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发热临床研究进展

2021-03-27 10:04
光明中医 2021年2期
关键词:六腑外感结果显示

沈 睿

小儿发热是儿科病症中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现有的临床治疗方法包括药物退热和物理退热。药物一般为解热镇痛剂及激素,见效迅速,但容易反复,且易引起耐药性。小儿推拿是属于物理退热的一种治疗方法,自明代以来就有记载被用于治疗小儿发热,是一种绿色疗法,安全有效,受到家长的喜爱。本文拟自2015年至今对小儿推拿在小儿发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1 对小儿推拿和小儿发热的认识

因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很多急慢性病症均伴有发热,故朱丹溪曰:“凡小儿有病皆热”。王肯堂曰:“小儿之病,惟热居多”[1]。中医学将发热大致分为外感发热及内伤发热两类。其中外感发热多因风寒暑等邪气侵袭机体,小儿机体稚嫩,易受外邪侵袭,加之自身抵抗能力较弱,故易致卫外之阳郁而发热。内伤发热则大致包括肺胃实热、阴虚内热、气虚发热3类[2]。小儿“脾常不足”,故而“乳贵有时,食贵有节”,若饮食不当,则易损伤脾胃,造成乳食停蓄,蕴积生湿热,造成肺胃壅实,郁而化热,是为肺胃实热[3]。小儿素体较弱,阴常不足,因先天不足或是后天营养失调,亦或是久病伤阴等均可导致肺肾不足,进而导致阴津亏耗、不能敛阳而致发热,是为阴虚内热。由于劳倦过度或久病失于调理,以致耗伤中气、脾胃之气受损,中气下陷以致虚火内生而引起发热,是为气虚发热。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由来已久,李易真等[4]总结九部明清时期推拿专著后,认为清天河水、水底捞月、退六腑、推脊4种手法自出现时就应用于小儿发热,性质明确,且现在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小儿发热的治疗中。刘凯等[5]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小儿推拿治疗外感发热的选穴规律,认为在推拿处方上以小儿推拿特定穴为主,最核心穴位天河水、肺经、天门、坎宫、太阳、六腑6穴,可以作为其基础处方。

2 小儿推拿在小儿发热的应用

2.1 外感发热

2.1.1 小儿推拿治疗外感发热范晓娇等[6]选择60例年龄0.5~7岁,体温39 ℃以下的患儿,采取自身对照观察,以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清肺经、清天河水等小儿推拿操作,风寒发热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按风池,风热发热加推退六腑,结果显示,小儿推拿退热的总有效率为95%(P<0.05),其中以4岁以下患儿临床效果显著。龚克等[7]将100例年龄0.5~6岁的体温在37.5~39 ℃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予口服药物(布洛芬混悬滴药剂或柴黄清热颗粒)治疗,试验组以清天河水、掐揉二扇门、拿风池、推脊、揉大椎、揉曲池、推涌泉、退六腑等推拿手法操作,结果显示小儿推拿对小儿外感发热患儿有明显的治疗作用(P>0.05)。温佳旗[8]将80例年龄在1.1~6.3岁的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成2组,其中观察组以小儿推拿取痧法及以冷水推天河水操作,对照组以布洛芬口服,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认为推拿取痧法治疗儿童外感发热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缩短疗程,提高有效率。翟红敏等[9]将300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10岁的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卧床休息、多饮水、温水擦浴等常规降温方法,治疗组采用以凉开水为介质做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清天河水、补肾经、清大肠、退六腑、以麻油推脊等小儿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有效率(97.33%)优于对照组(88.00%)(P<0.05);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认为小儿推拿手法适用于外感发热患儿的治疗,能有效提高其治疗有效率。孙浩等[10]将78例年龄在0.5~12岁的伴有外感发热的肿瘤患儿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美林及退烧贴与湿毛巾物理降温,观察组则使用按压天突、膻中和肺俞,揉太阳,掐精宁与威灵穴等小儿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退烧时间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认为小儿推拿在肿瘤患儿外感发热的治疗中应予以推广。

2.1.2 小儿推拿联合其它疗法治疗外感发热李秋等[11]将100例年龄2~10岁腋温高于37.5 ℃的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成2组,各50例,一组予清天河水、退六腑、推脊3种小儿推拿方法进行荆香退热散中药涂擦,为观察组,一组予普通方法进行全身荆香退热散中药涂擦治疗,为对照组,对比2组的退热效果,结果显示荆香退热散中药涂擦联合清天河水、退六腑、推脊3种小儿推拿方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效果优于采用普通方法进行全身中药涂擦的退热效果(P<0.05)。裘丽媛等[12]将150例年龄0.5~8岁的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口服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上清肺经、清肝经、清天河水、打马过天河、推天柱骨、按涌泉、捏脊、挤痧等小儿推拿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3%(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1.5%,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3.1%(P<0.05),认为小儿推拿结合中药治疗儿童外感发热疗效确切。丁晓宇等[13]将12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伴有发热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仅予以陆长清小儿清热合剂进行涂擦治疗,研究组增加包括清天河水、推脊、退六腑及重推涌泉四种推拿手法辅助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的退热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P<0.05),认为陆长清小儿清热合剂联合小儿推拿可取得显著的退热效果。王志林[14]将88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8岁的外感发热患儿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多饮温水、物理降温、卧床休息),研究组患者则采取推拿疗法(开天门穴、推坎宫穴、揉太阳穴、清天河水、推脊、推拿足三里穴及涌泉)及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患儿外感发热时通过小儿推拿联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效果是明显的。李丽芬[15]将116例年龄0.5~7岁的外感发热患儿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小儿推拿,包括揉两额及太阳穴、分推坎宫、开天门、掐年寿、推天柱、推脊柱及七节骨、推六腑、清天河水、直推脾肝心肺及肾等操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退热显效时间、退热完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体温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布洛芬混悬液联合小儿推拿可快速有效的降低小儿外感发热症状,且可显著提高疗效。任金民[16]将90例年龄7~69个月的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成2组,其中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冰敷、酒精降温等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小儿推拿联合护理干预组则以捏脊,推脊,揉捏合谷、外关、曲池,掐揉大椎穴等小儿推拿手法联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小儿推拿联合护理干预组的退热平均用时、小儿配合程度、免疫学指标和体温监测水平的改善幅度均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认为小儿发热患儿实施小儿推拿联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刘亚军等[17]将200例年龄1~4岁的小儿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法,包括卧床休息、饮水和擦拭身体等,必要时布洛芬混悬液或酚麻美敏混悬液治疗,对照组采取推拿法(开天门、推坎宫、揉总筋、推五经、推三关、按足三里、推涌泉、捏脊)加护理干预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9%)低于实验组(94%)(P<0.05),认为小儿推拿对小儿外感发热患儿具有十分明显的治疗作用。朱宁利[18]将100例外感发热体温高于39 ℃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2组患儿均采用常规中药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使用清天河水小儿推拿手法,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温水血管丰富处擦浴方法物理降温,结果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90 min体温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30 min和60 min体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认为清天河水手法在短时间内能够显著有效快速地降低患儿体温。

2.2 内伤发热

2.2.1 小儿推拿治疗内伤发热王乐萍[19]选取50例年龄0.5~6周岁的伤食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开天门、揉太阳、揉板门、清脾经、清胃经、清肺经、清天河水、退六腑、摩腹、点揉脾俞和胃俞、捏脊等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0%,认为中医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常见伤食发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祝琳[3]选取10例年龄3~5周岁的食积发热患儿,以按揉下肢脾胃经、揉板门、清大肠、清胃经、清补脾经、清肺经、清天河水、退六腑、推运内八卦、摩腹、揉天枢、点揉背部脾胃俞、推下七节骨、捏脊等小儿推拿操作手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有效率为100%。

2.2.2 小儿推拿联合其他疗法治疗内伤发热王微[20]将106例0.5~9岁的食积发热患儿随机分成2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儿推拿(清天河水、逆运内八卦、清大肠、清补脾经、推板门、按揉外劳宫、按揉足三里及揉脐摩腹)配合消积膏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消积膏穴位贴敷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愈时间短(P<0.05),认为相比于单纯使用消积膏治疗小儿食积发热,结合小儿推拿效果更加明显,能够显著缩短患儿的治愈时间。

3 小结与展望

小儿发热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症状,既危害到小儿的健康,同时也挑战父母亲属的心理承受力,而小儿推拿能有效缓解小儿发热的症状,减轻患儿的痛苦,且治疗方式更为绿色健康,更易被患儿及家长所接受。然而,虽然小儿推拿临床疗效确切,但也存在一些缺憾:在现代医学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中,缺少能进一步阐述其原理的临床文献;在实际应用中,亦缺乏一套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而依靠施术者的临床经验较多;除此之外,现有的临床试验与文献质量参差不齐,缺乏一些随机、对照、双盲、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研究。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更严谨科学的设计方案及相关文献问世,以更好地展示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科学理论及其有效性,同时有助于制定规范化的诊疗方案。

猜你喜欢
六腑外感结果显示
小儿推拿“六腑”穴位考
最严象牙禁售令
支楠教授治疗外感温热病经验
浅谈“六腑以通为用”理论在慢性胃肠病中的应用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漫画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