏,进而影响道路工程质量,难以满足道路使用需求。第二,流变性。一旦软土地基加固工作不到位,那么会为软土地层流动提供机会,极易引发形变、大范围塌陷等质量问题,导致道路工程施工进度减缓,并且道路养护成本随之提高。第三,稳定性差。软土地基孔隙度高,含水量过多,道路使用过程中会因雨水冲刷而破坏路面完整性,进而增加道路行车风险。此外,还会因使用时间过长而出现固结沉降、非均匀沉降等现象,难以保证道路工程质量安全。

2市政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的基本要求

针对市政工程的软土地基,在处理时应按照特定的原则操作,以规范化的方式改善软基的质量,使其满足工程建设要求。1)合理控制时间。软土地基普遍具有含水量高的特点,遇降雨天气时,外部水源的供给将进一步增加软基的含水量,加重软基的失稳程度,因此,需合理挑选时间,在软基处理时避开雨季,减小环境所带来的干扰。2)改善软土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能。通过相关措施的应用,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使其具有足够的抗剪性和抗压性,进而维持稳定的状态。3)降低压缩性和渗透性。在软土地基施工中,应当切实提高软土地基的抗扰动能力,以免其出现压缩性过大以及渗透性过大的问题。4)流程化施工。以现场施工情况为准,制定完善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适配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秩序井然地开展各项工作,提高施工效率,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快完成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

3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3.1换填法施工工艺

换填法施工工艺在市政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大量实践证明,换填法施工工艺对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具有显著效果,具体操作流程为:(1)将地基下一部分的软土挖除,通过人工填筑的垫层将其作为软土地基的持力层。(2)通过应用排水设施,保证人工填筑的垫层满足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工艺的基本要求。(3)铺设一层砂石,在铺设砂石的过程中,应采用分层铺设的方法,每一层砂石的厚度要严格控制在0.2~0.3cm,并能保证砂石铺设的质量。由于换填法施工工艺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迅速提高工程项目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如果将其应用到本工程项目中,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地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2预压固结法施工工艺

预压固结法施工工艺也被称为排水固结法,主要利用压实机械碾压地基土壤,先于地基区域内的地面上堆置重物并预压一段时间使地基密实,以此提高地基承载能力,降低沉降现象。预压固结法可以分为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法是在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的地基上再施加一定的荷载,从而将孔隙中的水慢慢排出,这时孔隙的体积就会随之减少,地基产生固结,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密实度和强度。真空预压法是指先在软土地基的表面铺设一层砂石作为垫层,并埋设排水竖井,再使用不透气的封闭膜使其与大气隔离,再将薄膜四周埋入土中,通过已经埋设好的排水竖井,用真空装置将其中的空气抽出。本工程项目中采用的预压固结法施工工艺,在现场施工实践中快速地提高了地基承载能力,获得了广西建筑业联合会颁发的自治区级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

3.3砂垫层法

砂墊层处理方法是比较常见的,施工过程较为简单,施工成本也会相对较低。具体来说,首先需要进行砂石的选择,一般选用细砂,将其放在软土地基之上均匀平铺,形成相应的砂垫层,提升软土地基的硬度。砂垫层法对土层的厚薄程度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对水含量也有一定的要求。当水含量过低时,砂砾无法有效进行渗入动作,影响软土地基的硬度。因此,想要更好地利用砂垫层法,要选择在土层比较薄的地方进行使用,或者是选择在水含量比较高的地方使用。砂垫层法的施工规范如下:(1)对于砂垫层的厚度有一定的要求,厚度需要保持在1.0~1.2m之间,一旦超过1.2m,或者是低于1.0m,无法有效发挥出砂垫层法的真正效用。(2)对于砂垫层的材料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使用中砂或者是细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其透水性能不断增加,使地基拥有良好的排水性。(3)保持砂石的均匀平摊,避免出现大幅度的隆起部位,或者是出现过大的凹陷部位。(4)利用砂石进行平铺以后,一定要进行压实,忽略这一步骤,将对砂垫层的密实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压实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均匀发力,减少整个砂垫层压实系数之间的差异。

3.4强夯型

这项技术具有组合性特征,由固结型、动力压密型两种施工技术形成。当强夯施工技术用于软土路基施工操作,需要机械设备辅助,并且机械设备部件、技术协同协配,逐渐增强软土地基压实度。一般来说,此技术在碎石土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等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强夯施工技术投用时,要从市政工程实际出发,针对施工参数合理化设置,保证路基稳固性和安全性,将此项技术操作便捷、高效使用等优点全面发挥。

3.5表层排水法

市政工程软土路基施工环节,势必要做好排水工作,否则,会因水量过多而阻碍施工进程,难以顺利、优质完成路基施工任务。基于此,有效运用表层排水法,加快排水速度,使施工活动有序化、高效化推进。总结表层排水法应用经验,必要情况下设置防渗层,同时,优选吸水效果良好的建材,并辅助水渠开法,确保排水任务又好又快完成。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工程建设是城市化发展背景下的重点工作内容,但软土地基施工条件普遍存在,在缺乏有效的处理措施时,易出现质量问题。对此,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软土地基的处理,以现场施工条件为立足点,合理应用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例如排水固结、深基层拌和、强夯法等,通过优质材料和高性能设备的联合应用,切实增强软土地基的施工效果,给市政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创设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葛瑞江,缪荣涛,高静.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9(17):35.

[2]张娇.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9,17(15):50+52.

[3]史成全.针对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9(08):43.

[4]孙支援.试析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8,37(31):200-202.

[5]梁强飞.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18):38-39.

猜你喜欢
软土地基市政工程应用分析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试析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基坑施工对原有市政工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