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肝与大肠相通”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肠道菌群失调的病机及治疗

2021-03-27 10:04俞宏燕
光明中医 2021年2期
关键词:菌群失调脂肪性酒精性

俞宏燕 熊 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在无酒精或其他导致肝脏受损因素的前提下,以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1]等,少数可发展为肝癌。本病在中医典籍内无具体病名,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归属于“胁痛”“肥气”“肝癖”等范围。在临床上,本病患者多伴有肠道菌群失调,人体肠道微生态失去动态平衡,也会促使本病的进展,很多研究结果[2]也证实这一点,同时从肠道菌群方面治疗本病[3]也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热门。《医学入门》中提及的“肝与大肠相通”理论,与现代医学提出的“肠-肝轴”有异曲同工之义。故基于“肝与大肠相通”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肠道菌群失调的病机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1 “肝与大肠相通”的源流

“肝与大肠相通”理论首见于明代李梴所写的《医学入门》[4],虽未详细说明具体机制,这也给后人对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思路。关于二者的关系后人开始从很多方面开始阐述,肝与大肠虽在解剖、经络循行方面无直接联系,但“董氏奇穴”在《素问》关于“阳明”“厥阴”皆属于“阖”的论述基础上,认为可从气机开阖方面展开。在生理方面,肝属木,性主升发,大肠属金,性主肃降,二者属金克木;又如“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属土,主通降,大肠亦属阳明,为“传导之官”,使体内糟粕排出体外,与胃气之通降功能相类似,证实了大肠兼顾“土性”,肝之条达疏泄可使大肠之肃降功能更好地发挥;同时肝之浊气也可借助大肠之“土性”排出,大肠之肃降可防止肝之升发太过,二者相辅相成。现代医家陈英杰[4]在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又提出“肝寄腑于大肠”,认为肝与大肠的生理功能互为辅助,肝之浊气借助大肠排出,保证肝之正常功能,同时肝之疏泄也使大肠之降浊顺利进行。在病理方面,早在《黄帝内经》中也有记载,即“志有余则腹胀飱泄”,古人认为情志不遂,肝气郁滞,可影响肠道功能,引起腹胀泄泻等。《素问》中又曰:“厥阴司天……腹胀溏泄”,指出厥阴之病可导致溏泄之肠病;“阳明之复……善太息,腹胀而泄,甚则入肝”,阳明之病亦可影响入肝。在临床上,冯全生教授[5]认为肝气郁结或肝气升发太过,可导致便秘或泄泻。郑翠等[6]认为可从大肠出发治疗慢性肝炎时,病机当属肝气久郁化火,再加上热毒内侵,内扰阳明。因此,肝与大肠在生理、病理方面是相互影响的。

2 现代医学对“肝与大肠相通”的认识

现代医学也提出过同“肝与大肠相通”类似的学说,即“肠-肝轴”,它是构建人类机体肝脏与肠道微生物联系的重要系统,同时肠道内微生物及其含有的内毒素是参与“肠-肝轴”的主要部分。在胚胎时期,肝脏与肠道皆来源于前肠;另外,肝脏可依靠门静脉系统发挥其生理功能,而门静脉大部分血液来自肠道回流的血液,肠道回流的血液中含有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及肠道吸收的毒素,它们都要经过肝脏的代谢;而且肝脏分泌的胆汁也可影响肠道消化活动。其次肠道还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其中的淋巴细胞受到肝脏的调节,而当肠道产生免疫反应时,可释放相当多的促炎细胞因子,可经门静脉回流入肝。由上可知,肝脏与肠道是联系紧密的,“肠-肝轴”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3 NAFLD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

人类肠道是体内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内含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它们之间处于共生及竞争状态。其中细菌数量最为广泛,可分为有益菌、致病菌及中性菌三类,而在肠道的厌氧条件下,主要以双歧杆菌、消化道链球菌等厌氧菌为主,而兼性厌氧菌如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等则占少数,它们在维持肠道生理功能方面有着很大作用,同时它们还参与机体营养物质(糖类、脂肪等)的吸收、消化、代谢等过程。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目是在不断变化而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7]。当肠道菌群动态平衡被打破后,肠道以外的有害细菌易入侵肠道,肠道功能受到影响[8],可导致便秘、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双歧杆菌被认为是肠道菌群中的有益菌,对维持肠道功能有重要作用,当其含量减少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比例相应增多,使得胃肠道难以消化的低聚糖蓄积在肠道,肠蠕动功能减弱,从而引起便秘;当肠道菌群变化,肠道可发生免疫反应,可释放促炎细胞因子,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也相应受损,大大影响了通透性,更多的体液渗入肠内,使粪便水分增多,可出现腹泻症状。

NAFLD是一类代谢相关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为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有动物实验证明[9]肠道菌群在本病进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同时饮食结构(高脂)的改变会使肠道菌群发生变化。刘志平等[10]也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与NAFLD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的水平降低有一定的关系。肠道菌群失衡后,会从增加机体营养及能量摄入、影响胆汁酸及胆碱的代谢、内源性乙醇的增多、胰岛素抵抗的诱导等方面促进NAFLD的发展。张丹琴等[11]在NAFLD患者粪菌群内发现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减少,而肠杆菌、肠球菌增多。同时有研究表明[12]肠杆菌和链球菌在NAFLD相关肝硬化患者粪菌群中含量增多,而双歧杆菌在NAFLD相关肝癌患者粪菌群中含量减少;而唐新亚等[13]通过对30例NAFLD患者粪便菌群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直肠真杆菌、乳酸杆菌与本病呈正比,多形拟杆菌、双歧杆菌呈反比。以上结论均表明NAFLD与肠道菌群改变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4 中医对NAFLD肠道菌群失调的认识

4.1 病机一方面中医认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明饮食的不合理可引起肠胃的损伤。偏食肥腻之品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病因,肥腻之品多不容易被人体代谢,日久蓄积体内,可化为“浊邪”,“浊邪”属阴邪,易伤脾胃之“清阳”,使得脾胃不能正常运化,小肠的“泌清别浊”受到影响,导致大肠传导功能也相应失常,可出现溏泄、便秘等。另一方面,肝主疏泄,可调畅情志,长期患病,情志不遂,导致肝之疏泄功能失职。《素问》中提及“夫百病生于气也”,情志内伤,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大肠传导功能无法正常进行,无力推动肠内糟粕排出体外。故张晓等[14]主张可从调节脾胃、肝肺等气机方面治疗功能性便秘。其次“气有余便是火”,肝郁日久可化火,易伤及体内阴液,而大肠主津,肠失津液濡养,肠内过于干燥,更不利于糟粕的排出;又如《类证治裁》中记载“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为飧泄”,肝之浊气疏泄太过,下攻大肠,木亢乘土致大肠传导失职,则发为泄泻。本病日久易伤及脾胃,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损,失于运化,水谷精微物质得不到输布,蓄积于肠腑,乃为泄泻;肝脾不调,终累及于肾,肾为封藏之本,可司二便,大肠的传导功能尚依赖于肾气的固摄、推动及肾阳的温煦,肾失封藏,肠腑传导功能也受到影响,可表现为便秘或泄泻。

4.2 治疗《医学入门》中提出“肝病宜疏通大肠”,中医认为治疗肝病可从疏通大肠入手,现代很多学者将这一理念运用于临床,均获得了不错疗效,李全生教授[15]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时认为“气血不通”为本病主要病机,主张应用“通”法,以使气血调和;顾亚娇等[16]提出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时可运用通腑泄浊的针刺方法。且中医理论也主张“腑病以通为补”,即采用疏通之法,从而恢复人体正气,“以通为补”理念在胆囊炎[17]、胃病[18]等的治疗中也有相关应用。而《医学真传》中记载“通之之法,各有不同”,治疗本病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症状,可采用“通”法,包括疏通气机和通达肠腑气血阴阳,一方面使肝气得舒,疏泄功能恢复正常,从而肠腑得以传导;另一方面还须结合本病早中晚三期的气滞、痰阻、血瘀不同病机,使肠腑气血阴阳相通,以恢复平稳状态。

5 结语

西医对于本病临床上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主要为微生态制剂、益生元、合生元以及粪菌移植等,作用局部,短期疗效可观,但费用较昂贵;而中医药治疗本病[19,20]具有远期疗效显著、整体调节等优势,如郭宗超[21]用苓术二陈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湿内停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满意;故运用“肝与大肠相通”理论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肠道菌群失调的病机与治疗,从而更好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

猜你喜欢
菌群失调脂肪性酒精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成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新药的研发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宫颈高危HPV持续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进展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
肠道菌群失调113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