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配电设备运维管理技术

2021-03-27 07:45上海市南供电公司周旭岚
电力设备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运维配电配电网

上海市南供电公司 周旭岚 洪 扬

配电网是指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收电能,通过配电设施就地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配电网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电网系统改造过程中,加强对配电网结构的优化,实现其运行的可靠性,加强配电网技术和运维管理的科学性使其提高施工质量、完善施工技术,才能为电网的综合运行提供有力保证。

1 配电网的运行现状

1.1 配电网概述

电网一般是指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压的变电所及储备电线组成的整体电网,也就是电力网络的简称,在电网运行时有三个部分集中运行,分别是输电、变电、配电,能有效将电能进行输送和分配,以此来达到改变电压的目的。一般配电网是由电缆、塔杆、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架空线路及其他的构建共同组成,每一个设施构建都是保证配电网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为有效提高配电电能作用的网络。

按照当前的电压等级可分为高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及第二配电网三种,不同的电压等级提供的电能不同,也可通过功能分配实现电网的合理配置。一般是应用城市配电网、农村应用农村配电网,一些企业和个体使用工厂配电网较多。配电网在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闭环设计,在这种闭环设计形态下可呈辐射状的结构,与输电线相比配电网的线径较小,所以在输电网中经常需综合多种算法加强配电网稳定性,应用科学细致的手段增强整个系统正常电能输送。

1.2 载荷分布不均衡

我国长时间内应用的都是传统的电网设计方式,存在着设计不合理、应用效果不佳,导致各个地区电力输送发展极不平衡,这样就会存在着载荷分布不均衡、电网运行不畅通的情况。在当前的各个发展阶段,只有保证电网的载荷区域和无载荷区域明确划分,在进行配电网运行时才能更有针对性,也能避免负载功率不平衡情况。对于近年来我国城镇地区快速发展,一些地区的供电网已无法满足居民对电力的基本需求,供电能力跟不上导致供电网超负荷运行,这样会严重的损耗功率。一方面无法满足电力需求,同时还产生了能源的浪费,无法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所以,国家当前需针对载荷分布不均衡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彻底改造,加强配电网运维管理技术的合理应用,减少在用电过程中对电器和电网设备产生的不良影响[1]。

1.3 配电设备不先进

我国应用智能化电网系统已成为电力运维管理的主流,但智能化的电力系统须应用先进的配电设备。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仍是传统电网系统,在检修过程中经常也会发生电路线路老化现象,电力设备陈旧,这样导致在电力输送过程中经常出现电力供应不足,也容易出现资源浪费等情况。我国当前很多配件设备存在着架空线陈旧、电缆线使用时间长、设备出现老化现象,而对于一些其他辅助装置等都无法与实际的需求相匹配,像隔离开关、配电变压器等都无法满足现代化供电网络的实际需求,长时间在落后的电力系统下无法真正的对设备和线路进行更新,在后续进行运维管理过程中难度也较大,技术应用也缺乏基本管理手段,导致当前配电网自动化管理能力大大降低,严重阻碍了电力行业的正常发展[2]。

1.4 设备的布局不合理

传统的配电网设置一般都是由城市地区先开始设计,但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发展十分迅速,对于建立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行配电网布局中仍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很多供电体系的设备布局不合理,按照传统的布局形式就会产生电力消费分配不合理的结果,这样在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中都无法获得有效电能,给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此外电力供应过程中,很多设计没有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电力供应匹配不合理,一些供电企业为节约成本没有真正通过系统科学的线路对设备进行规划,导致很多地区的设备更新和变化较为频繁,造成成本增加,也会使得原有电网线路受到较大影响,影响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2 配电网运维管理技术应用的原则

要想真正加强我国配电设备,运维管理技术的更新一定要按照相关原则进行管理,根据我国当前的基本配电网发展情况及各个其他的综合因素影响,要想完全重新建立一套配电网是不现实的,所以须在当前原有配电网基础上进行适当改造、加强管理,通过有效的运维管理技术应用来满足当前用户的需求。所以相关电力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根据当前现有的配电网情况来制定统一规划,不仅要考虑到现行的电网需求,更需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加强设计的全面性,通过有效的设备选择和技术改造方式来使其达到长远发展的目标。在进行电网运维管理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加强供电线路和供电设备的质量保证,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技术效果。此外在改造技术过程中一定要选择以地区经济发展的技术,在改造后按照一定要求的技术原则进行应用,提高应用效果,实现整体运维效率的提升。

3 配电网运维管理与建设改造技术

3.1 加强配网运维管理的数字化建设

配网运维管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是因为配网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需应用多种电子信息设备和电子软件系统,不同系统间存在着不同的关联性。此外配网运维管理数字化建设能有效解决传统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先进的技术软件和机械设备不断的更新给当前的配网运维管理的时效性和安全性。所以在新形势下增强配网运维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加强系统集成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电力企业要加强终端设备的配置,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设备进行信息的遥测和遥控,通过自动重合闸、馈线故障检测和电能质量检测有效结合,将数字化管理理念与当前的设备运维管理加强结合才能够实现机电一体化的要求。

3.2 配电网线路联络形式的优化

在电力运行过程中,可通过自动化网络加强电路线路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及时采取有效运维管理手段,如一条线路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线路故障,保证配电线路能够在良好的运行状态下发展。例如,当前建立了很多变电站,但其位置和数量都需严格确定,保证变电站能覆盖全部区域。当一条线路出现问题可使用预备线路,最大的减少故障影响区域,因此建立两条或多条联络线路,在确定不同线路间的关系后能实现有效的自动配电或智能转移负荷。目前上海地区已实现n-1运行方式,即配网中任一独立元件(配电线路、变压器、电缆等)发生故障而被切除后,不造成其他线路过负荷跳闸而导致用户失电或系统的稳定性事故,近期上海电力已开始考虑配电网n-2(部分国家地区称为n-1-1)的可能性。

3.3 设立专业电网管理机构

电力企业需根据当前地区的配电网运行状态建立专业化的电网管理运维部门,设立检查小组,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定期进行检查改造加强运维管理的有效性。此外在专业化部门内需有完善的检查计划,运维管理内容需严格按照计划一步步实施,并定期检查相关小组的执行情况,对当前配电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此外,因检查部门需加强城市和农村的专业配件组管理,通过专业化的检查指导不同供电所的正确工作,因为检查小组就是配电网运行中的管家,需对整个配电网运行的技术及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调度,当出现不合格操作时要及时给予指导,保证整个运维检查工作顺利进行,使配电网在良性状态下发展。

3.4 建立配电运行维护监管体系

应用先进的配电运行网络监护体系能够加强整个配网运维全面性,使其工作更加有条理,更高效的进行运行[3]。这样就需要建立一支专业技能强,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的配电运行监护管理团队,在内部需加强检修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当前先进的检修技术及时进行学习,通过不断提升及工作经验的增加来实现配电网运维技术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需加大电网配电人才引进的力度,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强人才归属感,此外定期要邀请专家进行专业指导,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电网运行维护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要建立科学有条理的监管体系,严格按照工程标准进行电力维护工作,让每一个工作运行都处于正常的技术应用情况下,这样才能更加符合我国当前电网运维管理的实际需求。

3.5 灵活应对季节性变化

一些季节性的用电量爆发性增长会对原有低压供电的情况造成一定影响,也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用电需求[4]。因此,为避免季节性的配电与低压电缆直径不够而造成的过热、损伤乃至烧毁的情况,要从本质上加强供电稳定性,可加强地区建设的改造,提高其配电最大负载率,使用更大截面的电缆或更高开断能力的开关[5]。此外,通过有效的运维管理与技术应用,如加装无功补偿装置,能避免电压较低、提高电力的应用效率。

综上,配电网线路在应用过程中须重视将新建立线路与传统线路之间有效连接,增强整个线路的稳定条件,实现供电过程中的配电自动化。通过有效的技术优化,实现线路设计与设备布置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所以要在原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有效的改造和维护工作,增强改造技术的水平,减少设备运行事故发生的概率,使配电线路的发展形式符合当前社会用电需求,保证电能供应的稳定性和电力系统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运维配电配电网
10KV变压器配电安装柜中常见问题分析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风电运维困局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城市10kV配电网自动化实施的探讨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创新实践浅析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