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烂仔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2021-03-27 19:00黄瑞杰李家铭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蜂种哺育工蜂

李 念,黄瑞杰,林 雅,李家铭

(1.广西桂林市畜牧站,广西桂林 541000;2.广西梧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梧州 543002)

蜂群封盖前的蜂儿死烂及封盖后的老熟幼虫、前蛹死烂通称为烂仔病,易造成蜂儿拖弃、清理或终止抚育,蜂群日益减弱,严重诱发集体飞逃、结大蜂团,甚至导致蜂产品绝收、蜂群灭绝。因此,烂仔病是中蜂养殖较为突出而棘手的问题。对于中锋烂仔病,大多数蜂农偏重于杀灭病原微生物为主药物治疗方案,但效果往往不稳定或收效甚微。笔者对中蜂烂子病进行多年临床实践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多年对中蜂烂子病防治经验总结如下,供各位同行参考借鉴,以资共勉。

1 发病原因

1.1 气候温度的影响

与成蜂相比,蜂子的生活环境需要更为稳定、适宜的条件,温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卵的孵化效果,可能导致虫、蛹生长发育停止。冬天养蜂人怕蜂群受冻,将蜂箱包裹的太过严实,密不透风,温度过高,易发生伤热烂仔。早春晚秋时,早晚气温低,蜜蜂管理不当,蜂王产卵积极,盲目扩大产卵范围,出现蜂少于脾的现象,当脾多幼仔过多,部分巢脾的育儿区的温度达不到孵化温度,或温度失衡,造成烂仔。

1.2 抚育的影响

每当蜂群中工蜂年龄结构与工作能力发生较大变化时,蜂群能随之作出相应调整或重新组合,以便达到新的较佳协调状态。温暖时期、强群、食料充足,有利于壮年蜂累积;髙温、群弱、食料缺乏,则不利于壮年蜂积累。相同体质下曾参与抚育、酿蜜活动,已投入过采集的工蜂,寿命缩短;反之,寿命延长。培育、累积壮年蜂,以及选这便是择时机培育一批度劣适齡蜂,都极为重要。

蜂群发展总趋势表现为群势愈强,平衡能力愈强,不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预。工蜂年龄普遍偏大时,蜂群采集能力增强,抚育能力弱化,容易发生烂子;工蜂普遍年轻、年龄偏小时,采集能力弱,抚育能力强,不容易发生烂仔病。在蜂仔生长的过程中,由于蜂粮不足等因素导致生长不良,也容易出现立蛆、烂子现象。就算是通过蛹期羽化蜂儿,多为体质虚弱、畸形成蜂,往往采集力虚弱,寿命短,蜂群容易衰退。

1.3 应激影响

应激影响因素有多种,如没有经验的蜂农经常是想看看蜂巢,有时动作过大,经常性地惊动蜜蜂的正常抚育活动,来回搬蜂箱时发生剧烈碰撞,驱赶工蜂时候摇晃力度大,使蜜蜂受到惊吓。频繁打扰,蜜蜂不能正常分泌激素,导致蜜蜂情绪烦躁,也容易引起蜜蜂烂仔。

1.4 药物中毒影响

现在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种植蔬菜花草比较多,病虫害会影响蔬菜产量,影响花草美观,种植户经常会喷施农药控制。花期喷农药,会对蜜蜂造成伤害,低毒农药的花蜜、花粉对成蜂不会造成速杀性,但是带毒的花粉带进蜂巢会给蜂仔造成伤害,蜂仔吃了带毒花粉会死亡,突然出现大量烂子;还有出房的新蜂出现大量死亡,蜜蜂会出现惊慌,蜂群情绪不稳定,蜂群没有抚育能力,表现出不去采集和行蛰行为,中毒严重的甚至灭群、飞逃。

2 防治技术

2.1 加强抚育管理

蜜蜂出房第4 ~12 天的蜜蜂,在蜂群中的主要功能是哺育,所以被称为哺育适龄蜂,是构成哺育力的直接要素。该龄蜂的数量越多,蜂群哺育力也越强。总体上看,蜜蜂平均年龄较轻的蜂群,哺育力强,反之较弱。哺育蜂的体质与生理状态,也关系到蜂群的抚育状况。根据测定,一只越过冬的工蜂可育虫1.12 只,春天新蜂可育虫3.85 只。除了给幼虫喂食的哺育活动,卵孵化、育儿区温湿度调控,都属于抚育范畴,需要其他龄期的蜜蜂协作。因此,抚育力是蜂群的简要综合能力之一。由于变化性较大,如果巢内食物充足,蜜蜂的调温、调湿负担被减轻,可投入抚育活动的蜜蜂数量增加,蜂群抚育力也随之得到加强。反之,蜂群抚育力便会受到削弱。因此,在繁蜂期若"减负"措施恰当,便可增强蜂群抚育力。对于蜜蜂的发展来说,保持足够的蜂粮非常重要,在保持充足食物和增加新蜂出蜂房的条件下,蜜蜂的情绪相对稳定,很少引起生理疾病。强群蜂的采集能力强,抗干扰抗应激能力强,分工合理,抚育能力强,不容易发生烂仔病。

2.2 蜜蜂品种的选择及管理要素

2.2.1 加强蜜蜂育种过程

选育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抗性强的蜜蜂品种。在我国南方,中蜂分布有不同的中蜂地理种,各自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由不同环境造就出来的各地理种,彼此之间必有差异。对种群生存有利的性状,遗传基础往往十分牢固,常规育种手段难以撼动。凡是能够通过饲养管理调节其利与害的性状,就不必再用育种手段去动摇。我国各地的蜜蜂品种都有所不同,有些蜜蜂品种表现抗病力强,容易适应环境气候的变化,表现为容易发展和保持成强群;有些地方的蜜蜂品种耐寒能力比较强,但是不耐热,不适合在南方进行养殖饲养,如果人为加以改变,表现为容易发病和退蜂。在选择蜂种时,尽量选择适应本地环境的本地蜂种。一般建议饲养本地方的蜂种为主,保证蜂种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以最大能力发展本地方蜂种的抗病力和采集能力的优势,获取好的经济效益。

2.2.2 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及时排除不利因素

野生中蜂大多生长在山区,蜜蜂喜欢生活在冬暖夏凉,少有人畜打扰的地方生活,如僻静地方的石洞、岩缝、树洞等,都是蜜蜂理想的筑巢位置。天气寒冷,他们迁徙到低谷过冬;天气炎热,他们飞到深山林区逃避炎热天气。养蜂场的选择也是防病的一个重要条件,尽量为蜜蜂创造一个理想的自然环境,满足中华蜜蜂在自然状态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消除不利因素。蜜蜂场地的选择要求冬暖夏凉,森林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群山环抱,森林资源丰富,山林面积广袤,一年四季都有花开为佳。建立蜂场的条件,最好能模仿蜜蜂自然条件下的生活条件,蜂场要求地势高,防积水,尽量避开人畜多的地方,远离城区、化工厂、污染源等嘈杂的地方,避免噪音污染,可有效预防疾病。注意保持养蜂场周围环境卫生,定期清理蜂箱周围的杂草、污物、积水等,给蜜蜂创造一个温暖的春天、凉爽的夏天和安全的冬天。春天和冬天最好在背风的太阳下、在山坡上放飞蜜蜂。在炎热的夏季和秋季,避免暴露混凝土地板、岩石、沙丘,并在阴凉地区。夏天防止出现洪水现象,场地周围要有充足且干净的水源、蜜源提供给蜜蜂进行采蜜。夏天要注意遮阴防晒,蜂箱温度过高,饲养蜂不结脾,造成孵化不好,容易引起烂仔病的发生,难以获得好的生产;冬天要给蜂箱保温防寒,避免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引起烂仔,注意保持缩脾适宜温度。

2.2.3 及时淘汰销毁患病的蜂群

不购买不知底细的蜂群和蜜蜂饲料。购买蜂群时,一定要选择健康无病的蜂群,对蜂场进行检查,是否有爬蜂、病蜂,发现不正常现象不宜购买。平时注意保持蜂箱内的环境干净、清洁卫生,特别蜂箱内不要有蜡屑、积水发臭,否则容易引起烂仔病的发生。

2.2.4 及时更换旧脾

中蜂喜欢在新脾产卵,对于老脾,它们一般不产卵,就算产卵,生长出来的成年蜂也会比较弱小,抗病能力和采集力不强,影响蜂蜜的产量。在管理上,要定期抽出老脾,在有蜜源或蜜蜂造脾积极的情况下,在蜂巢中间加入蜡脾或新脾,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注意一定要在蜂量充足的情况下加入,才利于幼虫的孵化和保温,不易造成烂仔现象。为保障蜂群的饮水清洁,可以在蜂场附近设置清洁饮水器,在水中加入0.05%~0.1%的氯化钠,满足蜜蜂对水源和无机盐的需求。

2.3 药物防治

2.3.1 西药预防

春秋季节气候多变时,常常是烂仔病的高发期,可以在蜜蜂饲料中添加一些预防细菌病毒药物来防止蜜蜂病害,首选青霉素,其次是四环素、土霉素,做成药物糖浆,制作糖浆时,可先用凉水把抗菌素溶解,加入凉至30℃的糖浆,搅拌均匀,傍晚进行饲喂,中等群势的蜂群每次5 万单位,间隔7 d 再饲喂1 次。

2.3.2 中草药预防治疗

方一:取鱼腥草、板蓝根、半枝莲、金银花、四季青干品各10 g,用温水适量浸泡30 min,将药和浸泡液一起煎开5 min,然后过滤,静置,取上清液,加上病毒唑5 片,做成药物糖浆供10 箱蜜蜂饲喂。

方二:元胡20 g、金不换10 g、青蒿10 g、千里光10 g、半枝莲10 g,加水浸泡,一起煎开5 min,过滤,静置,取上清液,加上病毒唑5 片,供1 箱蜜蜂饲喂。

猜你喜欢
蜂种哺育工蜂
工蜂甲(上)
工蜂甲(下)
小保姆成长记
勤劳的工蜂
母亲哺育我 我报慈母恩
母亲哺育我 我报慈母恩
如何正确引进蜂种
蜜蜂育种中对种用雄蜂的培育
种蜂王的选择
哺育