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运用黄柏、生蒲黄、橘核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

2021-03-27 13:10赖杏荣顾成娟朴春丽
吉林中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尿急阻型尿频

赖杏荣,顾成娟,朴春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广东 深圳 518000)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指前列腺在病原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以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疾病[1],属中医“精浊”“淋证”“白浊”等范畴。现代医学认为,CP 的发病与感染、精神心理因素、盆底肌功能失调、免疫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治疗上,以抗生素、α 受体阻滞剂、盆底肌功能康复治疗、精神心理干预等治疗为主。但以上干预措施疗效不确切,病情易反复、缠绵,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长期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可以提高疗效,有明显的优势。《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1]中指出,CP 的中医证型在发病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病变早期多为湿热下注,中期多为湿热瘀阻,后期虚实夹杂,多伴有脾肾亏虚。湿、热、瘀、滞、虚贯穿在CP 的不同阶段。研究表明,本病以湿热下注和气滞血瘀兼夹证型即湿热瘀阻型最为常见[3]。总结全国名老中医治疗CP 用药规律的研究亦显示,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要功效的药物[4]。针对湿热瘀阻型CP,仝小林院士常用黄柏、生蒲黄、橘核三味小方加减治疗,效果理想。

1 下焦湿热,瘀阻经络,气机不畅为核心病机

现代人平素生活不规律,嗜食辛辣厚味或过度饮酒,损伤脾胃,湿热内生,滞于下焦;且长期缺乏运动,久坐久卧,气机不畅,气滞血瘀;工作生活压力大,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生热,相火妄动。上述均为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病因,长期生活方式难以改变,导致病情缠绵难愈,易复发。CP 主要症状分为4 类,包括盆腔疼痛症状、下尿路症状、精神心理症状和性功能障碍症状。仝小林认为湿热瘀阻型CP 患者在辨证上,需在以下3 个要点上与疾病后期进入虚寒阶段者进行鉴别,即辨尿之寒热,辨痛之虚实,辨阳痿之身心。

辨尿之寒热,湿热瘀阻型CP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色黄浊,尿道灼热感,排尿困难,伴阴囊潮湿;而疾病后期,肾阳亏虚者,则以小便不利或小便多而清,滴沥不尽,伴腰酸乏力,畏寒肢冷,阳痿早泄,遗精等症状为主。

辨痛之虚实,湿热瘀阻以实证为主,可出现会阴或肛门坠胀及疼痛,疼痛特点为下腰、少腹、会阴等部位固定不移的疼痛,尿频、尿痛,伴舌质紫暗;而虚证之疼痛则表现为小腹隐痛,痛势绵绵,伴腰膝酸冷疼痛等。

辨阳痿之身心,CP 可伴发阳痿等性功能障碍。出现阳痿症状,首先需辨明虚实,实证多见于平素思虑过多或忧思郁怒的患者,致肝气郁结,宗筋所聚无能而成痿,清代《杂病源流犀烛·前阴后阴源流》中称:“有失志之人,抑郁伤肝,肝木不能疏达,亦致阴痿不用”,多伴情绪抑郁或焦虑不安,遇事不感兴趣,善太息等“心”的症状;虚证多见年老体衰或久病的患者,因精不化阳,阳事不振而致阳痿,可见阴茎疲软,举而不坚,甚者勃起困难,伴有面色晄白,畏寒肢冷,头晕耳鸣,排尿清长等“身”的表现。

2 黄柏、生蒲黄、橘核配伍清湿热、化瘀阻

针对湿热瘀阻的病机,治疗上,应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法,兼理气止痛。仝小林选用黄柏、生蒲黄、橘核组成三味小方,灵活加减,疗效理想。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有清热燥湿、滋阴降火、泻火除蒸等功效,性寒沉降而润,擅于泻肾火、清下焦湿热。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柏的主要成分是生物碱类,含量高达3%以上,主要包括盐酸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掌叶防己碱等原小檗碱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5],有明显的抑菌抗炎、免疫调节的作用[6-7],对于CP 感染与免疫功能失调两大病因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蒲黄味甘,性平,归肝、心包经,有止痛、止血、行血之功效,蒲黄生用性凉,活血作用较炒制更强,适用于火热夹瘀之证。《本草正义》言:“蒲黄,专入血分,以清香之气,兼行气分,故能导瘀结而治气血凝滞之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蒲黄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如柚皮素、槲皮素、香蒲新苷等,同时含有鞣质等止血成分,及甾类、烷烃类、糖类化合物[8],具有抗凝促凝、促进血液循环、镇痛等功效。生蒲黄中总黄酮及总多糖的含量较高,故活血、抗凝的作用更强,炒蒲黄、蒲黄炭则鞣质含量增加,鞣质具有收敛性,则止血作用更强[9]。湿热瘀阻型CP更注重活血化瘀及清热,故用生蒲黄。

橘核味苦,性平,归肝、肾经,有理气、散结、止痛之功效。经盐制后引药下行至肾经,抗炎止痛作用更佳。《本草纲目》载橘核能治小肠疝气及阴核肿痛。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柠檬苦素类,具有镇痛抗炎[10]、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杀虫等药理作用,其中盐炙后橘核的抗炎镇痛作用增强[11]。

三药合用,则CP 患者下焦湿热得清、气机舒畅、瘀血得消。临证可根据临床症状灵活加减,如会阴疼痛明显加丹参30 g;排尿扰乱加川萆薢30 g,车前子30 g;性功能低下加蜈蚣粉1.5 g(分冲),川芎30 g;小便混浊加苦参9 g,土茯苓30 g。

3 合理用药剂量

《中国药典》2015 年版规定以上3 味药的临床用量范围分别为:黄柏3~12 g,蒲黄5~10 g,橘核3~9 g。仝小林方药量效关系研究认为,剂量是方剂重要的构成部分,剂量的变化可影响方剂的疗效发挥,故在临床上根据疾病的缓急轻重,相应的药物及剂量则各有不同。仝小林临床用黄柏剂量常在9~30 g,治疗下焦湿热较重的疾病时多用30 g,生蒲黄常用9~15 g以达活血之效,橘核常用9~30 g。应注意的是,黄柏苦寒,易伤脾胃,不宜大量长期服用。同样,《本经逢原》谓橘核“惟实证为宜,虚者禁用。以其味苦,大伤胃中冲和之气也。”此两者均用于实证患者,疗程不宜过长,虚寒、羸弱患者应谨慎使用。

4 病案举例

苗某,男性,62 岁,2007 年4 月5 日初诊。主诉:间断口干多饮、尿频尿急7 年。患者7 年前因口干多饮、多尿,尿频尿急于当地医院就诊,当时查空腹血糖18 mmol/L,餐后2 h 血糖约20 mmol/L,予口服二甲双胍、拜糖平、玉兰降糖胶囊,血糖控制范围:空腹血糖在7~9 mmol/L 左右,餐后2 h 血糖11 mmol/L左右。既往:慢性前列腺炎病史。刻下症见:易汗出,尺肤皮肤潮红,四肢皮肤瘙痒,睡眠正常,尿频尿急,夜尿2~3 次,大便每日1 次,不成形。舌暗红,苔黄腻,脉沉滑。就诊时:身高176 cm,体质量80 kg,BMI 25.83 kg/m2;3 月12 日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血清)4.47 mmol/L,胆固醇6.38 mmol/L;4 月3 日B 超检查结果:1.前列腺增大,实质回声不均伴钙化;2.残余尿约52 mL。西医诊断:2 型糖尿病,糖尿病泌汗异常,十二指肠溃疡,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断:消渴,淋证;中医辨证:寒热错杂,湿热瘀阻。治法:辛开苦降,清热燥湿,行气化瘀,兼收敛固涩。处方:黄连15 g,干姜6 g,黄柏15 g,知母15 g,煅龙骨30 g,煅牡蛎30 g,浮小麦30 g,生大黄1 g,水蛭面(分冲)6 g。7剂,水煎服,日1 剂。

2007 年4 月12 日二诊:患者服上方1 周,汗出明显减少,皮肤瘙痒减轻,大便成形,每2 日1 次,但仍尿频尿急,夜尿2~3 次。4 月11 日测8 次血糖波动在4~11.7 mmol/L之间。原方基础上加苍术30 g,桑枝30 g,橘核9 g,沉香面3 g。服法同上。

2007 年4 月20 日三诊:患者服上方1 周,患者已无多汗,四肢皮肤瘙痒减轻70%,尿频尿急减轻20%,饮食、睡眠正常,夜尿2 次,大便日1 次,质偏干。空腹血糖5.6 mmol/L,餐后血糖11.1 mmol/L;原方基础上去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生大黄、水蛭面、桑枝、沉香面,加用生蒲黄15 g,丹参30 g,车前子30 g。服法同上。

服药2 周,患者尿频尿急明显减轻,夜尿1 次,四肢皮肤瘙痒较前明显减轻,出汗症状消失,食欲、睡眠、大便均正常。

按:患者中老年男性,患消渴病多年,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脾虚不运,故见大便不成形;脾气虚,不能固摄,兼湿热蒸腾,故易汗出;湿浊日久化热入络,致寒热错杂,湿浊瘀阻于下焦,膀胱气化不行,则尿频尿急、夜尿多。故治疗早期以辛开苦降、清热燥湿化瘀、兼收敛固涩为主,方中黄连、干姜合用辛开苦降,调运中焦;黄柏、知母相须为用,清化膀胱湿热,为滋肾泻火之良剂;加用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收敛固摄止汗。二诊及三诊时汗出症状已消失,尿频尿急、夜尿多等不适症状更为突出,考虑下焦湿热瘀阻,故予黄柏、生蒲黄、橘核三味小方联用以加强清热燥湿解毒、行气化瘀之功效,加用苍术、丹参、车前子等药,则湿热得清,瘀阻得通,疗效理想。

猜你喜欢
尿急阻型尿频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尿频都是前列腺炎引起的吗
别以为夏季饮水多尿频尿急就不当事
尿频、尿急 别轻易吃抗生素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膀胱的谎言——尿频、尿急、尿失禁
男女“尿频 尿急”科普书 9元领
孕期尿频怎么破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